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順治當真放下皇位皈依佛門?還是突然暴斃

順治當真放下皇位皈依佛門?還是突然暴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順治十八年, 正月初六,夜裏子時,深宮傳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年僅24歲的順治皇帝在養心殿駕崩。

就在順治駕崩後的第三天,不滿八歲的康熙登上了紫禁城金鑾殿的寶座。皇宮中很快恢復了平靜,但是讓人們迷惑的是,24歲的順治皇帝,一向身體強健,從未聽說有什麼疾病纏身,爲什麼會突然不治而亡?對於順治皇帝的死亡,《清世祖實錄》中的記載異常簡短,“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

順治當真放下皇位皈依佛門?還是突然暴斃

爲什麼關乎生死的大事,以寥寥數字敷衍了事,甚至對死因隻字未提?面隨順治死因存在的種種疑點,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宮檔案研究專家李國榮決定,從塵封多年的歷史檔案中,解開這個困擾史學界多年的謎題。

作爲記錄順治皇帝生平最權威的檔案——《清世祖實錄》中有一段關於順治死前的最後記錄。順治患病是在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到初六順治已經是病入膏肓。《清世祖實錄》中用了200多字記載了順治死前的活動,而描述他的死亡卻僅有11個字,時間,地點,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的線索,這究竟是爲什麼呢?不僅如此,清朝皇室家譜《玉牒》中也僅僅只是記錄了順治駕崩的時間,對於順治皇帝的死因依然是避而不談。

同樣讓人費解的,是順治臨死之前留下的遺詔。因爲在整篇遺詔中,順治開列了多達十四條的朕之最。爲什麼順治會對自己平生所爲如此內疚自責?這樣的自責似乎很不符合一代天子離開人世時最後的心情。

相傳,順治皇帝迷戀上了一位江南名妓董小宛,而順治的母親孝莊皇太后對此極爲不滿,設計害死了董小宛。然而就在董鄂妃死後剛過百天,宮中傳出順治駕崩的消息。短短一百天裏,貴妃去世,天子駕崩,爲什麼這一切如此巧合?

當時一位很有名氣的詩人吳梅村,寫下了一首《清涼山贊佛詩》。詩中寫道:“陛下壽萬年,妾命如塵埃。願共南山槨,長奉西宮杯。”當時順治皇帝與董小宛的故事傳得沸沸揚揚,人們不免猜想,吳梅村在詩中所寫的陛下,不會就是順治皇帝。此外,詩中還寫道:“可憐千里草,萎落無顏色”。千里草——草下千里重疊,這分明是個董字。於是,人們更加確信詩中的妾,指的就是董小宛。而陛下,無疑就是深愛着董小宛的順治皇帝。反覆研讀吳梅村的詩句,人們對其中的一句詩,百思不得其解:“八極何茫茫,日往清涼山。”據吳梅村筆記記載,詩中的清涼山,指的就是佛教聖地五臺山

順治當真放下皇位皈依佛門?還是突然暴斃 第2張

順治生前從未到過五臺山,爲何詩中會說順治“日往清涼山”?

清宮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順治皇帝14歲那年,在遵化打獵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在山洞內靜修的法師。從這以後,順治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順治十四年,在太監的精心安排下,20歲的順治在京師海會寺,同高僧憨璞聰見面。憨璞聰對佛法的闡釋深深觸動了順治。從此,順治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順治崇佛已久,而且早有出家之意,董鄂妃死後,他曾經一度傷心欲絕,無心朝政,病逝於養心殿也許僅僅是個對外託詞,順治並沒有死,而是遁入空門,削髮爲僧了。

據《起居注》記載,康熙即位後不久,孝莊皇太后曾多次帶着他上五臺山禮佛。

此類活動本可以在北京舉行,可他們偏偏不遠千里來到五臺山。如此看來,順治在五臺山出家修行,也許纔是隱藏在禮佛背後的真相。

庚子之變的時候,慈禧太后西逃,當地要接待她,就從五臺山借了一些用具。有人說那些用具跟宮廷用具相似,可能是順治當年用過的。

如果將這些細節綜合起來,關於順治死亡之謎似乎可以還原成這樣的一個過程:孝莊害死了董小宛,順治心灰意冷之下,以病逝爲託詞,到五臺山出家爲僧。而孝莊唯恐此事爲天下人所知,於是便假借順治之名,僞造遺詔。遺詔中的種種自責,無疑也就是孝莊強加給順治莫虛有的罪名。

順治當真放下皇位皈依佛門?還是突然暴斃 第3張

對於這樣的說法,李國榮卻持有不同的意見。因爲從順治的感情基礎和思維方式分析,遺詔中的自責並非不合情理。順治入主中原以後,面對着一切都感到陌生。因此,他必須儘量的去熟悉與適應這一切,甚至背離他自身原有的一些傳統習俗。這就使他陷入一種困惑與矛盾之中,在他內心深處常常有幾分自責的成分。同時,順治受到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影響,曾經一度篤信基督教,形成了感恩所得、自我懺悔的性格。在位期間,他屢次下詔白責,並要求各種文書不能稱自己爲“聖”。

在順治朝的翰林院學士王熙的《自撰年譜》,李國榮找到了關於遺詔撰擬的記載,沒有想到,在書中還意外的發現了關於順治死因的線索。書中寫道,在王熙應召進入養心殿以後,病榻上的順治帝對他說,朕得了痘症,恐怕是好不了了。所謂的痘就是天花,順治皇帝從患病到駕崩,只有五天的時間。他的病症與天花病極爲相似。那麼順治皇帝會不會就是天花病死去的。

重新審視之後,順治出家的說法又有疑點浮出水面。董小宛的丈夫——冒闢疆在《影梅庵憶語》中詳細追憶了自己和董小宛的相識:己卯初夏,他和董小宛第一次見面。己卯——也就是明崇禎十二年,這一年董小宛16歲,而順治才兩歲。

董鄂妃並非董小宛,她也並非使孝莊設計害死的。事實上,董鄂妃是因爲自己的孩子夭折,悲痛不已,因傷成疾而去世的。據僧人傳記《續指月錄》記載,愛妃辭世,順治萬念俱灰,決心遁入空門。順治十七年十月,高僧茆溪森爲順治在萬善殿舉行了皈依佛門的淨髮儀式。然而之後的記載卻將故事引向了出人意料的結局。順治皇帝剃光了頭髮要出家了,這個消息激怒了孝莊,她火速叫人把茆溪森的師傅,玉林琇召回京城。玉林琇到北京後,聽說弟子茆溪森爲順治剃髮,當即叫人架起柴堆,要燒死茆溪森。順治得知這件事情後,無奈之下只好決定蓄髮留俗,不再出家。

順治當真放下皇位皈依佛門?還是突然暴斃 第4張

從種種史料和跡象推斷,順治患天花而去世,這似乎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但是令人費解的是順治患病去世,應該屬於正常死亡。然而清宮檔案爲什麼對順治的死因隻字未提,諱莫如深,難道順治死亡的背後還隱藏着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

順治死後,朝廷依照他的遺囑,將他葬在了清東陵。這塊風水寶地,是順治十四歲那年的冬天,順治在遵化躲避天花時發現並確定下來的。一代天子,竟爲天花所迫,不得不離開皇宮,將自己放逐於北方的寒山凍水之間。對於天花,當時的人們幾乎是談之色變。爲了不引起朝野的恐慌,清朝正史中有意隱去了順治死於天花的事實,也是在情理之中。

順治年間,一個叫張宸的官員在個人筆記中記載,正月初七這一天,朝廷傳諭民間不許炒豆,不許點燈,不許倒垃圾。這些禁忌只有在皇帝“出痘”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因此,史學專家們更加確信順治皇帝就是因爲天花死去的。

民間傳說,明末清初,鄭成功據島抗清,順治皇帝御駕親征,來到廈門。鄭成功的部隊沿岸與清軍激戰。就在這一次的激戰中,順治皇帝被鄭成功炮轟而死。港中江魚因食皇帝肉而形變,成了無鰾江魚。如今這個籠罩着濃郁神話色彩的傳說,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已經變得模糊不清,順治皇帝真的死在廈門海戰當中了麼?

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認爲,順治很有可能親征的。而且清兵統帥達素之死,也存在着頗多疑點。《延平王起義實錄》中稱,順治被炮斃後,達素畏罪自殺。在今人研究鄭成功的另一部重要史料——《海上見聞錄》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十月清調達素回京問罪,達素在省吞金而死。如果這個記載屬實,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逼迫達素選擇了這條不歸路?

順治當真放下皇位皈依佛門?還是突然暴斃 第5張

清史專家何齡修仔細研究了廈門文史專家提供的種種史料,提出了質疑。在記錄鄭成功事蹟的《先王實錄》裏邊沒有這種說法。而且鄭成功本人在出兵恢復臺灣之前的講話中,也只提到去年打敗達素軍隊一陣,並沒有說打死了順治。不僅如此,南明大臣張煌言在給永曆皇帝的所有奏報中,也從來就沒有過關於順治被鄭成功炮斃的片紙只言。顯然當時並沒有這樣的說法。此外,清軍與鄭成功的部隊激烈交戰是在五月,那麼順治被炮斃的話,不能超過五月,因爲五月以後沒戰事了。但是到了順治十八年正月,新皇帝才即位,這也就意味着皇位虛懸半年,權力真空必將導致政治混亂,這種情況在極權統治的封建王朝根本不可能發生。

《延平王起義實錄》帶給專家們的,依然是一片茫然和疑惑。順治是否御駕親征來過廈門?又是不是真的死於鄭成功的炮轟?除了一份家傳的手抄本和一個遙遠的傳說,專家們再也找不到任何有力的佐證。而也就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答案的迷失讓順治死於廈門的說法成爲一個無法解開的謎。

究竟是什麼奪走了一代天子年輕的生命,也許永遠無法得到確卻的答案。人們只能依靠着史料中的零星記載,儘可能去還原那段歷史本來的面目。從各種史料和跡象推斷,順治死於天花的可能性最大,但這依然不是最終的定論。順治神祕的死亡也許就在紫禁城的靜默中永遠被塵封了。然而,歷史正是因爲有了諸多難以猜測的謎題,纔會顯得如此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