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雲在《三國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蹟?

趙雲在《三國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雲,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跟隨劉備近三十年,立下赫赫戰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志》真實地再現了歷史人物的許多行爲,給人以性格忠勇爲主、平和善良、和諧統一成爲經典形象的感覺,其實質是對儒家道德的追尋。趙雲勇敢、多才多藝,又忠誠、勇敢、仁義,他的精神形象繼承和發揚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對實現真實人際關係的和諧起着重要的現實作用。

儒家在道德方面的主要表現爲:以“和”爲價值,並對其進行追求;仁愛的自我滿足觀;誠實守信用的原則;在與他人交往時擁有慷慨大度的風範;這些思想在當代仍然具有新的生命力,對構建和諧社會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三國志》所體現的仁政制度、禮樂文化等觀念,更是對構建和諧社會所需要的。

趙雲在《三國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蹟?

談英雄之英勇還看趙雲

趙雲作爲一位勇敢將軍的形象已經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中。《三國志》使這個形象更加生動,同時也使他的性格更加栩栩如生。在書中的第七十回中,劉備曾經對諸葛孔明說過“小龍全身都是膽”。

趙雲的“膽”是什麼?趙雲的“膽”以其卓越的武藝爲基礎,是千軍萬馬中勇敢而不怕的血性男子的大無畏氣概,在書中的第七十回中,對趙雲的武功進行了富有詩意的描述。那個槍在全身上下像梨花一樣地飛舞。”趙雲的射擊可以和被稱爲“萬人之敵”的張先生匹敵。趙雲的“膽識與忠勇”在以下兩個事例中明顯表現出來。

長阪坡之戰奠定了趙雲猛將的地位。書中第四十回中這樣描寫了趙雲的膽量。他抱着小阿斗,跳進雄壯的軍隊之中,從凌晨四更時起就一直奮戰到天明。七進七出,斬殺了曹營五十六將。血染紅了戰衣,在當陽誰敢與他戰鬥?自古以來,單獨從敵軍逃出並救了身處危險的少主人,只有常山的趙子龍能做到。

那麼問世間還有哪名武將像趙子龍一樣神勇威猛?首先,時間是從四點到黎明,時間不長。此外,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兩個敵人的將軍,而是數百萬士氣高昂地贏得戰爭的曹軍士兵。有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要是普通人早就逃跑了,更不用說七裏七外了。

趙雲在《三國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蹟? 第2張

趙雲只用一人一馬一槍,就可以在千軍萬馬之間保證少爺的安全,甚至可以連續斬殺敵人的五十六名將領,讓人佩服他精湛的武功和無畏的勇氣,而敵人的頭目曹操也會由衷地感嘆,“趙子龍真的像老虎一樣,是一位兇猛的將軍!”與趙雲的衝鋒陣救世主相似的被稱爲“三國第一軍事將領”的呂布也曾經爲了嫁女兒而突出敵人的包圍。

再看,呂布自己的武功無疑超過了趙雲,他也有自己的軍隊。他之前的軍隊不如勝利的曹軍強大,但他在僅僅一次被突破後就以失敗作爲結束。呂布的慘敗也讓我們看到了趙雲的英勇特徵中暗含的英雄本色和真漢子的血性,他的無畏開始隨着大地顫抖的光輝而爆發。

雖年老,身尚強

在《三國志》中,對老兵最好、最勇敢的描述是長沙黃漢生。在書中,黃忠曾經用箭射中關雲昌,並殺死了夏侯元,許多年輕將領都沒有他厲害,可以說,他除了年紀大之外,還可以被稱爲“十全十美之人”。上了年紀的趙雲也有了黃忠當年的幾分風範,雖年過七十,也還有能力將五個將領給斬殺了。

夏侯茂曾經也對自己所統領的將士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早就聽說過趙子龍了,但從來沒有和他見過面,現在他雖然已經年老了,但他身體裏那股永不滅的英雄氣還在。”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夏侯茂對趙子龍的敬佩之情,也讓讀者領悟到了趙子龍就算年邁仍具有的英雄風範。

這篇文章從側面描述了老趙雲的威嚴和勇氣,他不僅延續了趙雲的英雄形象,而且始終保持着趙雲不可戰勝的神話,以上兩個例子是趙雲經歷的兩個特殊時期,展示了趙雲無畏的勇氣和戰場上的英雄魅力,讓讀者在欣賞他的勇氣的同時,也欽佩他的無所畏懼精神。

作爲一名一流的軍事將領,他的“軍事謀略”在著名的漢江戰役中得到了生動的表達。在《三國志》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那就是諸葛亮的“空城計”仿生品。他帶領軍隊返回,在曹操的軍隊面前毫不畏懼。

他一個人騎着自己的馬就站在營地前面,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利用曹軍喜歡懷疑這一特徵下所促使的退軍,他乘勝追擊,創造了以少勝多的神話。這一戰略值得讚賞。漢江之戰展示了趙雲的勇氣與軍事謀略的完美結合。

由關羽的獨斷專行導致最後的滅亡,我們可以得出謙虛慎重對趙雲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另外,這種將軍通常有保護君主的能力,所以在《三國志》中,趙雲多被任命爲“保鏢”。在封建時代,君主無疑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和靈魂所在,保護君主就等於保護一個國家的靈魂。

趙雲在《三國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蹟? 第3張

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是完全不同的,一個疏忽大意的將軍不能勝任這項任務。縱觀全書,劉備,諸葛孔明出席的每一件大事,都由趙雲陪同,如第二+四回參加劉表的宴請等。當有人說,“沒有趙子龍,劉備的蜀國江山也不會如此穩定”這句話時就不會覺得奇怪了,這話雖然誇張了些,但還是有其合理性。

趙雲誓死都要救自己的君主這種行爲也非常常見,“長阪救主”不僅反映了他的勇氣和無所畏懼,也顯示了他作爲將軍的膽識和謹慎,以及他忠於君主的偉大智慧和勇氣。如果說前一次營救主人是基於無畏的勇氣和高超的武術,那麼接下來一次就是對趙雲膽量和聰明的一種挑戰。

因爲這一次他所面對的不是百萬大軍,而是他的主人。他不僅要留住小主人,也要將女主人安全救出,所以他必須要用適當的智慧。最後,他與張飛攜手,終於解決了這個難題。通過張飛和趙雲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趙雲在處理從屬關係時表現出細膩心思和機靈。以及在保護君主方面的確勞苦功高。

再者,趙雲不僅負責保護君主等,更身負着斷後接應之類的重任。我們知道,這種工作一直是艱苦的,很容易被忘恩負義的,但必須有人來做。劉備在戰鬥中輸了多少次不是趙雲善後的。當然,最著名的是蜀漢輸掉的最慘烈的在彝陵的戰役,想一想,如果沒有趙雲的善後,劉備能會去白帝城都是一種天方夜譚。

可以說,趙雲作爲劉備集團的軍事將領,以其完美的品質得到了劉備集團的認可。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到,趙雲不僅有一個作爲大將軍獨立自主的才能,還有一個大膽專注、不求名利的大將軍的風範。

良臣之識忠君愛民

趙雲的“膽識”不僅體現在他無敵的軍事能力上,也體現在他遠見卓識的政治見解上。三國是一個君選臣,臣亦擇君的時代。一些著名的官員,如魯肅、諸葛亮,在選王時或多或少地表達了他們的政治觀點,只有趙雲表達了他的政治理想。

在《三國志》中,趙雲曾對劉備說:“我在江湖闖蕩,選擇一個君主侍奉,現在已經找到了我想保護的君主,我一定會忠心耿耿輔佐,不會有任何遺憾”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趙雲是一個具有着“忠君愛民”之“大識”思想的將領。

趙雲的形象在當今社會的意義

和是儒家哲學中重要的思想範疇之一。趙雲爲人謙虛,行動謹慎,有儒者的“弱德”之風,同時也是“灌藤的弟子”。以忠勇爲主,兼具冷靜和溫柔等個性,讓人感覺在和諧中統一了。成爲經典人物的形象。

趙雲在《三國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蹟? 第4張

趙雲的思想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能起着積極作用。沈伯俊在《論趙雲》中將其概括爲“深明大義”、“忠勇諫”、“謙虛謹慎”等幾個方面。這種觀念對於平衡人生價值、調整生命意義同樣具有積極的啓發和誘導作用。

中庸思想爲和諧之準則

中庸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的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種思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行爲準則。“庸”即“用”,“中庸”即“用中”,就是按“中”的標準去做,中庸不是折中,也非中立,不偏袒地把握着“中”運動的基準。

按照這個準則處世,可以做到近乎完美。它是一種尋求一種平衡的、內在的行爲規範,一種不上而不下的狀態。儒家思想總體上體現了以“仁”爲核心的修身、家庭和諧、世界和平的和諧社會,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以“中庸”爲手段,這是自然的最高規則。例如,上述趙子龍的勇氣和政治思想都反映在選擇君主的過程中。他之所以選擇劉備並對他忠誠,是因爲他們的思想和研究是一致的。

他們所代表的是儒家的中庸思想。趙雲的性格也反映了他的和諧思想。這種精神風格和中庸仁愛思想是我們目前發展和諧社會的重要指南。這也是我們思想_上的一面旗幟、隨着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精神世界的異化,趙雲的這種精神顯得更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在當下已經出現這樣一種現象:人的有些情感也被物質淡化,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由此變的遙遠,然而,面對這種社會的情感危機,我們需要的是人類和社會的和諧。這需要我們在文學名著中的“儒家”思想的呼籲下追求精神的超越,從而達到一種“融洽”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趙雲成爲了超越時空、具有永遠價值的藝術形象。

筆者淺談心中的趙雲:

三國有很多英雄,英雄們一起崛起。有許多人受到後代的讚揚。我只愛趙雲一個人。作爲一名將軍,他毫無失敗地奔赴前線,嚴格管理軍隊,重視士兵。他是個難得的將才,但我最看重的是他作爲一個偉人的個人魅力。他很誠實,也很聰明。

說到“忠信”,人們自然會想到“桃園三願”的劉冠章;張飛寧爲“俺大哥”而“斷掌斷腳”。他們友誼比五嶽之首更重要,存在於天地之間。而趙雲對劉備的忠誠不亞於關羽和張飛兩人。

在長阪坡那一戰,我彷彿看到混亂軍隊中有一個人身穿銀色盔甲,身穿便衣,跨過白馬,手持長槍,左右奔向曹軍的猛士,他抱着阿斗,奮力向長阪橋走去,張飛立刻走到橋上,等了很久。

趙雲在《三國志》中的形象有多完美?他有哪些事蹟? 第5張

黑麪人沒有回答,直接把趙雲帶走了,原來在這之前就有人說趙雲向西邊離去,投靠曹操的軍隊去了,之後趙雲說明後,他繞了個遠路,直奔中軍大帳。劉備出帳,抱着幼子,將他放在地上說:“爲了你這個孩子,損了我一個將軍!”趙雲急忙抱起阿斗,流着淚說:“我就算願意爲您忠誠赴死,也不足以報答您對我的好。”

長阪坡,劉備爲自己喜歡的將士,寧願把自己的兒子扔在地上,可以看出他重視趙雲的深度;趙雲在危機中冒着危險去幫助主人,他耿直的忠誠心天地都是可鑑的。

孟子曾說:“生命和道德中的義都是我想要的兩個東西。但是兩者不能兼而有之,而是捨生取義。“孟子認爲義比生命還貴重,影響了後人的人生觀。在筆者眼中,趙雲就是大義的人。

赤壁戰役結束後,劉北軍將矛頭指向荊南四縣。趙雲要求開戰,三千精銳士兵帶走了桂兵。劉備認爲這是可行的,因此允許了。桂陽太守的趙範聽說趙雲威名遠征出城納降。兩個人很投緣,義系金蘭。

在宴會上,趙範想將家嫂樊氏許配給趙雲,結果趙雲生氣地拒絕了,又知範乃詐降,便舉兵前來,以計取之。這件事情以後,諸葛孔明向趙雲問起樊氏這件事,趙雲說:“我的志向是縱橫天下。”

玄德稱讚地說道:“子龍是一個真的丈夫,好一個“大丈夫”,好一個“何患無妻”!趙雲有如此胸襟,胸有如此大義,不愧爲“真丈夫”!趙雲的一生被他的道德品質所影響,這使他成爲中國歷史上一顆耀眼的明星:“他真的是“三國無雙”,一個集誠實和智慧於一體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