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蘇軾寫《范增論》 分析如何在項羽手下安全辭職?

蘇軾寫《范增論》 分析如何在項羽手下安全辭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東坡是個鹹吃蘿蔔淡操心的人,自己大半生混得鼻青臉腫,卻惦記着比他大一千多歲的範大爺范增該怎樣安全辭職,因此寫下一篇《范增論》,替古人拿主意。

這些主意參考價值有多大,值不值得借鑑,不好定論,但歷史的價值有時候不在於結論,而在於過程,畢竟,職場也是一個過程。就讓我們來看看范增的職場過程吧。

辭職原因:

范增走人未必因爲陳平的離間計

蘇軾老師的這篇《范增論》,姑且演繹成現代文《范增辭職可行性分析報告》,在分析範老(范增)辭職的動機時,有一句話很有內涵:“豈必待陳平哉?”

我們要爲蘇老師的這個分析鼓掌,他的分析很到位:楚公司的首席智囊范增和老闆項大哥早就有點互看不爽,公司管理層到這個局面了,就如陳奕迅所唱——“總有一個人先走”,範老走人是遲早的事,沒有必要等到陳平這小子設計來離間他們。

蘇軾寫《范增論》 分析如何在項羽手下安全辭職?

所謂的陳平使離間計,是不是文藝加工出來給漢公司智囊貼金的?我們來看看《史記》記載的這起辭職風波的起因:漢王三年,即公元前204年,楚公司的使者去漢公司搞交流。在漢公司餐廳裏,服務生端上來一盤豪華套餐,但一看到楚公司使者,馬上變了嘴臉:“我以爲是範老的使者,原來是項老闆的使者,搞錯了。”馬上撤掉豪華套餐和精美餐具,隨便塞上一套廉價便當。

楚公司使者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去向老闆項羽打小報告,項羽開始懷疑他的亞父,於是慢慢奪范增的權。範老一怒,辭職了,這似乎是一頓工作餐引發的辭職風波。

不過,司馬遷還是有點心虛,他沒敢斷論用餐風波與辭職事件有直接的因果關係,而只是小心地說:“項王乃疑。”老闆一疑,範老待不住,走人,然後漢公司的人就說是自己的反間計使然。

辭職事件的背後,有很多豐富的細節,這些多元因素卻被屏蔽了,只剩下一出“反間計”。

蘇老師覺得陳平所謂的反間計,最多也是范增辭職的臨門一腳而已,陳平這小子就算再聰明,也不能離間沒有疑心的老闆,“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想一想吧,當時劉邦困在滎陽城,形同甕中鱉,誠如范增所言:“天下事大定矣。”範老卻要去和快完蛋的人私交,這符合他老人家的智商嗎?

因此,蘇老師認爲,在這頓工作餐風波之前,項老闆對範老的疑心,範老對項老闆的不信任,就已經開始了。既然楚公司管理層的互信,不是被一頓工作餐擊垮的,那麼,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哪裏,範老什麼時候辭職比較好?

啓發

一頓帶歧視的工作餐,一個讓人不太爽的眼神,讓人待不下去了,然而,人真的這麼簡單嗎?本來混得不爽,別怪反間計。

辭職時機:

在互信度出現輕微裂縫時走人

蘇老師的報告細膩地描述了范增職場生涯中幾個可能辭職的時間點:

第一個時間點:鴻門宴

辭職可行性:否

管理層互信度:沒有受損

范增建議除掉劉邦,在咸陽城外就地兼併劉邦集團,但這個一勞永逸的策劃沒有被項老闆採納,儘管範老氣得將張良送來的玉璧打得粉碎,但項範之間的互信沒有破裂。蘇老師的報告分析認爲,範老建議項老闆幹掉劉邦,那是一個智囊分內的事,老闆不採用那是老闆的風度,“猶有君人之度也”。因爲自己的策劃沒有通過就賭氣辭職,咱們範老怎麼會是那樣沒風度的人呢?

第二個時間點:楚義帝事件

辭職可行性:有點遲

管理層互信度:極度受損

范增一生最了不起的策劃就是,給全天下林立的公司樹立一個大老闆——楚義帝。楚義帝是範老的一張品牌。陳勝吳廣失敗後,天下諸侯就如一羣無頭蒼蠅,不知道該往哪裏去。范增卻一下找到市場的制高點在哪兒:找一個大家都認同的老闆。這個老闆是誰?是楚懷王的後代,在民間放羊,趕緊把他弄出來樹立爲楚王,乃至樹立爲天下老大:義帝。

老闆樹立起來,市場主體區分成楚公司和秦公司,於是方向明確了,天下亂七八糟的各種公司馬上歸入楚公司的陣營。有了東家,都知道爲誰打工了,這一招高啊。這是範老的品牌,也是項家軍的王牌。

項羽這壞小子,卻把手裏的王牌給沉水裏去了,過早毀了可利用資源。這等於是給範老扇耳刮子,這個時候該辭職了。然而,項家集團崛起已成爲事實,真正的老闆是項羽,你範老這個時候辭職,到哪裏領養老金去?遲了!

蘇軾寫《范增論》 分析如何在項羽手下安全辭職? 第2張

 第三個時間點:鉅鹿之戰前夕

辭職可行性:最佳辭職時機

管理層互信度:輕微受損

公元前208年,一場連綿的陰雨,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一支徘徊不前的軍隊,天下羣雄正在糾結和彷徨中,而一個叫項羽的小夥子闖進前線總指揮辦公室,一劍誅殺那個面對秦兵猶豫不定的上司宋義,成爲楚公司業務骨幹。

蘇老師認爲,這就是範老辭職的最佳時機。正是楚公司走長陽線的時候辭職?不好理解啊。蘇老師這麼分析:楚義帝是範老樹立的王牌,也是範老職場生涯的品牌,宋義是楚義帝任命的業務帶頭人,你項羽卻無視之,剷除之,分明是不給楚義帝面子,也就是不給范增面子,當時的范增還和小項是平起平坐的同事呢,“(範)增與(項)羽並肩而事義帝”。

小項不給同事面子,你范增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要麼把這壞小子也幹掉,實在不行,就自己跑人,以後事態發展到彼此成了上下級,要說走人就不那麼方便了。

啓發

如果覺得和某個人混下去會很不爽,就走吧。不然一路走下去,對方一不小心成了你的老闆,那時候互看不爽就遲了。但是,這個關係不適合項羽和范增。

 辭職質疑:

范增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走人

蘇老師的報告也不盡合理,他對項羽范增的關係界定是不準確的。蘇老師認爲楚義帝纔是范增真正的老闆。非也,在范增心目中,項羽纔是他真正的老闆,但他同時主張保留楚義帝這個寶貴的戰略資源,二人在這裏有分歧。

公元前208年的那個雨夜,項羽誅宋義奪指揮權,說不定是范增所支持的,至少是不反對的,而且范增通過此事和鉅鹿之戰覺得項羽是個有魄力的大英雄,是他真正的boss,怎麼可能讓他在這個確定了人生歸宿的時候辭職呢?區區一個宋義,根本成不了項與範之間的障礙。

范增與boss之間的矛盾,除了對楚義帝的態度,主要還是因爲範智囊的策劃長期不被採納,範老覺得沒必要待下去了,項boss也覺得老人家挺煩的,於是好聚好散。然而,範老不應在這個時候辭職,因爲正是楚公司吞併漢公司的關鍵時刻,劉邦被困在滎陽已成甕中鱉,範老忍一忍,和公司共榮辱,哪怕不能決策,繼續待在項羽身邊等着也好,說不定憑他老狐狸的眼光,還可以識破劉邦讓紀信當替身的計謀,將楚漢兩家公司相爭的歷史在那裏畫一個句號。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

蘇軾對范增的辭職是持惋惜態度的,他說范增是劉邦最畏懼的對手,“(範)增,高帝之所畏也”,如果范增不走,那麼“項羽不亡”,項羽不亡的話,那麼亡的是誰?用腳趾頭都想得到。

啓發

生氣歸生氣,誤解歸誤解,大局還是最重要的,如果有大局觀,管理層就有穩定的互信,項老闆就不用在烏江自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