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堯?堯對後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後世如何評價堯?堯對後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堯,又稱唐堯。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上古四聖之一。 帝嚳之子,祁姓,名放勳,原封於唐,故稱陶唐氏。 堯代帝摯爲天子,都平陽。 在萬國爭雄的亂世,他團結親族,聯合友邦,征討四夷,統一了華夏諸族,被推舉爲部落萬國聯盟首領。帝堯在主政期間,派神箭手大羿射日,派鯀治水,並且制定曆法,推廣農耕,整飭百官。 晚年,堯闢位,由舜繼天子位。闢位二十八年後,堯病逝於雷澤(今山東菏澤),安葬於谷林(山東鄄城),諡號爲堯,被司馬遷視爲“最理想的君主”。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主要影響

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的百家爭鳴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甚爲深遠。他們通過“考古”來確定自己心中聖王所處的時代,甚至不惜“僞造歷史”、虛構人物。於是神話史變成了信史,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也成了有據可查的歷史人物。在《國語·魯語上》中,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已進入到後天的五帝序列,但鮌(鯀)、禹、契、冥等也在這個序列之中;但看不到他們之間一脈相傳的親緣關係,特別是帝嚳和堯完全不屬於黃帝、顓頊一脈。

儒家創始人孔子和繼承者孟子最推崇的上古人物不是炎帝、黃帝,而是堯、舜、禹,所以大讚堯、舜、禹並編造出他們禪讓的歷史,但卻沒有將他們納入同一血緣系統,故《孟子·離婁下》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這應該是接近神話傳說事實的。“五帝”之名當是戰國時代的產物。直至戰國中後期,“五帝”之名方纔出現。從現有材料來看,在戰國中後期,“五帝”並不固定。直到戰國末期的《五帝德》、《帝系》才最終確立五位古帝的名字: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這一譜系是古代神話歷史化的重要里程碑。司馬遷的《史記》採用《五帝德》和《帝系》的五帝系統。按照司馬遷所列出的五帝譜系,堯爲黃帝四世孫。隨着神話時空被擠佔,神話傳說改變了性質,神話人物改變了身份,神話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化進程。

後世如何評價堯?堯對後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歷史評價

《尚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爲君也,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

韓非子《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採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麑,夏日葛衣;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

呂不韋《呂氏春秋·召類篇》:“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

劉德:“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痛百姓之罹罪,憂衆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飢則曰,此我飢之也;有一人寒則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則曰,此我陷之也。”

漢武帝:“千古帝範,萬代民師,初肇文明,世人敬賴。”

後世如何評價堯?堯對後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第2張

劉安《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爲民害。”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劉勰《文心雕龍·時序》:“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有虞繼作,政阜民暇,薰風詠於元后,‘爛雲’歌於列臣。盡其美者何?乃心樂而聲泰也。至大禹敷土,九序詠功,成湯聖敬,‘猗歟’作頌。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風》樂而不淫。幽厲昏而《板》、《蕩》怒,平王微而《黍離》哀。故知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於上,而波震於下者也。”

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范仲淹:“千古如天日,巍巍與善功。禹終平浲水,舜亦致薰風。江海生靈外,乾坤揖讓中。鄉人不知此,簫鼓謝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