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元末羣雄逐鹿,朱元璋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元末羣雄逐鹿,朱元璋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末羣雄逐鹿,朱元璋是如何突出重圍的?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元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涌,元政權的腐朽統治就此宣告結束。如火如荼的農民起義造就了傑出的農民領袖,朱元璋是他們中間的傑出代表。朱元璋(1328—1398年),即明太祖,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人,出身於一個貧農之家,家境貧寒。爲了生計,他曾入皇覺寺爲僧。

農民起義爆發後,朱元璋投入濠州的郭子興起義軍。在對元兵的長期作戰過程中,朱元璋表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就此脫穎而出,成爲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

朱元璋富有敏銳而又長遠的政治眼光,善於重用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運用其統治經驗進行比較清明的政治建設,贏得了很大的政治優勢。經過多年經營,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大,成爲當時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而朱元璋本人也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由農民軍領袖向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轉變。

朱元璋軍事戰略的基本構思是:先統一富庶的江南地區,進而統一全中國。當時,由於北方紅巾軍的發展壯大,牽制了大批的元軍,這爲朱元璋向江南地區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時機。他逐步消滅了元朝在江南的殘餘部隊和多個地方割據勢力,迅速地發展壯大起來。

到了公元1358年,他已經佔領了江蘇大部,浙江、安徽一部的廣大地區。但朱元璋並不以此爲滿足,而是積極展開統一江南的作戰計劃。

隨着時間的推移,全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北方,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在元朝政府軍和各地擁元地主武裝勢力的聯合進攻下遭到失利。

但是元朝統治者內部矛盾正日益激化,軍事上的暫時勝利對元朝反動統治來說,不過是迴光返照而已。在南方,已形成了陳友諒(名義上是徐壽輝)、張士誠、方國珍等幾個武裝集團。陳友諒與張士誠都擁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實力,足以與朱元璋相抗衡,其中佔據江西地區的陳友諒集團在南方諸集團中兵力最強,野心最大,處心積慮地想消滅朱元璋。

元末羣雄逐鹿,朱元璋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陳友諒本是漁家子弟,力氣大,武藝好,曾在縣城擔任小吏,因爲與上司不和,於是憤而投奔徐壽輝的起義軍,很快就因爲戰功一步步升爲領兵元帥。之後,他藉機控制住徐壽輝,獨自稱王,並發展成爲南方一帶實力最強、佔地最廣的起義隊伍。當然,陳友諒雖說實力強勁,卻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領袖。目光短淺、自以爲是、生|生多疑等缺點。

朱元璋發現自己處於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大勢力之間,處境非常不妙,於是向劉基徵詢攻守之策。劉基提出先打陳友諒、後打張士誠的謀略。他向朱元璋分析說:張士誠專意保守現有地區,不足爲慮。相反陳友諒正“劫主(挾持徐壽輝)脅下”,又處於上流地區,所以應該先翦滅他。等到陳友諒被平定後,張士誠勢孤力單,也可以一舉消滅。這之後就可以再出兵中原,滅掉元朝,建立起帝王之大業。

朱元璋採納了劉基的這一建議,正式確定了先陳後張,統一江南,然後北上滅元,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

朱元璋按照這一方針,集中主力先攻打陳友諒,而對張士誠則採取守勢,控制江陰等戰略要點,以防張士誠向西發展,並積極拉攏方國珍,以牽制張士誠。至於陳友諒,也是把朱元璋視作自己的主要對手,從而積極籌劃消滅之。

1360年農曆閏五月初一,陳友諒率舟師10萬,越過朱軍所據的池州(今安徽貴池),攻取太平,奪佔採石。陳友諒進駐採石之時,躊躇滿志,殺死了徐壽輝,自立爲皇帝,改國號爲漢,改元大義。初五,他約張士誠夾攻朱元璋。至此,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部隊形成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生死存亡的應天之戰

當時,陳友諒在兵力上對朱元璋佔有很大優勢,至於其所擁有的舟師,實力尤爲強大。所以,在陳友諒率領優勢兵力大舉東進時,面對敵強我弱的態勢,朱元璋的部下意見並不統一,有的主張舉城投降,有的主張退守鐘山(今南京紫金山),也有的主張先與陳友諒決一死戰,等發現打不贏再跑。

朱元璋採納了劉基“伏兵伺隙擊之”的建議,決定在應天與陳友諒決戰。爲了防止陳友諒與張士誠聯手,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朱元璋決定利用陳友諒求戰心切、驕傲輕敵的心理,巧妙用間,誘敵深入,設伏聚殲,以求擊敗陳軍。

朱元璋知道自己手下的康茂才,原本是陳友諒的部下,和陳友諒關係非常密切,便決定利用他來做文章。朱元璋召來康茂才,讓他寫一封詐降信送給陳友諒。在信中,康茂才表示,自己當初投靠朱元璋完全是出於迫不得已,看到陳友諒大兵壓境,非常願意充當內應,以收內外夾擊的效果。

信寫好之後,康茂才找到一位陳友諒熟識的老僕人送信。陳友諒讀了康茂才的來信,連忙問老僕人:康茂才現在何處?老僕人回答說:朱元璋派他守衛江東橋。陳友諒接着問道:江東橋是一座什麼樣的橋?老僕人回答說:是一座木橋。看到老僕人對答如流,言辭懇切,陳友諒便不再懷疑,當即對老僕人說:屆時就以“老康”作爲暗號。

在巧妙佈置用間的同時,朱元璋按照設伏聚殲陳軍的既定方針,根據應天(今南京)的地形條件做出如下軍事部署:命令常遇春、馮國勝、華高等率兵3萬埋伏於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之側;命令徐達等率兵列陣於南門外;因獲悉陳友諒打聽新河(今南京城西南)地形,遂派遣趙德勝率兵橫跨新河築虎口城;派遣楊璩率兵進駐大勝港(今南京城西30裏);命令張德勝、朱虎率舟師出龍江關(今南京興中門外);朱元璋自率主力埋伏於盧龍山(今南京獅子山)。

朱元璋還規定了作戰信號:陳軍入伏擊圈,舉紅旗;伏兵出擊,舉黃旗,命令各軍嚴陣以待。在此之前,朱元璋派遣將軍胡大海自婺州(今浙江金華)、衢州率兵西攻信州(今江西上饒),對陳友諒的側後實施威脅和牽制。

元末羣雄逐鹿,朱元璋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第2張

陳友諒收到康茂才的詐降信後,信以爲真,便顧不得等待張士誠的出兵配合,於五月初十率軍自採石進抵大勝港。待到江東橋連聲呼喚“老康”不應,方知上當受騙,萬分被動之中,只能倉促派遣士卒萬人登岸立柵。

陳友諒收到康茂才的詐降信後,信以爲真,便顧不得等待張士誠的出兵配合,於五月初十率軍自採石進抵大勝港。待到江東橋連聲呼喚“老康”不應,方知上當受騙,萬分被動之中,只能倉促派遣士卒萬人登岸立柵。

此時,張士誠守境觀望,未敢出兵助陳。朱元璋揮師乘勝追擊,奪回安慶、太平,並佔領了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這場關係到朱元璋君臣存亡生死之戰,終於以朱元璋的大獲全勝而告結束。

應天之戰的失敗,使得陳友諒集團內部矛盾更加激化,將士離心離德,政令軍令也無法得到貫徹執行。朱元璋利用陳友諒的這些弱點,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僅僅在1361年一年之內,就相繼攻克了蘄州、黃州、興國、黃梅、廣濟、樂平、撫州等地,實力日增,基本上扭轉了陳強朱弱的戰略格局,爲1363年鄱陽湖大戰,最後消滅陳友諒勢力奠定了基礎。

當然,陳友諒雖說此戰失敗,但實力依然強勁,在整頓收拾軍馬之後,他伺機予以反撲,以報一箭之仇,雙方的決戰已經不可避免。

洪都大戰決雌雄

就在朱元璋取得應天之戰的勝利之時,北方小明王韓林兒所率領的紅巾軍卻接連吃敗仗,朱元璋只得抽調大隊兵馬前往營救。陳友諒則抓住時機,趁着應天防守空虛之機,奪回了部分失地。此後,陳友諒率領數十萬大軍圍攻洪都(今江西南昌),雙方再次爆發一場激戰。

洪都地處贛江下游的平原地帶。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當初,朱元璋收降陳的部將胡廷瑞,就此佔領該城。此後,朱元璋爲守住這個戰略要地,親自趕往洪都安定民心,安排心腹葉琛、鄧愈鎮守該地。沒想到的是,胡廷瑞的部將中,有人乘機起事殺死葉琛,重新佔據洪都。朱元璋意識到情況嚴重,立即命令手下大將徐達奪回洪都,並命大都督朱文正等人率領重兵把守。

陳友諒不甘心這樣一個重要戰略據點被朱元璋所佔。於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率領大軍將洪都團團圍困,試圖一舉奪回。在圍攻洪都的部隊中,除了步兵和攻城部隊之外,還有陳友諒的優勢水軍,包括大型戰艦數百艘,有的戰艦甚至可載兩三千人。因爲戰艦與城垣等高,所以士兵可以從艦上直接登城。陳友諒希望藉助先進戰艦拿下洪都。

沒想到朱元璋事先已經有所安排。他命令手下在距離洪都城牆三十步的地方重新築城,令陳友諒的如意算盤落空。陳友諒指揮大軍趕到洪都江邊時,才知道鉅艦已經不能接近洪都城垣,只得指揮手下棄船上岸,再臨時準備攻城器械,組織攻城之戰。

面對氣勢洶洶的陳軍,朱文正並沒有驚慌失措,亂了陣腳。他開始周密部署防禦作戰,積極準備各種火器和戰鬥器械。當陳友諒指揮大軍以竹盾爲掩護,發起攻城作戰時,守城將士用火銃打擊對手,並大量修建木柵,阻擋陳軍前進步伐。當陳軍試圖推倒木柵時,朱軍用長槊從柵內向外刺殺,令陳軍望而卻步,終究無法向前邁進一步。

洪都被圍累月之後,也不免感到困頓。爲此,朱文正不得不向朱元璋發出救援請求。朱元璋在得知洪都戰況之後,認爲陳軍既然也是傷亡慘重、缺乏糧草,就一定有趁勢擊垮他們的機會。

於是,他一面下令讓洪都守軍繼續堅守陣地,一面命令當時正在廬撲(今安徽合肥)的徐達撤回應天,自己則親率水軍20萬,緊急南下。朱元璋計劃用水師將陳友諒圍困於鄱陽湖中,尋找與之決戰的機會,就此消滅陳友諒的主力部隊。爲了防止陳軍逃逸,朱元璋安排水軍在鄱陽湖的出口重兵設防,切斷陳友諒的各個歸路,逼迫陳友諒進入鄱陽湖南端的廣大水域中,與其進行會戰。

到了七月下旬,陳友諒大軍已經圍攻洪都兩個多月,膠着的戰事和慘重的傷亡,都讓部隊的士氣受到嚴重挫傷。就在這時,陳友諒聽說朱元璋親率大軍趕到鄱陽湖,不得不下令撤出洪都戰場,回到鄱陽湖。

潘陽湖大決戰定勝負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澤或彭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與洪都相距150裏。湖面南端非常闊大,康郎山矗立其中,似乎專爲抵抗風浪而生,因此也稱抗浪山。七月二十日,朱元璋所率水師與陳友諒水師恰在康郎山水域相遇。

面對陳友諒水師的龐大的艦陣,朱元璋激勵手下將士不用畏懼和膽怯。他在仔細觀察陳軍艦陣的虛實之後,看出其中的缺陷,那就是“巨舟首尾連接,不利進退”,可以用火攻來擊破。很快,朱元璋就將水軍大小戰船編爲多個小分隊,並依次配置火器、弓弩,命令他們一旦靠近陳軍戰船則先發火器,再用弓弩,上得艦船之後,便用短兵器奮勇殺敵。

各支小分隊很好地貫徹了朱元璋的作戰意圖。陳友諒的水軍戰艦,先後遭到猛烈火攻,數百艘戰艦遭到焚燬,至於士卒也是傷亡過半,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等都先後被燒死。陳友諒見勢不妙,不敢再與對手接戰,就此轉入防禦,並做好退守大孤山的準備。朱元璋雖然初戰獲勝,但也損兵折將,士卒傷亡數萬,付出沉重代價。戰鬥中,朱元璋帶領一支小分隊衝入敵陣,結果被敵軍包圍,眼看就要遭遇不測,有一機智的士卒換上了朱元璋的衣服跳入湖中,陳軍誤以爲朱元璋落水而亡,就此轉移視線,令朱元璋逃脫了危險處境。由於兩軍都遭受了慘重的傷亡,所以都不敢再貿然出擊,暫時形成相持的態勢。

就在這相持過程中,陳友諒軍中人心浮動,有不少將士都萌生退意,甚至是率部先後轉投朱元璋。朱元璋眼見陳友諒陷入衆叛親離的境地,判斷認爲殲滅敵軍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來,便一面部署最後剿滅陳軍的計劃,一面與其展開心理戰。他致書陳友諒,勸其投降,至於書信之中則多含譏諷之詞。陳友諒接書之後不免爲之憤怒,於是扣留使者,斬殺朱軍俘虜。看到這種情形,朱元璋不爲所動,反而是盡數釋放陳軍俘虜,傷者及時進行醫治。這種仁義之舉,令陳軍更加動搖,於是便出現更多將士駕船前來歸降,既削弱了其戰鬥力,更瓦解了其士氣。

朱元璋展開最後剿滅陳友諒的行動。他命令常遇春、廖永忠率領水師主力在湖面對陳友諒形成阻擊之勢,並下令長江兩岸大量設置木柵,廣置火筏於江中,並部署兵力控制上游要地,截斷陳友諒的退路。一個多月的激戰之後,陳軍損失更加慘重,戰死和投降者不計其數,困守湖內的水軍,則缺乏補給,再無戰力。陳友諒組織最精銳的部隊,乘樓船百艘,向湖口方向冒死突圍,遭到常遇春水軍猛攻,再逃至涇江口時,又遭伏擊,陳友諒在一場混戰之後,中箭身亡,陳軍殘部只得就此投降。至此,鄱陽湖決戰以朱元璋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一度爲江南首霸的陳友諒遭到滅頂之災。

從應天之戰,到洪都之戰,再到鄱陽湖決戰,朱元璋的部隊在每一戰中都表現得非常出色,主帥的出色指揮,將士的如虹士氣,讓陳友諒的兵力優勢逐漸喪失,也令陳友諒的拙劣指揮相形見絀。

朱元璋能夠取得應天之戰的勝利,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用間,使得陳友諒做出錯誤的決斷。朱元璋注重“先知”,做到了“必取於人,知敵之情”。他了解到陳友諒驕傲自大、恃強輕進的特點,所以對症下藥地巧妙行間,取得成功。孫子說:“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康茂才是陳友諒的老友,根據這一情況,朱元璋對陳友諒採取了“因間”手段,讓康茂才寫信詐降,誘使陳友諒輕敵冒進,然後用部署周密的伏兵大破敵軍,贏得戰爭的勝利。

至於鄱陽湖水戰,更充分體現出朱元璋出色的指揮能力。在這場雙方主力的大決戰中,朱元璋很好地把握了全局,在決戰的各個階段都展示出了良好的駕馭能力。火攻戰,阻擊戰,包括最後階段的殲滅戰,一個比一個打得漂亮,就此令陳友諒陷入重重包圍,無法逃脫,直至取得全殲陳軍的重大勝利。反觀陳友諒,毫無謀略,毫無成算,只知道蠻幹猛衝,缺少足夠的戰爭謀略。即便是擁有優勢兵力,他不懂得分兵出擊,也不能臨機應變;即便是擁有優勢戰艦,卻完全不懂得合理加以運用,更看不到擁擠一處會遭敵火攻的危險;至於江湖要津,他也沒有先機奪佔的意願,完全是一副打到哪算哪的架勢,可以說毫無成算。基於這些原因,他遭到最終覆滅便完全屬於情理之中了。

經過長期發展壯大,朱元璋部隊的戰鬥力不斷得到提升,漸漸成爲一支不可抵擋的精銳之師。在擊敗陳友諒這個最爲強大的對手之後,朱元璋的實力更是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就此奠定了他統一全國的基礎。從陳友諒手中繳獲的巨型戰艦等武器裝備,以及收編改造的大量俘虜,都極大地補充了自身戰力。在陳友諒建立的漢政權覆滅之後,漢水以南,贛州以西,韶州(今廣東曲江)以北,辰州(今湖南沅陵)以東的廣大地區均爲朱元璋所佔據。所以,該戰的結果對於朱元璋最終的定鼎大局有着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