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能成功拉攏英布逆襲項羽全靠此人——隨何

劉邦能成功拉攏英布逆襲項羽全靠此人——隨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上,一張利口的作用,有很多時候勝於幾萬精兵。聞名遐邇的如蘇秦張儀,以天下爲棋局,縱橫捭闔,那些名將賢王,萬千將士,叱吒風雲的英雄猛士,反而成了這些口舌之徒的棋子。

劉邦能成功拉攏英布逆襲項羽全靠此人——隨何

一個外交官的自我修養

在歷史上,一張利口的作用,有很多時候勝於幾萬精兵。聞名遐邇的如蘇秦張儀,以天下爲棋局,縱橫捭闔,那些名將賢王,萬千將士,叱吒風雲的英雄猛士,反而成了這些口舌之徒的棋子。今天要說的,也是一個舌辯之士,讓我們跟隨他,來看看一個外交官的基本素養,一旦閱讀本文的哪個小夥伴不小心穿越時空了,可以按照他的套路,讓自己在穿越之後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當時,劉邦在彭城打了敗仗,損失慘重。諸侯本是籠中鳥,大難來臨自然要各自飛,於是曾經被劉邦招降的各路諸侯整齊劃一的背漢向楚,紛紛表示了與劉邦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以此來討項羽的歡心。而劉邦麻煩大了,再想像鴻門宴那樣跟項羽澄清誤會是不太可能的了,畢竟,劉邦雖然跟別的諸侯確實沒有奪妻之恨,但在他攻佔彭城之後,收了項羽的寶貨美女,估計給項羽帶了不止一頂綠帽子。所以此時的劉邦面臨着一場滅頂之災。但是,勝算還是有的,只要拉攏一個人——英布。

當時劉邦對左右說:“你們這些人啊,沒一個有能力幫我打天下的。”

就在此時,一個叫隨何的人挺身而出:“我沒聽明白漢王這話是說誰?”

劉邦說:“如果有人能去淮南勸降英布,讓他起兵背楚,我就有把握打贏。”

隨何毫不猶豫的回答:“讓我去!”——於是乎,隨何由一個侍從謁者,走向了舞臺中央,從默默無聞到名垂青史,隨何開始了自己的破繭成蝶。

這裏體現出的外交官第一個素養是:發現並抓住機會讓自己有施展才華舞臺。

劉邦能成功拉攏英布逆襲項羽全靠此人——隨何 第2張

接受了這樣一個任務,一旦成功,固然可以飛黃騰達,但真正想做成,又談何容易?畢竟,劉邦叫英布做的,不是去當自己的經紀人——如果是當經紀人,估計二指寬的小紙條一叫,英布也就來了——劉邦要英布做的是玩命的勾當,是背叛軍威正盛的項楚,來跟隨一個被打的落荒而逃的敗軍之將。所以隨何面對的任務,註定任重而道遠。

果不其然,隨何到了淮南,就遇上一個大麻煩,英布根本不見他。這也很正常,畢竟英布雖然沒喝過腦白金,但也還沒有老年癡呆,隨何來幹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英布把他安排到驛館,讓太宰陪着隨何,一晾就是三天。

英布不着急,反正現在打仗的是楚漢,戰場又不在淮南,他九江王喝酒吃肉,打獵泡妞,樂得清閒。何況對於楚漢之爭,英布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所以英布不着急。隨何很着急,他是不能不着急的,他是來給漢王劉邦拉救兵來了,這樣拖下去,會出大問題的。但人家不見你,你有什麼辦法?

這時候,外交官需要具備的第二個素養就表現出來了:“當陷入困境的時候,要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和脫離困境的信心!”

隨何於是對太宰說:“淮南王不想見我,不過是不想跟着漢王背叛項羽罷了。但是你見我一面,如果我說的有理,對你有用,你聽我的,對你沒有,你把我殺了送給項羽,那豈不是表示忠心的好方法嗎?”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你見我也沒什麼害處,反正決定權在你。

其實,這個道理英布不可能不懂,我個人覺得,憑藉這番話想打動英布是不可能的,因爲英布再怎麼蠢,這個道理也應該早就知道,但是,英布召見了隨何,而他之所以召見隨何,是因爲英布不想得罪劉邦。其實,英布的方針是很明顯的,那就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項羽叫英布出兵,英布自己稱病不出,象徵性的派出了四千人,漢王派來使者,英布也沒殺了交給項羽。之所以英布如此的不積極,是因爲他在等,等局勢明朗了,大局確定了,他自然會落井下石。根據這個方針,在隨何要等不及的時候,英布爲了不得罪漢王,自然也要象徵性的接見隨何一次。

不過,英布的想法應該是:“這是隻是一次象徵性的見面,吃吃飯,喝喝酒,扯扯淡,一拍兩散,沒什麼重要的歷史意義,不會達成什麼重要共識的!”但在隨何看來,只要見面了,一切都可以談嘛!於是,英布與隨何揣着各自的小算盤,開始了這場結局已經註定的會談。

會談中,隨何首先發難:“大王你爲什麼願意親近楚國而疏遠漢王?”

英布的回答乾淨了利落:“我本身就是項羽封的,當然要臣屬楚國啦!”

這個回答,說的的確是事實。英布就是項羽封的,他臣屬於楚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隨何作爲外交官的第三個素養:直指人心的洞察力體現了出來。

隨何於是揭穿了英布的謊言。明確的指出,你對項羽沒有那麼一往情深。之前項羽伐齊的時候,親自扛着版築,身先士卒,捨命奮戰,你在後方卻僅僅派去四千人支援,這是一個臣屬該有的態度嗎?前一段時間,漢王打進彭城,你擁兵數萬,卻坐視不理,沒有一兵一卒渡過淮河,難道這就是當臣下的做法嗎?

劉邦能成功拉攏英布逆襲項羽全靠此人——隨何 第3張

接下來,隨何開始展現他作爲外交官的第四個素養:對大局的把控能力。

這一段,隨何旁徵博引,說得滔滔不絕,原文很長,不翻譯給大家了,百度《黥布列傳》會有你想看的。在這裏,爲了讓大家不太枯燥,我把原文總結成兩條:第一,項楚沒有看上去那麼堅強,這棵大樹靠不住。第二,漢王很強大,能夠取天下。

順便說一下,這一段對話中,有一句比較冷幽默:“楚兵雖強,但是項羽殺義帝讓天下人唾棄。”之所以說這句話比較搞笑,是因爲項羽下令殺義帝不假,但是動手的不是項羽,而是隨何眼前的英布,這也體現了外交官搬弄是非的口才。

可以說,隨何的話還是比較有鼓動性的,畢竟,隨何羅列了項楚的不足和缺陷,也申明瞭劉邦的優勢和發展前景,說的英布熱血沸騰,氣貫長虹,拍案而起,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因爲英布的方針,上文已經說過了,就是騎牆頭,兩邊倒。這個方針可以說是高收益,零風險。在項羽那面,爲了表示忠心,英布已經派了四千兵馬,並且明着答應臣服了。而對劉邦這兒,沒表示是不好的,所以,在聽了隨何的一番慷慨陳詞之後,英布悄悄的表示:“我願意跟漢王幹,不過這件事,你知我知,漢王知道就行了,先別公開。”隨何答應了。

在英布看來,這次會談跟自己預想的一樣,就是次扯淡演練,畢竟,他給隨何的只是一個空頭支票。如果劉邦贏了,自己那也是早就投誠的開國元勳。如果項羽贏了,反正這件事沒人知道。總之自己是穩賺不虧,至於發兵救漢王,既然隨何你把漢王吹的那麼強大,就讓他自己頂着得了,我就不去給漢王添亂了。然而,在隨何看來,以一個小學沒畢業的勞改犯,還想跟我大學生鬥?他何嘗不知道自己拿到手的只是英布的一仗空頭支票,但在隨何看來,這張支票如果用得好,還是可以兌現的。畢竟,隨何還有外交官的第五個素養:破除常規的勇氣和智慧。

英布與楚漢雙方都虛與委蛇,自然也少不了接待項羽的使者,項羽的使者,此時還以領導的身份自居,來英布這裏催促英布出兵。英布卻念着“拖”字訣,一面滿口應承,一面按兵不動。不過跟對待劉邦的使者不一樣,對待項羽的使者,英布一直小心伺候。而英布不知道的是,隨何就瞅準了這一點,開始搞動作了。

一次,英布宴請楚使,席間,楚國的使者再次“急責”英布,要求他立刻出兵,哪知道隨何混進帳中。當然,《史記》說的是“隨何直入”,但估計若是大門外開始就直入的話,肯定會被守門的攔住,所以我個人覺得隨何開始是混進宴會,躲在偏僻的角落裏。等聽到楚使要求英布出兵,才從角落“直入”到中心地帶。隨何也不客氣,直接坐在楚使的上位,大聲喝道:“九江王已經降漢了,怎麼可能爲楚國出兵?”

一句話,就當着楚國使者的面,把英布的小算盤砸成了碎渣。英布的表現是“愕然”。他沒想到隨何會玩這一出,他一直認爲是自己把握這局勢,沒想到隨何拿着他給的空頭支票,大做文章。其實至此,事情也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如果這時候,楚國的使者能夠有隨何的素養和能力,幫助英布拋清關係的話,事情還有救,至少,穩住英布,讓他繼續保持兩不相助的中立地位還是有可能的。但是,楚國的使者是不夠外交官的資格的,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他的解決方法是:回去找領導去,起身就走。

  

劉邦能成功拉攏英布逆襲項羽全靠此人——隨何 第4張

這時候,英布已經沒有選擇了,等使者回去向項羽一彙報,那自己反叛的罪名就坐實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在隨和的慫恿下,英布終於被迫下定決心,殺了楚國使者,起兵反叛項羽。

隨何終於不辱使命,在《史記》上留下了他濃墨重彩的一筆,算是功成名就。而縱觀他成功的過程,他把握住了一次機會,接受了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通過自己的不言放棄的韌勁和洞若觀火的洞察力、大局觀,以大無畏的勇氣和智慧,創造了外交工作的一段傳奇。在劉邦的慶功宴,面對劉邦“腐儒”的論調,隨何曾經詰問劉邦:“陛下發步兵五萬,騎兵五千,能攻去淮南嗎?”

劉邦挺老實的回答:“不能!”

隨何繼續說:“我和二十個人組成的使團,到淮南,把事情辦得完全符合你的計劃,我一個人可以頂得上五萬步兵和五千騎兵嗎,怎麼陛下還說我是書呆子呢?”

劉邦啞口無言,任命隨何爲護軍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