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朝時期攝政王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權力有多大?

清朝時期攝政王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權力有多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攝政王這個“官職”由多爾袞開創,他也是清朝歷史上一個傳奇的權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皇帝出自滿洲愛新覺羅氏。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爲清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奪取天下開始算起爲268年。在清朝276年的歷史中,皇帝無疑是權力最大的了。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比如在清朝後期,慈禧太后的權力,無疑凌駕於同治、光緒等皇帝之上了。除慈禧太后,在清朝276年的歷史上,還有一個官職的權力,也超過了皇帝,這個官職就是攝政王。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也即攝政王代替皇帝來處理朝廷事務。那麼,問題來了,在清朝歷史上,哪些人當過攝政王呢?

首先,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在清朝276年的歷史長河中,只有兩人擔任過攝政王這一官職。其中,第一個就是多爾袞。《禮記》曰:“昔周公攝政,踐祚而治也。”《禮記·文王世子》:“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早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去世時,周成王還比較年幼,所以周公姬旦攝政,分封諸侯,成爲事實上的周天子。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多爾袞來說,其當時面對的局面,也和西周初期比較相似。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多爾袞這位猛將戰功赫赫,成爲清朝能夠入主中原的功臣。比如在山海關之戰中,多爾袞就聯合吳三桂擊敗了李自成,促使清朝大軍成功入關。

清朝時期攝政王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權力有多大?

公元1643年,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對於攝政王多爾袞來說,對應的是年幼的順治皇帝。順治元年(1644年)指揮清兵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在此基礎上,多爾袞距離皇帝的寶座,實際上只有一步之遙了。雖然因爲清朝八旗之間的勢力牽制,多爾袞最終沒有稱帝。但是,作爲清朝歷史上第一位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權力,無疑凌駕在順治皇帝之上了。比如吳三桂等藩王,自然要對多爾袞俯首陳臣。順治七年(1650年)冬,攝政王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爲“清成宗”。就“清成宗”這一廟號,也體現出多爾袞在順治年間成爲事實上的皇帝。

在清朝歷史上,另一位攝政王,就是愛新覺羅·載灃。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愛新覺羅·載灃(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號靜雲。愛新覺羅·載灃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孫,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光緒帝載湉異母弟,宣統帝溥儀生父。由此,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情況出現了,愛新覺羅·載灃的祖父、哥哥、兒子都是皇帝,唯獨他不是皇帝。當然,雖然沒有當上清朝皇帝,但是,愛新覺羅·載灃在成爲攝政王期間,實際上擁有毫不遜色於皇帝的權力和地位。光緒十六年(1890年),愛新覺羅·載灃襲王爵,成爲清朝第二代醇親王。衆所周知,親王是中國古代皇室中地位僅次於皇帝的高級爵位。

清朝時期攝政王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權力有多大? 第2張

最後,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愛新覺羅·載灃任軍機大臣。不久之後,因爲光緒皇帝、慈禧太后的相繼去世,不僅愛新覺羅·載灃的兒子溥儀登基稱帝,成爲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他本人也順勢成爲清朝歷史上第二位,也是最後一位攝政王。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清朝的最後三年中(1909年—1911年),攝政王載灃成爲事實上的皇帝,而溥儀因爲年幼,無疑是類似於漢獻帝劉協的存在。到了公元1911年,因爲清朝的正式滅亡,愛新覺羅·載灃的攝政王官職,自然也畫上了一個句號。而這,在當時的形勢下,對於愛新覺羅·載灃來說,或許也是一種解脫。總的來說,對於清朝歷史上的兩位攝政王,不管是多爾袞還是愛新覺羅·載灃,都正好處在皇帝年幼的背景下。因此,多爾袞和愛新覺羅·載灃,都擁有了凌駕於皇帝之上的權力。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