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高柔:三國時期曹魏大臣高,晚年支持司馬懿政變

高柔:三國時期曹魏大臣高,晚年支持司馬懿政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平陵之變,亦稱高平陵事變或正始之變,發生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是魏國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馬懿之間的權力鬥爭,最後以司馬懿殺害了曹爽以及奪取大權而結束。

高柔,字文惠。陳留郡圉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幷州刺史高幹從弟。

公元192年,曹操初步佔領兗州,此時的高柔擔心曹操不會安心留守陳留,這裏會是一個四戰之地,決定投靠高幹。適逢父親死去,高柔便不畏兵劫路遠,冒險到蜀地前去應喪,三年後回到了北方。建安九年(204年),高幹與高柔歸降曹操,曹操任命高柔爲菅縣縣長。次年高幹以幷州叛曹,高柔雖然沒有參與件事,曹操卻想找個理由除掉他並任命他爲刺奸令史。

高柔:三國時期曹魏大臣高,晚年支持司馬懿政變

在職之後的高柔處法允當,不但處事得當,公平公正,而且每晚看文書到深夜,有時候抱着文書就睡着。曹操對他也大有改觀闢他爲丞相倉曹屬。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稱魏公,建魏國,高柔任尚書郎,轉拜丞相理曹掾。當時有一個叫宋金的軍人在合肥當了逃兵,有人建議當時殺掉他的母親、妻兒和弟弟,高柔卻認爲如此重罰只會得其反讓更多的士兵選擇逃亡,曹操選擇聽取了他的建議。

延康元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壇受禪稱帝,立國號爲大魏,史稱曹魏,改元黃初,改雒陽爲“洛陽”,定都於此。因爲私底下議論的人多,曹丕下令殺死議論者,賞賜告發者,這種規定讓很多人受到了莫有的誣告,高柔於是上書建議聯消這項法令,曹丕不沒有聽從反而下令要以誹謗之罪懲處誣告的人。高柔便在審查每一個告發案件中,都認真地查明虛實,輕的只判罰金。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想要誅殺鮑勳,殺他的理由只是因爲他做了一件有很小過失的事情。高柔知道後堅決不從,曹丕乾脆調離高柔,直接指令廷尉執行詔令,不顧羣臣反對而處死鮑勳。

高柔:三國時期曹魏大臣高,晚年支持司馬懿政變 第2張

曹叡繼位後,封高柔爲延壽亭侯,他上書以儒家的六經爲宗旨,尊崇倫理道德的教化,用以勉勵學者,應該根據他們學業和品行的優劣,分別對待,不拘常規來安排官職。在去世之前的時,曹叡把曹芳託孤給了司馬炎跟曹爽,之後曹爽就掌握了朝廷大權。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上奏請求免曹爽的大將軍職務,郭太后詔令徵召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佔據曹爽的軍營。曹爽被殺後,高柔晉封爲萬歲鄉侯,也成了曹魏的掘墓人之一。

公元263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歲,諡元侯,由其孫高渾世襲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