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顧太清:以生花妙筆,記錄了她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

顧太清:以生花妙筆,記錄了她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顧太清(1799年2月9日-1877年12月7日),亦稱西林太清,西林覺羅氏,名春,字子春,一字梅光,號太清。常自署名太清春,晚年或署名太清老人椿,清朝著名女詞人。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清朝滿洲貴族,是從關外來到北京城的,他們秉承先祖遺風,崇尚刀槍弓馬。及至在漢人中間生活時間久了,才慢慢接受了一些漢族博大精深文化的薰陶。儘管清代文壇興盛,但有名氣的滿族卻寥寥無幾。論起在詩詞方面,頗具影響力的滿族人,那非“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莫屬。成容若就是納蘭性德,康熙年間的大詞家。太清春,則是本文主人公顧太清。

1779年,顧太清出生於北京西郊香山健銳營,作爲滿洲鑲藍旗西林覺羅家族的長女,父親欣喜地給她起名叫梅仙。希望她能夠像梅花仙子一樣,凌風傲雪,清白做人。作爲內務府大臣鄂而泰的曾孫女,因其祖父受“文字獄”牽連被賜自盡。所以她一出生就成了“罪人”之後。

父親鄂實峯儘管想重振家業,怎奈世態炎涼,積重難返。數次出手,數次敗北。他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兒女的培養教育上。梅仙自打記事起,就起早貪黑跟着祖母學習讀書識字。

及至到了二八年華,梅仙已出落得蘭心蕙質,秀麗端莊,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尤其是詞,不造作、不矯飾,信筆揮灑,直抒胸臆。宛如行雲流水,纖毫不滯。

顧太清:以生花妙筆,記錄了她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

家道的中落,使很多親屬都選擇了避而遠之。好在她的堂姑母還算比較認親,梅仙才得以能經常出入榮王府。憑藉自己的博學多才,給府裏的格格們,講解詩詞歌賦方面的知識。她引經據典,口吐蓮花,聽得格格們如癡如醉。深受榮王府衆人的尊重。

府裏的貝勒奕繪是一名青年才俊,不但博覽羣書,在詩詞歌賦方面也很有造詣。他與梅仙同歲,長得一表人才,溫文爾雅。梅仙給格格們上課時,奕繪也常常去偷聽。他發覺這個女子不但才華出衆,而且生得清秀,溫婉賢淑,是百裏挑一的人物。才子與才女,二人由互相欣賞,到互相思慕。愛情的萌芽,就這樣悄悄地在彼此心頭,綻放成了花蕊。

二人一日不見,都感覺生活中少了點什麼。他們對月盟誓,今生今世,無論遭遇什麼風風雨雨,都要在一起。

此時,奕繪已經有了嫡福晉,她的名字叫妙華夫人。她是個識大體的女人,而且對梅仙的印象也非常好。聽說弈繪想迎娶梅仙入門,她表示贊同和接納。

梅仙對於進府後,只能成爲側室,也不挑剔。況且她的出身,也不容許她挑剔。只要能和心愛的男人在一起,名不名份無所謂。

擺在這對有情人面前最大的鴻溝,就是梅仙的身份問題,她是大清罪人的孫女,無論是宗人府,還是皇上,都不會批准她嫁入王府的。奕繪只好求助自己的護衛顧文星,讓他認梅仙爲女兒。於是,鄂梅仙就隨顧文星姓了“顧”姓,改名字叫顧太清。這太清二字,另有一番新意。奕繪貝勒有個外號叫“太素”。太清”二字,是與之相呼應的情侶名 。

奕繪將自己和顧太清的婚事呈報宗人府,宗人府見是娶側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硃筆一揮,成全了他們。

顧太清:以生花妙筆,記錄了她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 第2張

1824年秋日的一天,顧太清穿着雍容華貴的嫁衣,風風光光地嫁入了榮王府。從此,二人朝朝暮暮,耳鬢廝磨。奕繪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顧太清,她的容貌、她的才情、她的品格,都讓他鐘情萬分。奕繪把所有的寵愛,都毫無保留地給了顧太清。

二人成婚沒多久,妙華夫人就因病去世了。

奕繪沒有再娶妻納妾,而是專心寵愛顧太清一個人。那幾年,他們的愛情結晶,四子三女,陸續來到了他們身邊

家庭的和諧,婚姻的幸福,給了顧太清無限的創作靈感。這期間,她文思縱橫,才情奔涌,寫出了很多流傳於後世的佳作。如鉅著《子春集》、詩集《天遊閣集》五卷、詞集《東海漁歌》四卷等。共約一千多首詩詞,在榮王府的深牆大院裏誕生了。

那段時光,是她一生最無憂無慮的日子,她常常陪着奕繪郊遊打獵,賞花踏青。二人流戀在京城之外的山水田園之間,聽悠揚蛙鳴,看彩蝶紛飛,觀晚霞餘暉。由於心情舒暢,他們是看山山有情,看水水含笑。

可惜,他們神仙眷侶一樣的生活,引起了老天的嫉妒。

1838年,奕繪在一場大病中,撒手離去,年僅四十歲。這對恩愛夫妻,在一起只生活了十四年,就陰陽兩隔,一別千古。

顧太清:以生花妙筆,記錄了她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 第3張

顧太清悲痛欲絕,對愛人的思念,讓她日漸憔悴,寢食難安。每每看到奕繪的遺物,她都要流淚感嘆上好半天。

然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更大的悲劇,還在後面等着她。

奕繪和妙華所生的長子載鈞,性格孤僻,剛愎自用。他認爲是顧太清,氣死了他的母親,奪走了他童年的快樂。奕繪在時,他不敢對顧太清怎麼樣。如今父親去世了,他繼承了爵位,說話也有份量了,他連同祖母王佳氏,將顧太清趕出了家門。

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王府生活,一下子被打回了民間,面對殘破不堪的屋子,還有那簡陋至極的傢什,顧太清悲憤難當,如鯁在喉,提筆寫下了此詩:

陋巷數椽屋,何異空谷情。

嗚嗚兒如啼,哀哀搖心旌。

幾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輕。

賤妾豈自惜,爲君教兒成。

孤兒寡母,身居陋室,生活清苦,可想而知。本想隨愛人而去,但是看着幼小的稚子,想自己不在人世了,他們就真的成了孤兒,心中萬般不忍。便只得含辛茹苦,忍辱偷生,獨自扶養子女成人。

拮据的日子,清苦的生活,有時爲了過年過節吃頓餃子,都要積攢算計半天,但這些都沒有撲滅顧太清對詩詞的熱愛。她依然才情不泯,繼續進行文學創作。

顧太清:以生花妙筆,記錄了她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 第4張

一番磨難一重天,悟到無生心自閒。

揮得真源何所論,繁枝亂葉盡須刪。

身心雖苦,顧太清有着不俗的精神世界。依然悠然自得地生活着。

二十年後,那個將她趕出家門的載鈞病逝了。由於沒有子嗣,只能由顧太清長孫嗣襲奉恩鎮國公。這個時候,顧太清已經五十九歲,她終於有機會重回故居,頤養天年。

顧太清晚年,還自署“雲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是曹雪芹《紅樓夢》的續書,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

1877年,顧太清走完了七十九年人生,安詳地駕鶴西去。與奕繪貝勒和妙華夫人合葬於房山大南峪塋地。

顧太清以生花妙筆,記錄了她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抒寫她獨特的生活閱歷和心路歷程。她那一篇篇優美深邃的詩篇,是一串串閃爍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是供世代中國人鑑賞和吟詠的經典,是取之不盡的寶貴藝術財富。她雖不像李清照那樣名冠華夏,但寫得灑脫不羈,豪逸深厚,真氣撲人,不愧爲滿洲第一女辭人,值得後世人景仰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