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廢黜後過得怎麼樣?他擁立了兩位皇帝

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廢黜後過得怎麼樣?他擁立了兩位皇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新覺羅·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滿洲正紅旗人,和碩禮烈親王。清朝宗室大臣、四大貝勒之首,清太祖努爾哈赤嫡次子,母爲元妃佟佳·哈哈納扎青。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物生平

進攻明朝

1621年(天命六年)農曆二月,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這四大貝勒分月值理政事。

1621年(天命六年)農曆三月,代善率領正紅旗、鑲紅旗二旗兵丁,跟隨努爾哈赤,攻克瀋陽、遼陽。同年農曆七月,遼東鎮江(明代遼東地名)兵民起義,代善奉努爾哈赤之命,和莽古爾泰和督堂阿敦,領兵二千,遷移金州沿海居民於復州。同年農曆十一月,代善在銀庫取銀六萬六千兩,分賜八旗官兵。

1622年(天命七年)農曆二月,代善與皇太極率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三旗,去義州駐防,斬殺義州拒絕降順的漢兵三千人,又將右屯衛漢民四千五百五十七丁、八千八百六十四人及馬、牛、驢三千餘匹(頭),驅往金州。同年農曆四月,爲示友好親密,金國汗、貝勒與來歸的蒙古諸貝勒“結成親家”,代善的親家是莽果爾額駙父子、綽爾濟、密賽、伊林秦、額布根、伊思阿布和代青之子拜音岱,其蒙古親家之多,超過阿敏等其他貝勒。他又帶領杜度貝勒、濟爾哈朗貝勒和揚古利總兵官,率兵一萬餘,前往廣寧換防。

1623年(天命八年)農曆二月,代善偕二貝勒阿敏,領兵前往錦州、義州一帶,捉拿來此運糧的蒙古兵。同年農曆六月,代善奉汗命,和齋桑古等四位貝勒,帶兵二萬,前往復州鎮壓漢民起義,獲勝後返回。同月,復州復御王炳、永寧監備禦李殿魁,分別向代善告密督堂烏爾古岱收受賄物,代善轉告汗父努爾哈赤。諸貝勒審理後,擬將烏爾古岱處死,並指責皇太極、德格類、濟爾哈朗、嶽託四貝勒有過,請努爾哈赤懲治。努爾哈赤痛斥皇太極驕傲愚昧,諭令罰取四位貝勒牛錄。農曆八月二十日,努爾哈赤下諭,指出諸貝勒都有過錯,次日,諸貝勒上書自責。代善上書說:“當初父汗指出我的過錯,我不聽從,犯了罪,父汗與衆弟仍以禮恩養。我若不深切念此愛護,對我的過失,如僅僅僞言追悔,是我的過錯,而在心中仍認爲我正確,皇天豈能寬恕我?不要忘記我的過失。我每每想起自己的過錯,後悔不已。今後我一定要摒棄惡行,勉勵自己行善。如若再有過失,我身將遭殃禍。”

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廢黜後過得怎麼樣?他擁立了兩位皇帝

擁立皇太極

1626年(天命十一年)農曆八月末,努爾哈赤病逝。由於實行汗位繼承由八和碩貝勒共同推舉制,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都手握重兵,懷有奪取汗位的打算。

此時,勢力較大有條件參加汗位爭奪的有三個人:一是代善。因爲代善是努爾哈赤第一個大福晉佟佳氏之子,長年統兵作戰,軍功累累,雖曾被汗父嚴責革除太子之位,但仍位列四大貝勒之首,轄有正紅、鑲紅二旗,實力強大,而且輔佐父親治國理政,另外代善還有五個能征慣戰的兒子和親侄子。代善之子嶽託、碩託、薩哈廉、瓦克達,皆是英勇善戰的猛將,很早就披掛甲冑,帶領士卒,衝鋒陷陣,屢敗敵兵。嶽託、薩哈廉更是能文能武,聰明過人,善於從大局出發來處理軍政大事,都是不得多得的人才。褚英被斬以後,他的兒子杜度一直跟隨叔叔代善,唯其馬首是瞻。杜度本人更是轉戰四方,屢建軍功,掌管鑲白旗。代善、嶽託、碩託、薩哈廉、杜度還是代表後金國對外交涉的“十固山執政貝勒”成員。掐指算來,代善的實力最爲強大,最有可能爭取到汗位,因爲代善系統的人丁最多,執政貝勒最多,其他貝勒難以與他抗衡。

四貝勒皇太極也具有很強大的競爭實力。四貝勒皇太極智勇雙全,機警聰睿,而且善用權術,最重要的是他功勳卓著,是一位能爭慣戰的皇子,皇太極還是正白旗的旗主貝勒,天命五年以後深受汗父寵愛,嶽託、濟爾哈朗、齋桑古(阿敏之弟)、德格類等貝勒,以及赫舍裏·額爾德尼巴克什、都堂烏爾古岱等八旗高級官將,都與他關係密切,也曾誓言願意爲皇太極效勞。

第三位有可能性的競爭者是努爾哈赤的另外一位王妃阿巴亥所生的十二皇子阿濟格。因爲其母阿巴亥深受夫君寵愛,並且從天命五年三月起,就是後金國大福晉。因此早在天命六年正月,努爾哈赤與諸貝勒盟誓,表示今後子孫之中勿開殺戒之時,年方十六歲的阿濟格就成爲了後金八大貝勒中的一員,不久又榮任正白旗旗主。而且阿濟格也確實非常驍勇善戰,很小的時候就披甲隨父出征,而且多次都以少勝多屢敗敵軍。另外阿濟格同母的弟弟多爾袞擁有十五牛錄,最小的弟弟多鐸還是鑲白旗旗主。所以阿濟格兄弟三人擁有二旗,母親阿巴亥又是後金國母,所以這個集團也頗有威力。但他們這個集團最大的弱點就是三人年齡不大,阿濟格二十一歲,僅是一青年貝勒,多爾袞十三歲,多鐸十二歲。

另外,同處後金國四大貝勒之一的二貝勒阿敏,也是虎視眈眈。但因他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照理說是不能繼承汗位的,但他身爲鑲藍旗旗主,又在建立後金國過程中南征北戰,屢建功勳,因此說後金國的建立,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加之他的弟弟齋桑古和濟爾哈朗,也是統兵轄民的“執政貝勒”,勢力也不小,而且此人素有割據地區自爲國主的想法,是不大願意屈居諸弟之下的。三貝勒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第二個大福晉富察氏之子,雖因生母被汗父休離而在政治上受到嚴重影響,但他是正藍旗旗主,同母之弟德格類也是有權有勢的“執政貝勒”,他生性魯莽,愛生事端,也有爭當國君的願望。

關鍵時刻,嶽託協同三弟薩哈璘勸代善擁立皇太極。代善放棄自己登位,轉而接受嶽託等人的安排。因爲代善心中很明白,他的勢力最強,他的威望最高,他的年齡最大,他是努爾哈赤第一個大福晉所生的唯一皇子(兄長褚英已死),他是最有可能繼承父位登基爲汗的,其他貝勒不會也不敢起來反對。但是,他對幾個弟弟的性格、抱負、才幹、勢力和當時的國情,也同樣是十分清楚,深悉這個新汗肩負的擔子之重。他知道,阿敏素有野心,莽古爾泰桀驁不馴,皇太極胸懷大志,阿濟格剛強好鬥,多爾袞雖小,也不願甘爲人下,何況還有汗父宣佈確定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自己沒有力量把他們制服,使他們如同汗父在世那樣聽從國主的管轄。而且,半年前兵敗於寧遠城下,士氣不振,汗父晚年的弊政又激起遼民強烈反抗。周圍四面皆敵,明遼東巡撫袁崇煥利用寧遠大捷,廣修城池,訓練士卒,欲圖乘機收復失地。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也躍躍欲試,準備聯明反金。朝鮮更是久欲助明反擊,支持明平遼總兵官毛文龍。這種內外交困的艱難重任,代善是擔當不起的。這一點,代善內心十分清楚,他的左右手嶽託、薩哈廉也非常明白。

代善在翌日向大貝勒阿敏、莽古爾泰及貝勒阿巴泰、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杜度、碩託、豪格等提議立四貝勒皇太極爲汗,以八和碩貝勒共同推舉的形式擁立了新汗。

1626年(天命十一年)農曆九月一日,皇太極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佈次年爲天聰元年。皇太極即位後,代善也能顧全大局,極力維護八弟皇太極的統治和權威。

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廢黜後過得怎麼樣?他擁立了兩位皇帝 第2張

參與軍政

皇太極繼位爲汗之後,與十四位貝勒議定君臣之間的禮儀,並且盟誓昭告天地。誓詞賦予代善與阿敏、莽古爾泰三位大貝勒教訓子弟的特權,他們對阿巴泰、阿濟格等十一位“子弟貝勒”,有管教之權、轄束之權,如果這些貝勒藐視代善三人,則將短命而亡。

1626年(天命十一年)農曆十月初,代善和阿敏等八位貝勒,率精兵一萬,往攻蒙古喀爾喀扎魯特部,生擒巴克貝勒父子及喇什希布、戴青、桑噶爾寨等十四貝勒,斬鄂爾塞圖貝勒,俘獲其子女人民牲畜之後返回。

1627年(天聰元年)正月初一,後金國舉行新年朝賀儀式,皇太極居中,代善與阿敏、莽古爾泰分坐其左右,四人並肩端坐殿上,接受羣臣叩拜。

1629年(天聰三年)農曆十一月,皇太極親率大軍徵明,嶽託與濟爾哈朗率右翼軍夜攻大安口,毀水門而入,擊敗馬蘭營援兵於城下。代善和莽古爾泰夜入御帳,不許諸貝勒大臣入內,與皇太極密議說,我軍深入敵境,勞師動衆人困麻煩,即使攻入明朝邊境,也是敵衆我寡,建議皇太極立即班師回朝。皇太極雖不滿,但面對兩大貝勒的共議,又不得不做出讓步。當天深夜,嶽託、濟爾哈朗諸貝勒一起給代善、莽古爾泰施加壓力,最終使代善與莽古爾泰收回成議,之後五戰皆勝。後金軍進逼明都北京,代善率領兒子嶽託擊敗明朝援兵。

南征北戰

1631年(天聰五年)農曆八月,代善與子嶽託率正紅、鑲紅二旗兵丁,參加了皇太極發動的進攻大淩河之戰,父子分領本旗兵攻城之西面。金軍圍城歷時三月,擊敗總兵吳襄等來援明兵四萬,生擒監軍張春,迫使糧盡援斷的大淩河總兵祖大壽開城投降。當時被擒各明朝官員都跪拜在地上,唯獨獨張春不跪。皇太極大怒,拉弓想要射死張春,代善勸諫說:“這個戰俘想以死成名,何必殺死他成全他?”於是,皇太極對張春置之不理。

1632年(天聰六年)年初,代善主動要求放棄自己與皇太極平起平坐的特權。在他的堅持下,皇太極最終同意將代善和莽古爾泰的座位低於自己,分別坐在他的左右。

1632年(天聰六年)農曆四月,代善跟隨皇太極討伐察哈爾,越過興安嶺之後,聽說林丹汗逃往遠處,於是後金軍轉移目標攻取歸化城,大同、宣府,與沙河堡、得勝堡、張家口諸守將議和之後返回後金國。

1634年(天聰八年)農曆五月,代善又跟隨皇太極進攻明朝,兵出榆林口,至宣府邊境外,分兵從喀喇鄂博攻佔得勝堡,從朔州進取馬邑,在山西大同會師之後返回。

遭受斥責

1635年(天聰九年)農曆九月,因爲代善私自設宴款待,並饋贈財帛給怨恨皇太極的姐姐哈達公主,皇太極登門責問代善是何居心。之後,皇太極召集諸貝勒大臣會議,羅列代善一系列罪名,並予以當面斥責:“古往今來,無論強大的君主,幼小的君主,擁戴爲君的,都是君主。既爲君主,就要一統制令,怎能不分輕重?而今,正紅旗(代善所統)貝勒等輕視君主之處太多。大貝勒以前隨我征伐明國,違背衆貝勒意願欲中途回軍。出征察哈爾時,又固執欲回。此外,賞罰不公,偏袒本旗。我喜歡的人,他討厭,我厭惡的人,他喜歡,這不是離間相互關係嗎?”

皇太極在歷數代善罪狀後,宣佈閉宮不出,要衆貝勒另選他人爲君。於是衆貝勒集議,給代善定罪,並跪請皇太極親政。衆貝勒一致譴責代善蔑視汗王的行爲,擬革去大貝勒,並削和碩貝勒職,奪去十牛錄人口。皇太極給予從寬處理,免革貝勒職,免奪十牛錄人口。代善被責以後,剋制退讓,自居臣僚。

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廢黜後過得怎麼樣?他擁立了兩位皇帝 第3張

壓抑晚年

1635年(天聰九年)農曆十二月,代善和諸貝勒再三勸進,擁戴皇太極爲帝。當皇太極要諸貝勒立誓以表忠心時,因爲代善年邁,命令他可以免去立誓,代善卻堅請參與盟誓。經皇太極同意後,代善對天立誓說:“代善誓告天地,自今以後,若不克守忠貞,殫心竭力,而言與行違,又或如莽古爾泰、德格類謀逆作亂者,天地譴之,讓代善不得善終。“

1636年(崇德元年)農曆四月,皇太極即皇帝位,建國號爲大清,改元崇德。 冊封大貝勒代善爲和碩禮親王,其子嶽託爲和碩成親王,世襲罔替。農曆五月,代善第三個兒子薩哈廉病逝,皇太極特意和代善、嶽託去渾河觀看漁獵,以解代善之憂。八月初十日,皇太極就諭令鄭親王濟爾哈朗等集議嶽託之過,議定的五條罪狀中第一條便涉及代善。儘管這些罪過缺乏根據,難以成立,可是諸王竟將此定爲大罪,擬處死嶽託或“監禁籍家”。後來皇太極下諭,嶽託免死釋放,革王爵爲多羅貝勒,罰銀一千兩。同年冬,代善跟隨皇太極討伐朝鮮。

1637年(崇德二年)六月二十七日,皇太極命追論徵朝鮮時諸王大臣違犯軍紀之過。法司給代善定了六條罪:一、違令多收十二名侍衛;二、誣稱系吏部車爾格令其多收;三、明知多收侍衛而說不知;四、以戴翎侍衛充當使令下役;五、違制在朝鮮王京養馬;六、妄遣家丁私往造船處。法司擬議革代善親王爵,罰銀一千兩,馬匹人丁入官。皇太極召集王公貝勒大臣,當衆宣佈這些罪狀,羞辱以後,“悉宥之”,但卻斬殺庇護其主的戶部參政恩克。

1638年(崇德三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七日,代善自行檢舉說:“我延誤了排班,可以送去法司審擬。”法司審理覈實定罪,被皇太極赦免。

1639年(崇德四年)農曆五月,傳來代善的兩個兒子嶽託和瑪佔率軍徵明均歿于軍中(死於1638年,崇德三年)。噩耗傳來,代善下馬倒地痛哭,良久,皇太極命左右扶代善上馬,且哭且行的過程中,代善再次哭倒於馬下。喪禮過後,因代善家居痛悼,農曆十一月十四日,皇太極率諸福晉,和代善以及諸貝勒、文武官員等,去葉赫狩獵,農曆十一月十六日,至拜虎地方折回。時值冬至祭天日,打獵來到一個叫盈格的地方,代善騎在馬上射獐子,馬匹跌倒導致代善腳部受傷,皇太極策馬至前,下馬親爲代善包紮,以金巵賜酒,飲畢嘆道:”朕以爲兄長年高不可馳馬,兄長奈何不自愛?“於是停止射獵,返回盛京途中,命代善乘輿緩行,日行十五或二十里。

擁立順治

1643年(崇德八年)農曆八月九日晚,皇太極突然駕崩。最有可能的繼承人有三位,一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他有其父擁有的強大的正黃、鑲黃二旗作後盾,他自己南征北戰二十年,軍功卓著,先後榮任和碩貝勒、和碩肅親王,並統攝六部至中最重要的戶部,且豪格在八旗王公大臣中還享有比較高的威望。另一是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他擁有自己的正白旗和弟弟多鐸的鑲白旗,人馬衆多,因長期受到皇太極的寵待,還得到了不少老臣的支持,所以勢力相當強大。再一位和多年前一樣還是代善,雖然代善雖已退居幕後數年,但他擁有正紅、鑲紅二旗,曾經統兵出征吒叱風雲三十年,爲後金——清國的建立與強大,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在八旗王公中,他資歷最老,地位最高,又有碩託、瓦克達、阿達禮、愛新覺羅·羅洛渾、滿達海等一批封授王公爵位的兒孫,勢力其實是最強大的。在議立新君的過程中,兩黃旗的主要大臣欲立豪格爲帝,兩白旗擁戴多爾袞。

皇太極死後的第五天,即農曆八月十四日,代善召集議政王會議,共同議立嗣君。在會議過程中,多鐸提出:“不立我,論年紀,應當立禮親王代善。”

代善說:“睿親王如果應允,當然是國家之福;否則,豪格是皇帝的長子,當承大統。至於我,年老體衰,難得勝任。”

多爾袞一看自己和豪格都不會得到一致擁護,於是,他提出一個折衷方案,即立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爲帝,由濟爾哈朗和他自己輔政。當諸王貝勒會議通過折衷方案後,代善立即召集所有文武大臣、王公貴族共立誓書,昭告天地。1643年(崇德八年)農曆八月二十五日,6歲的福臨正式舉行登基典禮,繼承了皇位,年號順治。

因病去世

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排斥代善,代善又年事已高,遂在家閒居。1648年11月25日(順治五年十月十一日),代善在北京的禮親王府病逝,葬在他的世襲領地:北京西郊香山腳下的正紅旗村。代善的家庭得到一萬兩兩銀子的賻儀,朝廷爲代善立碑紀功。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追賜諡號爲“烈”。[1]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入祀盛京賢王祠,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配享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