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五大盛世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五大盛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盛世分別是哪五大呢?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盛世分別是:永宣盛世、開元盛世、漢武盛世、開皇盛世、昭宣盛世。

1、永宣盛世

永宣盛世指明朝前期的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爲中國歷史上的五大盛世之一。明太祖朱元璋一統天下後,勵精圖治30多年,開創了洪武之治,又經永樂、洪熙、宣德三代人七八十年的勵精圖治,出現了“永宣盛世”的繁盛局面,明王朝的統治進入鼎盛時期。

“永宣盛世”期間,明成祖北建故宮,南修武當,疏浚大運河,營建十三陵,修築明長城,鑄造世界最大青銅鐘。修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寺院,爲百寺之首的大報恩寺。五徵蒙古,征服安南。對雲南和貴州進行大規模移民和武力鎮壓,並實行改土歸流,使雲南貴州永遠納入中華版圖。派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國威,並多次派遣陳誠、李達等人出使西域及西亞諸國。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五大盛世

此外,朱棣組織編纂《永樂大典》,空前規模地、系統地、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作了一次大整理、大總結,並且是毫無刪改的,這比清朝修的四庫全書強多了。大明永宣年間,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商業發達,外貿興盛,人才鼎盛,史稱永宣盛世,特別是在明仁宗、明宣宗時期,明朝國力最強、政治最清明,“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帝國達到頂峯狀態。大明永宣年間,版圖達到極盛約1200萬平方公里,並有邏、朝鮮等30多個屬國,年年來貢,歲歲來朝,爲歷史之最。

永宣年間,共有4個國家的國王7次來華,其中3個國王來了不願離開中國,最後死在中國,葬在中國,成爲中外友好交往的佳話。這也有力地表明,當時的中外交往是何等之盛。這種萬邦來朝,禎祥畢集的盛況,正是永宣盛世的一個典型表現。

正如明史所云,明成祖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史實表明,永宣年間是明代歷史上最多姿多彩的時代,就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這種盛世景象也是不多見的。

2、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指的是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現的盛世。 唐玄宗以道家清靜無爲思想爲宗提倡文教,開元年間,唐玄宗在政治上任用賢能,勵精圖治,加大財政收入,制訂新的經濟措施,嚴厲打擊豪門士族,解放勞動力;改革實施封制度,減輕人民負擔;打擊佛教勢力,大力發展農業。 他還對兵制進行改革,在邊疆大力發展屯田,提高軍隊戰鬥力,擴張疆域,此時的大唐,疆域遼闊,達到1076萬平方公里。

唐玄宗對外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關係,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這對唐朝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也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唐玄宗開元年間,天下大治,經濟迅速發展,此時的唐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國家財政收入穩定。

此外,那時的唐朝商業非常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爲繁華,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來,長安和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唐朝由此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達到巔峯狀態,史稱“開元盛世”。唐玄宗後面開始昏庸起來,爆發安史之亂,唐帝國開始分崩離析,藩鎮林立,也致使中華帝國開始走下坡路,要不然開元盛世還可以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排第一的。

3、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是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盛世,在這一時期,西漢進入鼎盛局面,在當時世界也處於領先地位。漢武帝攘夷拓土,東並朝鮮,南伐百越,西征大宛,北擊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另外開闢絲綢之路,實行屯田創舉,並建年號、頒太初曆、興辦太學,影響極爲深遠。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五大盛世 第2張

不過由於漢武帝的好大喜功、殘忍好殺等,造成西漢國力、社會經濟、人口銳減,使人民生活陷於水深火熱,被司馬遷、班固和司馬光等多有批判。

不過瑕不掩瑜,漢武盛世時期,我國文學、史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等學科,都有大的發展。漢武帝是雄才偉略的大政治家,劉徹時代所產生的政治思想與規劃,在我國曆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漢武帝讓他的國號成爲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符號,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在這個時期也基本形成,開啓了中國文明富強的序幕。劉徹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對後世影響巨大。

4、開皇盛世

開皇盛世指的是隋文帝楊堅在位二十多年時開創的盛事局面,當時的中國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隋文帝在位期間,倡導節儉,節省政府內開支、廢除了不必要的雜稅,並在全國各地設置了穀倉儲存食糧,到唐朝初年還吃不完。

隋文帝統一天下後,即以富國爲首要目標,輕徭薄賦,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並作全國性戶口調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發展,出現開皇盛世。

歷史學家研究表明,隋朝的富饒既非重斂於民,與全國推行均田制有關。均田制既可增加賦稅,又可穩定經濟發展,且南朝士族亦漸由衰弱至於消滅。可以說,均田制能順利推行,對隋初經濟發展收益甚大。

5、昭宣盛世

昭宣盛世指的是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出現的中興局面,此時的漢朝國力最盛,版圖最大。西漢昭宣二帝在位期間,他們勵精圖治,繼續推行漢武帝以來的政策,着力任用賢能,名臣輩出,並重視吏治,反對專任儒術。

爲維護法律正常行使,漢宣帝時期,設置了治御史,專門負責審覈廷尉量刑輕重。此外,還設置了廷尉平至地方鞠獄,規定全國各地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名數,在重視民命之餘,又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此外,漢宣帝又召集當時全國各地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異同。 昭宣二帝,還多次下詔減輕農民負擔,廢除苛法,減免田租、口賦等稅收,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各種負擔,恢復和發展了漢朝的農業生產。

昭宣二帝時期的這些政治、經濟措施的實行,使漢武帝中晚年一度衰退的國力又興盛起來。史稱“昭宣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