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明識破了空城計卻下令退軍,司馬懿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明明識破了空城計卻下令退軍,司馬懿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據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第95回寫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聞空城計人贊孔明“其智近乎妖”,司馬懿關鍵犯懵引人不解

空城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吧。不過,在大部分人眼中,空城計都是在讚揚諸葛亮的智謀更高一點,他利用了司馬懿多疑的性格,佈下疑陣,讓司馬懿因猜疑而最終錯失了大好時機。這跟“死諸葛嚇走活司馬”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管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對諸葛亮這個計謀非常的讚歎。就連大文豪魯迅,也感慨:“其智近乎妖”。也因此,民間都非常推崇諸葛亮。

明明識破了空城計卻下令退軍,司馬懿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但是,司馬懿就真的不如諸葛亮嗎?在很多廣爲流傳的說法中,司馬懿是不如諸葛亮的,因爲諸葛亮代表的是正面人物,但是,司馬懿真的弱嗎?不,他並不弱,反之他非常強大。

歷史最終的結果也是司馬懿贏了,司馬家不僅贏了戰爭,還最終贏得了天下。而司馬懿在這關鍵時刻竟然犯懵,這讓瞭解他實力的人非常不解。

司馬懿決策令人懷疑,睿智如他不可能只有撤退一計

如今,關於司馬懿的文學影視作品逐漸增多,大家對司馬懿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也變得非常高了。他雖然都一直活在諸葛亮的光芒之下,但他卻是笑到最後的人。

基於對司馬懿的肯定,就有人開始重新討論空城計了,既然司馬懿這麼厲害,爲什麼卻不能識破空城計呢?

實際上,當時的司馬懿疑心是常理,比較面對的是諸葛亮,但是他至少可以選擇小股部隊去騷擾一下,就能探明虛實,爲何要直接跑路呢?

實際上,司馬懿那時若是派出小股部隊前去刺探的話,無論結果如何,他絕對不會被上級怪罪,而他選擇撤退,這15萬大軍來回調度卻一無所獲,定然不是最佳決策。

因此,對於他的命令,他的兒子司馬昭也是不解地說:“兒臣願帶小股部隊一探虛實!”司馬懿面色鐵青堅決不應。

爲此,司馬昭雖不理解,但軍令如山,他還是撤軍了。難道司馬懿真老糊塗了?連兒子都想得出的計策他卻不知道可行?

後來,諸葛亮也感嘆道:“這是隻能對司馬懿用的計謀。”很多人都以爲,這是因爲司馬懿生性多疑,才最終上當。其實不然,在這樣的一個局中,司馬懿是非上當不可的。

司馬懿道出事情,原來空城計是他與諸葛亮之間祕而不宣的默契

在很多年後,司馬懿將死之際才把這樣的一個道理,講給了司馬昭聽,他說:“司馬家族之所以得到重用,就是因爲有諸葛亮的存在,若是諸葛亮過早死了,那麼司馬家族最大的敵人,就變成曹魏政權了。屆時,司馬家族將會遭到滅頂災難。”

事實也是如此,曹操當初對自己的後人說過:司馬懿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殺!可見,曹氏根本沒有信任過司馬家族,雙方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

據《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記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

明明識破了空城計卻下令退軍,司馬懿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第2張

意思就是:打死了兔子和飛鳥後,獵人的狗和弓就沒有用了,引申指事情辦完後,幫忙辦事的人就沒有用了。

而對於曹家來說,沒有了強大的敵手的話,司馬家留着就是一個禍患,因此司馬懿一直讓諸葛亮存有牽制的實力。

而諸葛亮也是參透了其中的道理,若是讓司馬懿在攻城中放水,15萬打兩千落敗的話基本也是做不到的,於是他賭上兩個人祕而不宣的生存規則,也藉此給司馬懿一個臺階下,雙方都下了臺階,也都能獲得共存。若是司馬懿強攻,那麼一損俱損,對雙方來說都沒有好下場,只是曹家獲益罷了。

所以,專家對此評價道:“他不撤軍他就輸了!”專家分析,司馬懿在看到空城的時候,他沉思的是如何權衡利弊,諸葛亮不能兵敗被擒,這也符合了後來討論的對立統一理論。

因此,司馬懿連小規模的試探都不敢,萬一真的打下來了,他承擔不了這個後果,因此,他只能裝作中計倉皇撤退。

小結

這樣看來,空城計並不是陰謀,而是陽謀。諸葛亮的疑陣,對於司馬懿來說假裝中計是最好的辦法。這就是三國時兩位頂尖謀士之間的較量,若是司馬懿的水平達不到這個高度的話,那麼恐怕早就打進去了不是嗎?

而司馬懿的做法,也證明了他是對的,最後魏國一家獨大,蜀吳兩國苟延殘喘,若是司馬懿沒放點水,而是趕盡殺絕的話,那麼他司馬家早就被曹家清洗了,而最終司馬家取得了天下,也足以見得司馬懿的遠見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