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閱微草堂筆記》:清朝紀昀所寫,爲文言短篇志怪小說

《閱微草堂筆記》:清朝紀昀所寫,爲文言短篇志怪小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閱微草堂筆記》原名《閱微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時間上,《閱微草堂筆記》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後的流傳的鄉野怪譚,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其涵蓋的範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滇黔等地。

同時《閱微草堂筆記》有意模仿宋代筆記小說質樸簡淡的文風,曾在歷史上一時享有同《紅樓夢》、《聊齋志異》並行海內的盛譽。崇文書局有限公司2018年7月出版的《閱微草堂筆記》入選2019年全國教師暑期閱讀推薦書目第二批。

《閱微草堂筆記》:清朝紀昀所寫,爲文言短篇志怪小說

作品簡介

《閱微草堂筆記》主要記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勸善懲惡。

全書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說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如第一章中對幾類主要的狐形象進行描寫,體現狐世界的秩序和規範;第二章寫紀昀構建狐世界的敘事手法;第三章寫紀昀創作狐故事的原因。

在結語中,紀昀肯定了狐故事的藝術價值,並將其與以往及同時代的作品進行比較,指出其情理內涵和敘事語言、故事安排上的特點,總結小說創作受到的內外因素的影響及表現。

書中記述若真若假,旨在藉由這些志怪的描寫來折射出當時官場腐朽昏暗墮落之百態,進而反對宋儒的空談性理疏於實踐之理氣哲學,並且諷刺道學家的虛僞矯作卑鄙,旁敲側擊的揭露社會人心貪婪枉法及保守迷信。

不過對處於社會下層的廣大人民悲慘境遇的生活,紀昀在筆調中也表達出深刻的同情與悲憫,在每則故事結尾處作者總是會來那麼幾句短語,以衡平的語氣來評斷其故事來龍去脈理事曲直之所在或其有否通情達理之處地,此些評後語卻也總是耐人尋味。

作品鑑賞

思想內容

《閱微草堂筆記》以“超傳奇追晉宋”爲己任,熔記敘和議論爲一體,以從容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其內容豐富多樣,語言質樸淡雅,風格亦莊亦諧,記載了大量社會基層、邊疆士卒和少數民族的故事,讚揚他們的勤勞質樸和膽識,並對當時的民間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

其文體簡約、筆法凝鍊、語言精湛,在清代大量的筆記小說中獨樹一幟,與《聊齋志異》並譽爲清代筆記小說中的“雙壁”。

《閱微草堂筆記》:清朝紀昀所寫,爲文言短篇志怪小說 第2張

《閱微草堂筆記》具有鮮明的反理教傾向,這其中體現出作者對人性及社會問題的進步認識。讀者可以從那些生動的故事中感受到紀昀對宋儒議論的苛察,尤其對道學家言行的虛僞、世俗偏見的迂腐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抨擊。

而其中對當時社會上諸類醜惡黑暗現象的譴責,用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也許還帶有明顯的封建意識,但其對社會悲劇的痛心,已足以使人們對紀昀有一個允當的評價。

除此之外,《閱微草堂筆記》保留了豐富的官場及民間掌故、民俗趣事和里巷異聞,這其中自然有不少荒誕不經、滲透着迷信糟粕的東西,但透過這些龐雜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其中所隱藏的歷史、文學及社會文化價值的內涵,僅就這一點而言,《閱微草堂筆記》的價值是其他作品所無法替代的。

文學地位

正是由於上述這些非凡的特點,《閱微草堂筆記》在清代大量的筆記小說中獨樹一幟,鶴立雞羣,成爲唯一能夠與《聊齋志異》相媲美的作品,人們把這兩部作品譽爲清代筆記小說中的“雙壁”,道理正在於此。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閱微草堂筆記》有過高度的評價:“惟紀昀本長文筆,多見祕書,又襟懷夷曠,故凡測鬼神之情狀,發人間之幽微,託狐鬼以抒己見者,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敘述復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固非僅借位高望重以傳者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