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一代名將白起因不聽從調遣而遭賜死,最大的錯誤就是邯鄲之戰

一代名將白起因不聽從調遣而遭賜死,最大的錯誤就是邯鄲之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秦國統一的道路上,秦昭襄王在位時間最長,雖然他的光芒一直被風流率性、作風放浪的秦宣太后所掩蓋。沒有宣太后,他當不上王,但有了宣太后,他卻做了40年不掌權的王,從18歲的少年一直熬到50多歲,終於在範睢的鼓動下,把老媽與舅舅趕下臺,親了政。一年後,宣太后病逝。好在昭襄王比較長壽,又幹了15年,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宣太后死後,秦昭襄王已經接近60歲了,但經過宣太后掌權時的歷練,政治經驗亦非常豐富。範睢不但幫助秦昭王把權力從宣太后和魏冉手中奪回,而且提出“遠交近攻”策略,佔領韓趙楚多處城池,於長平一戰消滅趙國40餘萬軍隊,至此,秦最強大的對手趙國一蹶不振,山東六國再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和秦抗衡,堪稱秦國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

一代名將白起因不聽從調遣而遭賜死,最大的錯誤就是邯鄲之戰

但是秦昭襄王犯的最大的錯誤也是最後的錯誤就是邯鄲之戰,秦軍本該借長平之戰之餘威,迅速攻克邯鄲。但由於趙國使出反間計,秦昭襄王聽信範睢讒言,排擠白起,暫緩攻趙,延誤了戰機。後來範睢命令王陵進攻邯鄲,曠日持久,毫無進展。秦昭襄王要求白起重新掛帥出征,白起認爲進攻邯鄲戰機已失,所以建議暫緩攻趙,養精蓄銳,以觀諸侯之變,等待戰機出現時再攻邯鄲。但這時的秦昭襄王已喪失了審時度勢的理智,白起不肯出徵,他以王齕替換王陵。王齕到了前線,經過八九個月苦戰,戰局仍然毫無進展。戰爭進行了足足兩年時光,並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秦軍投降的現象,一代名將白起也因不聽從調遣而遭賜死,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不得不放緩。

秦昭襄王一生打了無數勝仗,最後一意孤行,折戟於邯鄲之戰。這是秦國東征過程中的一次重大挫折,但它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戰國時期的軍政大勢。此時秦國手裏的底牌遠勝六國,只要不犯齊之濟西、趙之長平這樣的決定性錯誤,小小的挫折並不影響大局。

一代名將白起因不聽從調遣而遭賜死,最大的錯誤就是邯鄲之戰 第2張

秦昭襄王執政56年,愣是熬死了一直眼巴巴等待接班的太子,這樣,本來沒有希望走上前臺的秦昭王的次子安國君一夜之間鹹魚翻身,順理成章地被立爲太子。就在新太子閃亮登場之際,千里之外的一個商人呂不韋卻嗅到了商機。邯鄲之戰期間,在趙國當人質的安國君之子異人,在呂不韋協助下逃出邯鄲,回到秦國。

安國君生有20多個兒子,但他最寵愛的華陽夫人卻一直沒有生育子嗣。在呂不韋的活動下,華陽夫人成功說服安國君立異人(已改名子楚)作爲繼承人。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即位,是爲秦孝文王。53歲的秦孝文王正式改元即位3天后即去世,子楚即位,是爲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在歷史上亦是曇花一現,在位僅3年,還沒有發揮其才能就去世了。於是歷史把“揮劍決浮雲,東向掃六合”的任務最終留給了他的兒子嬴政,即後來的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