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費禕作爲蜀漢的大將軍 郭脩爲什麼要刺殺他

費禕作爲蜀漢的大將軍 郭脩爲什麼要刺殺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費禕被殺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蜀漢大將軍費禕被刺殺的真相是什麼?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朔日,蜀漢大將軍費禕在漢壽主持歲首(春節)大會。當時費禕剛開府不久,人逢喜事,加上他性格灑脫,不禁喝得酩酊大醉。席間,魏降人郭脩突然發難,借敬酒之機拔刃刺殺費禕,待衆人回過神來時,費禕已倒於血泊之中,當場氣絕。

郭脩何許人也?據史料記載,他原是魏涼州西平人,官至中郎將。延熙十三年(250年),姜維出兵隴右,聯合羌人進攻魏西平郡,雖不能破城,但卻俘得郭脩等人而歸。

由於蜀國人才匱乏,爲了鼓勵更多的中原人士來投降,因此重用降將,如姜維、王平、夏侯霸等人降蜀後,都得到了重用。郭脩降蜀後,劉禪同樣也沒有虧待他,在短短的三年之內,郭脩就官至左將軍,成爲蜀漢的高級將領之一。

那麼,郭脩爲何要刺殺費禕,他是受人指使,還是自發而爲?如果是受人指使,誰是幕後指使者呢?

姜維是幕後指使者嗎?

首先,郭脩是姜維從西平帶回來的,所以,姜維是有嫌疑的。

其次,當時姜維與費禕在北伐的問題上分歧巨大。姜維依仗自己才兼文武,而且又熟悉西涼風俗,就想拉攏羌族、胡族爲羽翼,發動北伐,以完成諸葛亮的遺願。

但是,費禕卻認爲伐魏之事應留給後人解決,他說:“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不如且保國治民,謹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爲希冀徼倖,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姜維雖然與費禕同錄尚書事,但是,費褘的職務是大將軍,比姜維高一級,軍權掌握在費禕手中。因此,每當姜維想興兵北伐,都遭到費禕的制裁,使得姜維率領的大軍不超過萬人,這讓姜維很惱火。

再次,費禕遇刺身亡後,姜維是最大的受益者。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維被遷升爲大將軍,成爲蜀漢大軍的一把手,此後,姜維就放開手腳主持北伐。

然而,上述理由並不足以證明姜維就是幕後指使者。

首先,姜維再蠢,也不會蠢到親自將殺手帶回來的程度,除非他不瞭解此人是殺手。

其次,姜維與費禕之間的矛盾只是個人看法不同,不涉及根本利益衝突,完全沒必要置對方於死地。

費禕作爲蜀漢的大將軍 郭脩爲什麼要刺殺他

再次,由於當年曹操將漢中人口內遷,導致蜀漢人口不足,所以,在北伐時將魏國人口遷至漢中,是常規操作,如在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就曾經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綜上所述,姜維沒有除掉費禕的動機,而且,如果郭脩是他找的殺手,他應該避嫌,而不是親自將殺手帶回蜀國。所以,姜維不是刺殺費禕的幕後指使者。

既然郭脩刺殺費禕不是受姜維所指使,那麼,他是魏國派來的殺手嗎?

郭脩是曹魏派來的殺手嗎?

脩於廣坐之中手刃擊禕,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三國志·三少帝紀》

郭脩成功刺殺費禕後,曹魏對他大加褒獎,將他與聶政、傅介子相提並論。聶政是戰國時期的俠客,他爲報韓大夫嚴仲子的知遇之恩,獨自刺殺了韓相俠累,爲了避免連累他人,他自己剝掉麪皮,挖出眼睛,自殺而死。

而傅介子則是西漢大臣,他發現樓蘭、龜茲多次反覆無常,於是主動請纓去刺殺樓蘭王,併成功將樓蘭王的首級帶回京城。

曹芳大張旗鼓地褒獎郭脩,言下之意很明顯,那就是要告訴天下人,郭脩是他派去刺殺費禕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這個問題裴松之已經給出了答案。裴松之認爲劉禪是“凡下之主”,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而費禕的才能也沒有特別突出,此二人的存亡,並不會影響到蜀國的“興喪”,因此,曹魏沒必要派刺客去刺殺他們。

再者,郭脩是姜維在戰鬥中俘獲的,屬於被動入蜀。如果他是魏國派出的刺客,應該會像馬茂一樣,採取詐降的方式入蜀纔對。

綜上所述,郭脩不是曹魏派出的刺客。

既然郭脩不是曹魏的刺客,他爲何要放棄高官厚祿,主動求死呢?

費禕作爲蜀漢的大將軍 郭脩爲什麼要刺殺他 第2張

郭脩刺殺費禕的動機

郭脩到了蜀國後,在短短的三年之內,就達到了人生巔峯。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他又親自毀掉了一切,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他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陳倉守將郝昭所說的話,或許可以爲我們解開這個疑問。

公元228年冬天,諸葛亮趁曹休在石亭慘敗,關中兵力空虛的機會,再次出兵北伐,包圍了陳倉。當時陳倉只有守軍一千多人,於是諸葛亮派人遊說守將郝昭投降,郝昭以必須遵守“魏家科法爲由”,拒絕投降。

魏家科法,卿所練也;吾之爲人,卿所知也—《三國志·明帝紀》注引《魏略》

質子制度就是“魏家科法”的內容之一。當年曹操吸取了張繡降而復叛的慘痛教訓,完善了質子制度,規定邊防將領的家人必須遷至鄴城,置於曹操的眼皮子底下。

郭脩也是曹魏的邊防將領,毫無疑問他的家人也在鄴城,他如果真的投降蜀國,那麼,他的家人就只有死路一條。但是,選擇刺殺費禕,雖然要付出性命的代價,卻可以保全在鄴城的家人,還可以作爲家人加官晉爵的籌碼。

最終,郭脩選擇犧牲自己,保全家人。

綜上所述,避免身在鄴城的家人受到傷害,同時儘可能讓家人過得更好,這就是郭脩刺殺費禕的動機。

結語

蜀國由於人才匱乏,一直沒有對來降的魏將領實施質子制度,從而給了郭脩可乘之機。這,就是郭脩能夠成功刺殺費禕的決定性因素。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