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鮑叔牙爲何選擇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

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鮑叔牙爲何選擇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鮑叔牙爲何選擇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不過齊桓公早年的繼位之路可以說充滿了偶然性。齊襄公死後,他的兒子齊季逃往楚國,當下如何選擇新的國君成了一件棘手事。早年,鮑叔牙輔助公子小白逃往莒國,後來也正是在鮑叔牙的密謀下通知公子小白回到齊國,一路上還要假裝被殺死,最後歷經六天順利回到齊國,被立爲新一任國君。當時齊國內部對新君的選擇並沒有完全統一,那公子小白是如何被選中的呢?

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鮑叔牙爲何選擇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

襄公死了,但是齊國的國君位置卻不能沒人做。本着“誰污染誰治理,誰發展誰保護”的原則,主要犯罪嫌疑人公孫無知宣佈對此事負責,而具體的負責方式就是接過國君的位置自己來擔任。不過他非常對得起自己的名字,足夠無知,剛做了國君就非常作死的得罪了齊國的實力派大夫雍廩,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他比堂兄齊襄公的水平也好不到哪裏去,結果剛剛過了一年,公元前685年,雍廩就用公孫無知的方式解決了公孫無知,國君雙殺。

話分兩頭,接連換老闆的舉動,讓整個齊國的政局非常不穩,本着雞蛋不能裝在同一個籃子的裏的原則,齊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也分別逃到了魯國和莒國避難。公孫無知奪取齊國的國君位置期間,魯、莒兩國的表現很詭異,既沒有爲了表示友好關係把兩位齊國公子幹掉,同樣也沒有要故意搞亂齊國而將兩人放回來,這隻能理解爲兩國想要坐收漁利,或者說要觀望形勢,到底公孫無知是否能夠坐穩了國君的位置,能的話不妨賣個人情,不能的話,怕是就要藉助擁立國君來操控齊國了。

實際上這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魯國跟莒國的較量,從國力上看,魯國很明顯要更勝一籌。但是魯國忽略了最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往往在混亂的局勢下,信息的時效性纔是關鍵的勝負點,公孫無知死後,齊國國內的兩個實力派大夫:高氏和國氏利用時間差,將國君死亡的消息率先通知給了尚在莒國的公子小白,相對於結仇日久的魯國,很顯然國力較爲弱小的莒國對齊國來說是更加友好和安全的存在。而公子小白得到了這個消息,也帶着自己的親信鮑叔牙、高傒馬不停蹄的趕回國內。

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鮑叔牙爲何選擇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 第2張

然而公子糾也不是兩眼一抹黑的廢物,雖然得到消息的時間晚,但是在準備的速度和謀劃的周密上,公子糾完全不輸給自己的弟弟。不過公子小白畢竟提早出發,相比公子糾佔據了機會的優勢,那麼怎麼辦呢?公子糾手下的謀臣,也就是接下來出場頻率最高的人氣角色管仲,就要發揮他的作用了。

管仲,字夷吾。從現在獲得的史料中可以得知,他的血統上也是周王室的後裔,可能是當年姜氏分封到東夷地帶後,跟隨着姜氏一起到來的王室支流,一方面是輔助建國,另一方面也未必沒有監視的意圖。然而“舊時王謝堂前燕”,到了管仲的父親大夫管莊這一代,因爲管莊的早逝導致家道中衰,管仲在年輕的時候過的日子跟他的出身非常不匹配,做過商人也混過江湖,按照現在的說法,是個社會人。不僅如此,管仲的品行在很多人眼裏也非常差,跟人做生意出錢少拿錢多,打仗在最後排爲了保命啥都不顧,這樣一種老油條的習氣,依照我們一般的認知,就是底層的垃圾,永遠沒有成功的可能。

不過管仲最大的運氣,就是他有一個好朋友鮑叔牙。鮑叔牙也是齊國的大夫鮑敬叔的兒子,而且比管仲好很多的是,鮑叔牙一直都有着很優越的生活環境,也不用跟管仲這樣爲了吃飽飯到處奔波。問題來了,很難想象公子哥的鮑叔牙爲什麼會跟管仲成爲朋友,而且是最知心的那種朋友,也許兩人之間年幼的時候就認識,或者說彼此之間有什麼地方很投緣。但是在筆者看來,最可能就是朋友之間也需要互補,鮑叔牙是一個很正派的人,循規蹈矩,但是可能在內心深處也向往着一種靈活而自由的生活方式,管仲很可能滿足了他的這種追求,而他也在管仲身上看到了自己最想成爲的樣子

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鮑叔牙爲何選擇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 第3張

鮑叔牙對管仲真的是掏心掏肺的好,管仲被人指指點點,鮑叔牙就說管仲多拿錢是我自願的;管仲打仗躲在後面鮑叔牙就說管仲是帶孝子,爲了供養母親。管仲從小就過的不順,被鮑叔牙感動的熱淚盈眶,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生我的是我爹媽,最瞭解我的卻是鮑老哥啊!”感情是真的,話也是真的,但是該分道揚鑣也照樣分道揚鑣,管仲和鮑叔牙,在選擇站隊的時候,分別投靠了公子糾和公子小白。

回到公子糾這裏,面對神速歸國的小白,管仲給公子糾出了個主意:一邊公子糾在魯國軍隊的保護下也馬上動身,而另一邊,則由自己去阻攔公子小白回國的步伐,管仲打算埋伏在莒國到齊國的道路上,伺機暗殺掉公子小白,一了百了。那麼,管仲的機會能成功實施嗎?

管仲是個執行力非常強的人,制定了計劃,就一定要實施,而且要多快好省的解決最後的問題。所以他主動請纓,其他人去他不放心,只有親自確保公子小白體面的離開人世,才能爲自己的老闆徹底而完美的解決問題。

在莒國到齊國的路上,管仲埋伏了很久,一直到公子小白的車隊出現,管仲依然壓抑住自己的興奮,深呼吸一口氣,射出了關鍵的一箭。管仲對自己的箭法非常自信,他認爲這一箭一定萬無一失,而他看到的場景也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一致,車裏的人倒下了,這個時候管仲如釋重負,一切都分出了結果,自己的主公贏了,而好朋友鮑叔牙,沒關係,等到俘虜了他,我一定會跟主公求情,我爲主公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鮑叔牙一定能在我的懇求下活下來,以前都是他幫助我,這次我也可以回報他。

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鮑叔牙爲何選擇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 第4張

將消息傳達到公子糾那裏後,無論是公子糾還是管仲都覺得大功告成,這個時候沒什麼懸念,也不用風馳電掣的趕回齊國了,甚至可以在路上稍微整理整理儀表和排場,公子糾甚至開始計劃應該怎樣擔任國君,如何治理齊國,他相信自己一定會比自己的哥哥甚至於父親都要出色。

然而,計劃越完善,事實就會越打臉,當公子糾從容不迫的回到齊國後,他傻了眼,齊國已經有了新的國君,此人就是被管仲射死的公子小白。原來管仲當日的確射中了公子小白,但是這一箭其實射到了小白衣服的銅製帶鉤上,小白沒有受傷,但他急中生智裝作被管仲射死,麻痹了管仲和公子糾一夥人,同時跟鮑叔牙更加快速的趕回國內繼位爲國君,公子糾因此喪失了最後的機會。

見到這個情況,魯國試探性的進攻齊國,結果大敗。在齊國的逼迫下,魯國將公子糾殺死,而管仲和另一位謀臣召忽被魯國帶了回去,魯國的大夫很瞭解管仲的能力,建議魯莊公直接殺了管仲,因爲這樣的人才必然會讓齊國邁向另一個高峯,但是魯莊公被齊國打的慫成一團,根本不敢跟齊國唱反調,加上鮑叔牙用計詐稱管仲跟小白有大仇,必須要見到活的管仲親自弄死雪恨,於是管仲和召忽就被第一時間送回了齊國。

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鮑叔牙爲何選擇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 第5張

這個時候的小白,已經繼位成爲齊桓公。桓公坐穩了國君的位置,解決了內部問題,自然要考慮對外擴張,這個時候雖然經過了內亂,但是齊國的國力沒有多大損失,而且因爲處理的及時,外部的勢力也沒有插手的餘地。桓公就詢問鮑叔牙,到底怎樣才能稱霸。鮑叔牙回答道:如果主公您就是想把國家治理好,穩穩當當的,那有我和高傒也就夠了,但是要是想成爲天下的霸主號令諸侯,那就必須用管仲。桓公聽了鮑叔牙的話,當即決定跟管仲聊一聊,三天三夜,桓公終於明白了管仲纔是真正的王者玩家。領導很高興,後果很圓滿。桓公當即拍板,讓管仲做了自己的相國,並且尊稱爲“仲父”,啥意思呢?就是“管叔叔”的意思,管仲終於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在其位謀其政,管仲從一個投降的二臣直接成爲了國家的內閣首腦,自然要想辦法做事來證明自己,更重要的是實現自己的理想。那麼他會從哪裏開始呢?首先第一條,行政改革。齊國在春秋時代雖然強大,但是依然保留了很多西周時代的奴隸制體系殘餘,最明顯的一條就是國家的行政區域組織規劃的不夠完善,沒有一套成體系的上下連通制度,管仲根據這種情況,實行了“叄其國而伍其鄙”的制度,即把國都地帶劃分爲21個鄉的行政單位,並且嚴格按照“士農工商”的社會職能劃分其居住地,士和農居住的鄉16個,工和商居住的鄉有5個,而國都以外的郊區和農村則設立爲五個屬,分別由五個大夫和五個正官分別管理,每個屬下分爲四個等級的行政區劃:縣、鄉、卒、邑。這套制度執行下來,齊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了成體系化和規律化的人口經濟管理秩序,而更爲重要的是,在這套制度下,齊國的軍事動員力,因爲其國內不同地區的人口信息準確性的提升,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