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朗的一生是神木樣的?都經歷了哪些事情

王朗的一生是神木樣的?都經歷了哪些事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朗是三國時期曹魏重臣,官至司徒(三公之一)。“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下面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

在許多人印象當中,諸葛丞相上朝身穿道袍不穿朝服,上陣該躍馬披甲,他卻輕搖羽扇,穩坐馬力極小的傘蓋手推四輪車,面對千軍萬馬,也只是撥一撥琴絃,便在談笑間摧滅一切強敵。

對於真人史實而言,這實在太過荒誕離奇!今天小編且不說萬世崇仰的諸葛丞相,生平究竟如何,卻要講一個和諸葛丞相本無牽扯,反被《演義》強行“加戲”,並篡改人物結局的三國牛人。

這位牛人其實就是大家從《三國演義》中都熟悉的王朗王司徒,一提“王朗”先生的名號,恐怕大夥也都會想到“諸葛亮到底有沒有罵死王司徒”這一千古懸疑!真實的王朗確實沒有被諸葛亮罵死,且王朗在他的一生當中,也確實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角色!

王朗的一生是神木樣的?都經歷了哪些事情

甚至不輸於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他不僅早年得到曹操的無比器重,更是在後來的曹魏集團當中,時常絮絮叨叨“教育”曹丕、曹叡兩位帝王,猶如老太爺教育小兒孫一般,曹丕父子幾乎在他面前都沒有任何脾氣,就連曹叡生兒育女的閨房私事,都被他老人家不厭其煩地囉嗦了一大通,真叫人哭笑不得。

至於王朗他的一生究竟還有多牛?今天小編就來好好給大家扯一扯,王朗字景興,東漢末年東海郡郯縣人。由於他通曉儒家經典,做過朝廷尚書檯的郎中,也就是比侍郎還低一級的副官,後來被外放到徐州下邳郡的菑丘縣做縣令。

他的老師當朝太尉大人楊賜病死,王朗立馬辭去官職前去守喪,因此獲得天下人極高的讚譽,被舉薦爲孝廉,不久之後丞相府派人來聘請他入朝爲官,可他卻硬着脖子,擺出一副爲師“守孝”,清高氣傲的架勢,堅決不應任何徵召。

這裏要稍提一下東漢“士子功名”與爲官入仕的聯繫,漢代的“孝廉”相當於隋唐之後開科取士的“舉人”,而“茂才”本名爲“秀才”,爲避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的名諱才改成了“茂才”。東漢時的孝廉、茂才和後世的舉人、秀才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科舉考試被錄取的士子是直接要進入朝廷做官的,而漢代的功名卻只是選官的一類“參考數據”,甚至比做官本身還更具“含金量”。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在隋唐以後,能在朝廷做到侍郎或尚書一類的高官,基本上都是具有進士功名的,或許沒有功名被破例提拔後,也不在乎所謂的“科班出身”了,而在東漢時期,哪怕做到御史大夫一類的高官,如果沒有功名,可能都會想着博取一個“茂才”,來提高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聲望。

所以王朗自從有了“孝廉”的功名,基本是不愁朝廷不向他屢下聘書,而他每拒絕一次,在“清流”當中就更顯得自己像伯夷、叔齊一樣頗具高士風範,來求做門生的官員和士子也更是絡繹不絕。

後來徐州刺史大人陶謙老先生考察轄下士子,立馬給王朗加授了一個“茂才”的功名,在隋唐之後舉人、秀才是進階的功名,而漢代的孝廉、茂才則是平行的,可以兼而有之,王朗得到道德高尚、才幹出衆的雙重美名,一時名噪天下。

當時漢獻帝劉協被太師董卓挾持,從洛陽跑到了長安,而潼關以東的諸路州刺史和漢室宗親諸侯紛紛起兵結盟“反董”,王朗爲求安身,不得已做了陶謙府上的治中,也就是刺史佐官,比別駕還要低一級,相當於刺史的第二助理。

他與別駕趙昱勸說陶謙道:“孔子著《春秋》的大義,就是要天下諸侯尊崇天子,在危難之際勤王安民,以致太平,如今天子跑到西京長安去了,我們應該趕緊搶在其他諸侯前面,遣使向天子問好,以此來得到天子王命的認可,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徐州的實力啊!”

陶謙認爲很有道理,立馬派趙昱奉表前往長安,漢獻帝非常高興,很快就對徐州進行了嘉獎,陶謙獲得了安東大將軍一職,趙昱被封爲廣陵太守,連王朗也被晉升爲會稽太守。

而當時“小霸王”孫策恰好拿傳國玉璽向“淮南王”袁術借兵三千,渡過長江在江東吳郡發展勢力,王朗的太守府功曹虞翻,認爲憑藉會稽現有的官兵根本抵擋不了孫策的進攻,不如退出會稽郡,到他處暫避其兵鋒。這個虞翻本是個油嘴狂士,後來也投降做了孫策的下屬。

王朗的一生是神木樣的?都經歷了哪些事情 第2張

王朗認爲自己是大漢朝廷欽封的官吏,怎麼可以棄城逃跑呢?於是舉兵與孫策大戰,結果慘敗,只好乘船浮海跑到了東冶城,也就是閩越國的王都,如今的福建福州。孫策卻不肯放過王朗,帶兵一路南追,再次擊敗王朗所部兵馬。

王朗走投無路,只好親自到孫策大營請降。孫策見他氣質儒雅,只是當面批評他迂腐頑固,卻沒有加害於他。王朗在逃跑路上,雖然朝不保夕,卻一直安撫親隨舊部,即使離開他的人很多,卻沒有多少人會出賣他,他的仁義之舉確實在當時非常卓著得人心。

到了曹操一統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居然以天子的名義向江東征召王朗入京爲官,王朗這才從曲阿乘船順江而下,到了海邊又揚帆入海北上,輾轉好幾年纔到達許都,曹操親自任命他爲諫議大夫,併兼任司空府參軍,當時的曹操還不是丞相,只是剛當上三公之一的司空。能被曹操直接請入府中參議軍機,可見王朗在他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後來曹操強行使漢獻帝晉升他爲大漢丞相,加九錫,封魏國,並裂土授魏國之封地,曹操又讓王朗做中軍酒祭兼魏郡太守,也就是曹操自己嫡系部隊的各項典禮官和大本營的地方最高長官,不久又晉升爲少府、奉常、大理寺卿。也就是掌管整個朝廷的禮儀、外交和典獄判決,而王朗行事非常寬容仁恕,對有罪之人務必從輕懲教,而同爲典獄長官的鐘繇卻明察重罰,事事以嚴格執行法令爲準,這和王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等到曹操去世之後,魏王世子曹丕即王位,王朗又被晉升爲僅次於丞相的御史大夫,並封爲安陵亭侯。他便立馬上書勸曹丕安撫民衆,減少刑罰,說道:“自黃巾張角造反三十餘年來,四海動盪,天下萬國都凋零不堪,幸好有咱們大魏太祖武王曹操橫掃四方賊寇,鋤強扶弱,才使得華夏重新恢復了綱紀倫常,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像嗷嗷待哺的小鳥一樣,歸集在大魏的土地之上,我們纔看到魏國的四境到處都是雞鳴狗吠,炊煙裊裊,老百姓喜遇昇平治世,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如今遠方還有西蜀劉玄德和東吳孫仲謀兩家賊寇尚未臣服,兵戎相見之事也停不下來,如果大王想要足不出戶,就能讓他們遠遠前來歸降,則必須選用良臣宣揚大王的德義,使得國中的道路交通修葺完好,使得四境的百姓殷實安樂,對生活充滿熱情,也必須要使大家比前朝往昔更加富饒,這樣大王的敕令法旨就像《易經》一樣被大家所尊奉,大王的律令條例也就像《尚書》一樣被大家所敬服,這就是一人有吉慶之象,萬民都賴以生存的道理,所以大王要慎重對待刑獄之事。

以前漢高祖時的曹參相國把刑獄和市場貿易,作爲治國最重要之事。漢宣帝的時候著名廷尉大人路溫舒,也把選拔治獄之吏視作當務之急,只要大王做到讓治獄者明察秋毫,獄中無冤死之囚,國中的壯丁都能盡力耕種,天下沒有忍飢挨餓的民衆,窮困的老人都能得到倉稟的接濟,路上沒有枉死的餓殍。

老百姓都能按時嫁娶,到時候天下男女都沒有怨婦曠夫之恨,懷胎養育生生不息,新生兒長大後爲國服役,一心盡忠效力,也沒有離家之思,沒有長大的孩子也不會被安排參軍,年老之人不會有伏地頓首、無依無靠的憂患,天下的醫藥足以爲天下人療疾治傷,朝廷寬鬆的徭役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大王的威嚴和刑罰抑制了豪強的霸道,恩德和仁義接濟了孱弱的庶民,府庫的錢糧贍養了睏乏的窮人。只要照這樣下去十年,年輕待嫁的女子當佈滿街巷,二十年之後,能爲大王克敵制勝的兵卒當漫山遍野!”

曹丕聽了之後,熱血澎湃,但他急於吞吳滅蜀,並沒有聽從王朗的“理想”建言。等到他代漢稱帝的時候,王朗被晉升爲三公之一的司空大人,並加封爲樂平鄉侯。魏文帝曹丕坐上龍椅之後,就開始經常遊獵玩耍,甚至到了天黑夜幕纔回到宮中。

王朗立馬向曹丕上書道:“自古帝王的起居,在外護衛要周全,在內宮禁要嚴格,外出的時候兵馬在前稱警,威懾道路上的人羣,天子的鑾輿則以盛大的儀仗緊隨其後,御林軍清道引路,各種副車前簇後擁,遮攔道路四周左右,使天子猶如在靜室中一樣受不到一絲干擾,這才能體現出至尊的威儀,凡事慎重,這纔是最重要的!

近日臣聽說陛下的車駕居然出城捕殺老虎,早上吃過早飯就出去了,到了黃昏天黑才返回宮中,也沒有按照天子出行的常法佈置儀仗和警戒,這不是作爲萬乘之尊的行止啊!”

王朗的一生是神木樣的?都經歷了哪些事情 第3張

曹丕看了之後,答覆道:“你的表文朕已經看過了,寫得很好,就像春秋時晉國宰相魏絳拿出虞人爲戒田獵,而作的《虞諫》來諷刺愛玩的晉悼公。也像司馬相如把猛獸拖到漢武帝跟前來進行勸誡一樣,都不足以爲喻。今天吳蜀二寇未滅,我大魏將帥都將遠征,朕因此帶着將士們跑到原野上苦練戰習武備,至於入夜才得以歸來,朕已經傳詔有司打過招呼了,不算是違規犯禁吧!”王朗見此,也不好再說什麼。

在漢獻帝建安末年的時候,孫權因爲害怕劉備坐大,就已經遣使到許都向魏國稱臣,後來吳蜀因“關羽事件”爆發了激戰,當時曹丕剛坐上大魏皇帝寶座,於是召集羣臣商議道:“朕應該興師幫助東吳一起攻擊蜀國嗎?”

王朗答道:“聖明天子的王師大軍,應該像西嶽華山、東嶽泰山一樣,最好是穩坐中原,不動若山,以此來保持不可冒犯的天威,如果等到東吳快抗不住的時候,孫權都親自出馬與蜀賊交鋒,那時這場戰爭必定曠日持久,不能速決,我們大魏便可以興軍來爲孫權助勢撐腰,到時候陛下只須選一員穩妥持重的老將,從蜀賊要害之地突破,選擇好的時機,一舉剿滅吳蜀二國,那就天下再無餘事了!

如今孫權的親兵還沒有出動,我們要是立馬出兵助吳攻蜀,等於是替吳禦敵,而消耗自己的軍力啊!且當下南方雨水方盛,也不是我們大魏步騎精兵施展拳腳的時機!因此實在是不宜勞師動衆啊!”曹丕聽了之後,認爲很對,就沒有輕易答應孫權出兵南征。

黃初年間,曹丕又下詔讓公卿們舉薦出特立獨行的君子,以備相位。王朗立馬推薦了光祿大夫楊彪,並且對朝廷稱自己多病,願意將三公司空之位讓與楊彪。曹丕則爲楊彪專門配置了私屬官吏和守卒,待遇地位僅次於三公,而王朗依舊位列三公不變。曹丕又下詔對王朗說道:“朕求賢於愛卿,愛卿卻突然稱病要謙讓引退,這樣不僅使朕得不到賢才,還要讓朕失去一位大賢,那朝廷的玉鉉高位不都得空缺出來嗎?愛卿身居宰輔之位,卻說出如此不善之言,豈不有違君子之行乎?請愛卿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王朗於是起身入朝,向魏文帝曹丕感恩謝罪。

後來東吳孫權又提出派遣親子來魏國入侍爲質,以借兵攻蜀,可後來又毀約失信,曹丕爲之震怒,從洛陽跑到許昌,開始大興屯田之計,準備各類軍用物資,打算大舉南下攻打吳國。

王朗又上書道:“漢朝的時候,南越王趙佗善於守國,所以他就讓孫子趙嬰齊親自跑到長安入侍爲質,後來做了嗣君,被大漢送還南越繼承王位。西域康居王驕狂狡詐,心裏想的和嘴上說的完全不一致,漢朝西域都護命他遣子入侍天子,以懲罰他的無禮,康居王立馬嚇得叩頭認錯!漢景帝時吳王劉濞作亂,起初也是因爲他的兒子在長安被景帝打死,東漢隗囂反叛光武帝,也是對爲質之子毫不顧忌。

以前臣聽說孫權要遣太子孫登北上,如今卻沒有送來,我大魏當下六軍戒嚴,臣卻害怕天下人會說,那是南蠻之人沒有完全領會聖旨之意,而天子卻要對孫登不肯前來這麼點小事發怒興師。如果大魏王師南下之際,孫登卻跑來了,豈不要成爲天下之笑話了!

如果孫權真是既狂傲又兇狠,就是鐵了心沒有送子前來之意,那在天下人面前失禮失信者也是他孫權了,我們也好藉此懷柔他們的百姓。臣愚以爲當下最好是派幾員偏將,以小股偏師屯駐江上,嚴防以備,達到展示我們大魏軍力的目的即可,而陛下還是要以加強國中農耕屯糧爲重,等到我們的兵力像泰山之重,我們的糧草像深淵之水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到那時天下大勢也就自然有了定數,誰也不可能改變我大魏一統的走向了!”

曹丕看了之後,面有不悅,還是讓大軍繼續南下,可孫權卻堅決不肯送兒子北上,曹丕揮兵在長江沿岸炫耀了一番武力,見東吳早有準備,最後還是班師回朝了。

王朗的一生是神木樣的?都經歷了哪些事情 第4張

曹丕駕崩之後,魏明帝曹叡即位,王朗又被改封爲蘭陵侯,增加了食邑五百戶,加上之前的賞賜,總計是一千二百戶。曹叡對他也是非常器重,一做皇帝就派他到鄴都代天子祭拜文昭皇后陵,這個文昭皇后就是曹丕的夫人甄氏,原本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被俘之後成爲了曹丕的夫人,生下了曹叡。甄氏相傳名叫甄宓,也就是曹丕弟弟曹植寫的千古名篇《洛神賦》中的仙女洛神。甄氏是因失寵怨言被曹丕賜死的,後來曹叡即位,非常想念母親,追諡甄氏爲文昭皇后。

王朗替皇帝祭母,可不是一件尋常小事,他在路上見到很多地方在興修宮殿,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於是又上書道:“臣奉旨拜祭文昭皇后,在往返道路上,見百姓苦於徭役,希望陛下能夠減免臣民的負擔,也願陛下能收心少享樂,早上起來聽聽百官的彙報,和朝臣們商議制伏吳蜀二寇的計策到日中,這樣纔像是一個聖明天子所應該做的!

昔日大禹王爲了拯救天下蒼生於大患之中,自己住在那麼卑微簡陋的宮室裏,節衣縮食,使九州大地完全對他臣服,讓四夷萬國都向他朝拜。越王勾踐爲了擴張疆土,將吳王夫差斬首於姑蘇,也是因爲他能約束自己的身體,全心全意撲在治國之上,這得以囊括五湖之地,席捲三江之險,在中原諸國面前耍盡威風,在華夏大地上奠定霸業!

漢朝的文景二位明君爲了恢弘高祖的大業,也同樣割棄了百金之臺,穿着粗厚的弋綈之服,對天下各地的貢獻一概不受,對海內州郡的徭役能免則免,大力勸勉百姓植桑務農,以達到昇平治世,天下幾乎沒有了刑獄。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朝大軍才得以奮威於萬里之遙,開拓了遼闊的邊境,憑藉文景兩代的厚德和積蓄,才成就瞭如此大功!

所謂的名將霍去病,只不過中等才幹之人,卻能掃滅匈奴,而一直不置豪宅府第,何況陛下這樣的高天厚地之才呢!如今現有的宮室足以爲陛下提供休閒玩賞了,國中其餘經費請陛下全部用於戰備和務農吧!如今還須豐收之年,才能勉強滿足國家的正常用度,要想國無怨聲,人口滋長,國富兵強,就請陛下謹修德政,如果德政不修,還想天下安樂,賊寇臣服,那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魏明帝讀了他的奏章,雖然沒有改變奢華無度的生活,卻立馬將他晉升爲了司徒。

當時魏明帝的嬪妃所生皇子屢屢夭折,後宮能懷孕的嬪妃也很少,王朗則上書道:“昔日周文王十五歲的時候就有了次子武王姬發,後來一共有一百子,這是姬妾多而受寵廣泛均勻的緣故,武王則到了晚年才得子成王,成王所以沒有什麼兄弟,周文、武二王都是古時的聖德之君,他們的子孫之福卻大不一樣。

生育有早晚,產子有衆寡,陛下的聖德遠比二王還要高深,年紀也長於周文王生武王之時,然而卻還沒有開枝散葉,使藩王之位廣播於掖庭衆室之中,那就不要想着周文王之福了,和武王相比吧!

周禮規定天子有六宮嬪妃一百二十人,這是帝王后宮的上限,可到了秦漢之際,有些帝王的嬪妃何止千百之數!雖然宮婦衆多,實際能生下王子皇嗣來的卻極少,像周文王那樣有一百個兒子,那是要有多大的誠心來打動上天!並不在乎後宮嬪妃的多寡之數啊!

王朗的一生是神木樣的?都經歷了哪些事情 第5張

老臣一片忠心,願陛下能像周文王那樣長壽,不要過於安泰,使膚柔體弱,不要整天裹在厚重的被袍之中,那樣是難以防護保養的,還是要像太祖武皇帝曹操那樣勤於強身健體,才使身體保持金石之性,則壽比於南山不遠矣!”

魏明帝看了之後,回覆他道:“愛卿言辭誠懇,忠心可見!愛重者言深,足見愛卿爲朕勞思竭慮,我很欣然接受你的意見!朕的子嗣還沒有出生,竟讓愛卿如此憂慮,我一定會好好採納你的提議,希望還能聽到你良言規勸!”

王朗對《易經》、《春秋》、《孝經》、《周禮》都作過註解,他對魏國皇帝的奏議論記都流傳於世。魏明帝太和二年,年邁的王朗病逝,被賜諡號爲“成侯”。

而元末明初說書人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中,王朗被設定爲享年七十六歲,並且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時候,陣前一通舌戰,被諸葛丞相的“金口雄辯”給活活罵死!

說他一生未有寸功,只會搖脣鼓舌,助曹爲虐!結果跌下馬來,當即嗚呼哀哉!實際上這完全是一段無情的抹黑,王朗老先生活了多少歲,正史並沒有切確記載,他和諸葛亮也從未有正面的交集。

如果按演義中所寫,王司徒活了七十有六,那麼他就應該生於漢桓帝元嘉二年,也就是說王朗不僅是曹魏的三朝元老,更是東漢的三代老臣了,共計經歷了漢魏六世帝王,被廢的漢獻帝哥哥弘農王劉辯還沒有被算其中。

至於“搖脣鼓舌”之說,恐怕魏文帝、魏明帝父子若泉下有知,或許還真會感嘆那麼一句道:“這個王司徒確實是一個很囉嗦的老先生!”假設歷史上真有那麼一段陣前對罵,諸葛丞相恐怕還真未必是王司徒老先生的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