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的高柔是忠是奸?仕於曹魏五代爲何最後會和司馬懿造反?

三國時期的高柔是忠是奸?仕於曹魏五代爲何最後會和司馬懿造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幷州刺史高幹從弟,以善於治法聞名。從小吏任起,二十年後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後,升任太常。七十二歲時出任司空,隨後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變時支持司馬懿,據曹爽大營,以假節行大將軍事。數年後榮升太尉,進爵安國侯。景元四年(263年)卒,享年九十歲,諡號元侯。高柔仕於曹操及曹氏五位皇帝,幾乎橫跨整個曹魏歷史,見證了曹魏政權的興衰。

三國時期的高柔是忠是奸?仕於曹魏五代爲何最後會和司馬懿造反?

人物生平

赴川迎喪

高柔的父親高靖,曾任蜀郡都尉,高柔卻留在陳留。當時曹操爲兗州刺史,高柔對城中的人說陳留乃四戰之地,曹操又有進圖四方的願望,未會安守兗州,而且張邈起兵時是陳留太守,現跟隨曹操恐怕會叛變。勸人們儘快離開,以避開將會出現的戰爭,只是當時人人都認爲張邈與曹操關係密切,而高柔又年少,都沒有重視。高柔的堂兄高幹是袁紹的外甥,當時高幹呼喚高柔到河北,高柔於是與宗族一起去依附高幹。適逢父親死去,高柔不畏兵劫路遠,冒險到蜀地治喪,嚐盡辛苦,三年後回到北方。

輔佐曹氏

建安九年(204年),高幹與高柔歸降曹操,曹操任命高柔爲菅縣縣長。縣中的人都對他有所聽聞,有數名奸吏因而自動辭官,但高柔卻挽留他們,包容他們過往的事,令他們都成爲好官吏。高幹次年就以幷州叛曹,高柔雖沒有參與,但曹操卻想因事而誅殺他,命他爲刺奸令史,但高柔做得十分好,處法允當,獄中無滯留未判的犯人,每晚都看文書到深夜,抱着文書睡着了,曹操見此纔對他改觀,闢他爲丞相倉曹屬。

審事獻謀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要派鍾繇等領兵討伐張魯,但高柔認爲領兵入關必會驚動關中的馬超和韓遂,以爲是要攻打自己,逼他們叛變,認爲可先安定三輔,三輔安定後就可和平地招降張魯。但曹操不聽,鍾繇等入關後,馬超等果然叛變。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稱魏公,建魏國,高柔任尚書郎,轉拜丞相理曹掾。當時軍人宋金等在合肥逃亡,有人建議盡殺他的母親、妻兒和弟弟,但高柔認爲重刑不單無助於遏止士卒逃亡,更加因爲自己無路可走而引發更多人逃亡,懷柔反更能觸起他們歸附之心。曹操聽從,很多無辜的逃兵家屬都得以倖存。

後來,高柔轉爲潁川太守,任法曹掾。當時朝廷置校事,用以監察羣下,高柔認爲校事又不是在百官之上又非聽命於百官,而且校事趙達等人又多次以自己喜惡去處事,應作檢討;但曹操則信任趙達,認爲他們才能做到檢百官的效能。後來趙達等人的奸惡之事被揭發,曹操殺了他們作爲對當日不聽高柔勸諫的道歉。

三國時期的高柔是忠是奸?仕於曹魏五代爲何最後會和司馬懿造反? 第2張

秉公執法

曹丕即位爲帝后,任命高柔爲治書侍御史,賜爵關內侯,轉加治書執法。當時因爲誹謗言詞多,曹丕於是下令要處死說者而賞賜告發者,但令到很多人互相誣告,高柔於是建議聯消這項法令以免無辜人受害,但曹丕不立刻聽從,而下令要以誹謗之罪懲處誣告的人,而高柔則審查每一個告發案件,查明虛實,稍稍犯法也是輕判罰金了事。

公元223年(黃初四年),遷任廷尉。

魏朝初期,三公沒有什麼事務,又很少處理朝政。高柔上疏說:“天地因爲四季而有收穫,國家元首因爲有大臣輔助而振興政治;成湯倚仗伊尹的輔佐,周文王、周武王依靠周公、姜子牙的力量,到了漢初,蕭何、曹參兩人一起以國家元勳的身份相繼成爲高祖、惠帝倚重的相國,這都是明王聖主在上任用賢臣,在下盡力輔助的事例。如今三公都是國家的棟樑,爲民衆所仰慕,而今卻被置之一邊,不讓他們執掌國政,各自安閒地保養高尚的志節,很少有進言獻策的,這實在不是朝廷崇奉任用大臣的思想,也不是大臣輔佐人君,盡職盡責的辦法。古時候國家有疑難問題,官員們總是按一定秩序,在一處討論解決。今後,朝廷中有什麼疑難問題以及刑罰大事,應該經常諮詢探問三公。三公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上朝日子之外,還可以適時請進朝中,議論國家政事的得失,廣泛地講清事實,也許能夠有益於啓發帝王,弘揚國家的教化。”曹丕讚許並採納了他的建議。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因對御史中丞鮑勳有宿怨,借有小過失而要枉法誅殺他,高柔堅決不從,曹丕乾脆調離高柔,直接指令廷尉執行詔令,不顧羣臣反對而處死鮑勳。

三國時期的高柔是忠是奸?仕於曹魏五代爲何最後會和司馬懿造反? 第3張

 勸諫輔主

曹叡繼位後,封高柔爲延壽亭侯。此時博士都從師受業,高柔上疏說:“我聽說遵循先王之道、重視學術,是聖人宏大的訓誨;褒揚禮樂典章、崇奉儒學,是帝王明曉的道理。漢末國家傾頹,禮樂典章被破壞,雄爭虎鬥,戰爭頻繁,致使文人學士不受重視。太祖剛興起時,憂患的就是這些事情,在治理亂世方面,讓各郡縣一起設立教學之官。高祖即位後,就進一步發展這一事業,恢復興建學校,每州都設有考覈制度。於是天下學士,再次受到正規的學校教育,重新實行祭祀的各種禮儀。現在陛下執掌國政,能夠發揮您的聰明才智,推行偉大的計劃,將先帝的法度發揚光大,即使是夏啓、周成王的繼承前業,也實在是無法超過您。然而現在博士都通曉經術、修整品行,可國內精選人才、升遷官員又限定不超過縣長一級,恐怕這不是用來崇奉顯揚儒術,鞭策激勵懈怠懶惰的方法。孔子說:‘提拔好的有才能的來教誨,沒有才能的就加以勉勵。’所以楚國禮待申公,文人學士銳意進取;漢代尊重卓茂,士大夫競相仰慕。我認爲所謂博士,是將道義集於自身,以儒家的六經爲宗旨。應該根據他們學業和品行的優劣,分別對待,不拘常規來安排官職。尊崇倫理道德的教化,用以勉勵學者,使教化弘揚光大。”曹叡採納了他的建議。

後來,曹叡大建宮殿,百姓勞役繁重;又大選美女,填塞後宮;而後宮的皇子連連夭折,還沒有繼承人。高柔上疏說:“吳、蜀這兩個敵人奸詐狡猾,暗中偷偷地練兵習武,謀劃挑動戰事,毫無停止之意。我們應招集訓練將士,修繕整治兵器鎧甲,作好一切迎戰準備。而近來修造宮殿,上上下下不勝勞役之苦,如果讓吳、蜀瞭解了虛實,就會合謀,再次一同來拼死,實在不能忽視啊。過去漢文帝憫惜資財,不營造小小的臺榭供自己娛樂;霍去病憂慮匈奴的禍害,沒有閒暇來考慮修建府第。何況如今所損失的並不只是百兩黃金這樣的小費用,所憂患的也並不只是北狄這樣的小禍害呀!可以簡單裝修好已建的宮殿,用來舉行朝會和宴會。讓修造者回去務農。等吳、蜀平定了,再逐漸地修繕。過去軒轅因爲有二十五個兒子,帝位才能傳之久遠,周王室因爲有四十個姬姓諸侯國,所以周朝的年代很長。陛下聰慧賢達,深究事物的義理和人的本性,而近來皇子接連夭折,又沒有感應生兒子的祥兆。百官們無不抑鬱悲傷。按照《周禮》上所說,作爲天子,后妃以下有一百二十人,嬪嬙已經很多了。我聽說如今後宮后妃嬪嬙的數目,或許還超過這個數,皇上後嗣不昌盛,恐怕就是這個原因。我認爲可以好好地選擇美女,以滿足妃嬪的數目,把其餘全部送回家。育精養神,專心靜氣地生養皇子。這樣的話,子孫衆多的徵兆就會來臨。”曹叡答覆說:“我知道你忠誠老實,內心牽掛着王室,常常能夠直言無隱,其他事也已知道了。”

當時禁止去天子苑囿中狩獵的法令非常嚴厲。宜陽縣典農劉龜私下在禁區內射兔,功曹張京將此事告訴了校事。曹叡隱匿了張京的名字,把劉龜抓來投在獄中。高柔上表請求曹叡說出告發者的名字,曹叡大怒說:“劉龜應該處死!他竟敢在我的禁區狩獵。將劉龜送到廷尉處,廷尉就應該拷問他,爲什麼還要打聽告發者的名字,難道我是胡亂抓他的嗎?”高柔說:“廷尉,是天下最講求公平的官吏,怎麼能夠以陛下的喜怒來毀壞法律呢?”再一次上奏表,言辭深明懇切。曹叡醒悟了,告訴高柔張京的名字。高柔立即回去審訊,劉龜、張京兩人各當其罪。

當時的制度規定,官吏遇上喪事的,一百天後都要開始工作。有個司徒吏叫解弘的父親去世,遇上軍隊有行動,命令他前去,他卻以生病爲由推辭不去。曹叡下詔書惱怒地說:“你又不是曾參和閔損,爲何辯稱因過度哀痛而身體有病呢?”催促趕緊抓獲解弘,要將他拷打至死。高柔見解弘身體非常虛弱,確實有病,就上奏表陳述這件事,認爲應該寬恕解弘。曹叡於是下詔說:“解弘果真是孝子,寬恕他吧。”

當初,公孫淵的哥哥公孫晃,爲他的叔父公孫恭到京城做人質。起初公孫淵還沒反叛,公孫晃幾次向曹叡陳述了他想反叛的情況。等到公孫淵陰謀叛逆時,曹叡不忍心在街市斬殺公孫晃,想把他投在獄中殺死。高柔上疏說:“《尚書》中說:‘用懲處來討伐他的罪行,用德行來表彰他的善舉。’這是帝王制度清明公正的法則。公孫晃及妻兒與叛逆者是手足親情,實在是應該斬首示衆,不讓遺下後患。而我私下聽說公孫晃先前幾次主動陳述公孫淵準備叛逆的情況,雖然是叛逆者的同族,而究其實質,還是可以寬恕的。說到孔子解脫司馬牛的憂愁,祁奚解脫叔向的過失,在過去是優美高尚的義節。我認爲公孫晃如確實陳述過公孫淵的情況,就應該寬恕他的死罪;如沒有陳述過,應該在街市當衆斬首。現在進不發佈赦免他的命令,退又不公佈他的罪行,關押在監獄中,讓他自殺,周圍觀察此事的國家,有的就對這種舉動產生疑惑。”曹叡不聽,最終還是派人送給公孫晃以及妻兒黃金的粉末,讓他們吞飲自殺,賜給棺木、衣服,在自己家中入殮殯葬。

當時,在禁地宰殺鹿的人都要被處死,財產沒收充公,有能夠發覺並且告發的人,給予豐厚的賞賜。高柔上疏說:“聖明的帝王治理國家,無不發展農業,節儉用度,積蓄資財。農業發展了,則糧食屯積,用度節儉則資財蓄存,蓄存資財屯積糧食而依然憂患,這是從沒有的事情。在古代,一個農夫不耕作,就有人因此受飢;一個婦女不織布,就有人因爲她而挨凍。最近以來,百姓要服衆多的徭役,種田的人已經減少,加上近來又有了狩獵的禁令,羣鹿侵害作惡,殘食秧苗,處處爲害,損失已無法估量。百姓雖然設障防備,但力量有限,無法抵擋。以至於滎陽周圍幾百裏,年成不好顆粒無收,百姓的命運,實在令人同情。如今天下生財之道很少,而因爲麋鹿受損失的又很多。一旦發生戰爭,或遇上凶年災禍,將無計可施。陛下應該察覽先代聖明君主所想、所惦記的是什麼,體恤耕種勞作的艱難,放寬百姓們耕種的範圍,讓他們得以抓捕麋鹿,這樣就消除了禁地,那麼百姓們得到長久的利益,也無不歡欣鼓舞。”

三國時期的高柔是忠是奸?仕於曹魏五代爲何最後會和司馬懿造反? 第4張

 位列三公

高柔擔任廷尉長達二十三年,後來升任太常。

正始六年(245年),升任司空。

正始九年(248年),又遷任司徒。在曹爽與司馬懿的權力角力下,高柔支持司馬懿。次年(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上奏請求免曹爽的大將軍職務,郭太后詔令徵召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佔據曹爽的軍營。司馬懿對高柔說:“你成爲周勃了。”曹爽被殺後,高柔晉封爲萬歲鄉侯。

甘露元年(256年),曹髦即位,進封安國侯,任太尉。曹奐即位後,增邑又封二子爲亭侯。

景元四年(263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歲,諡元侯。由其孫高渾世襲侯爵。鹹熙(264年—265年)年間,建立五等制,改封其爲昌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