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官員王闢之簡介:在任期間,使境內人民安居樂業

北宋官員王闢之簡介:在任期間,使境內人民安居樂業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王闢之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王闢之(1031—?),字聖塗,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他擔任河東縣(今山西省永濟縣)知縣,曾“廢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齊廟”,以“貴德尚賢”聞名。

北宋官員王闢之簡介:在任期間,使境內人民安居樂業

人物生平

主要政績

紹聖二年(1095年),他知忠州(今重慶市忠縣)。在任期間,政績卓著,“拊養柔良,鋤治奸滑”,使境內人民安居樂業。曾經有手下的官吏受賄,別人在告發這個官吏時把王闢之也一塊告了,王闢之神色不變,對上級來調查的人說:“白頭老翁安能畏吏苛民耶?”意思是說自己是清白的,不怕上級調查,也決不對錯告他的老百姓打擊報復。後來上級查明瞭事實真相,王闢之是無辜的。王闢之對古代先賢十分思慕敬佩,不但爲曾經在忠州做官的劉晏(唐代理財家,曾被貶爲忠州刺史)、陸贄(唐代駢文家,曾被貶爲忠州別駕)、李吉甫(唐代地理學家,曾被貶爲忠州刺史)、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曾被貶爲忠州刺史)修了“四賢祠”,而且以這些名官爲榜樣,“興舊起廢,慨然不倦”,以廉潔勤政、務實愛民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擁戴。北宋著名詞家、書法家黃庭堅在《忠州復古記》中,高度稱讚他“知務樂善,擊強撥煩,纔有餘地”。

致仕還鄉

紹聖四年(1097年),王闢之從忠州任上致仕還鄉。回到家鄉臨淄後,他隱居在澠水河畔,過着飲酒賦詩、悠閒自得的生活。澠水發源於臨淄齊故城小城西由南向北,經長鬍同、督府巷、東石橋、邵家圈,至王青莊南分爲兩支,北流經廣饒入博興者爲澠水,西流經梧臺入畫水者爲系水。民國九年《臨淄縣誌》載:“澠水與系水同源。”澠水附近,齊文化內涵豐富。《左傳·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記載:晉昭公與齊景公在宴席上投壺,齊景公說:“有酒如澠”,形容其酒之多。《淮南子》載:善於烹飪的齊桓公寵臣易牙,能嘗辨出淄水與澠水的味道。《史記·魯仲連列傳》記載:魯仲連謂“田單黃金橫帶,騁於淄澠之間”。在澠水河畔這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喜歡文學的王闢之經常和朋友們歡宴,追古撫今,指點江山,暢談一些風土人情和官場趣聞。後來他把這些聽來的故事,整理成了《澠水燕談錄》十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四庫全書總目》均著錄於子部小說家類。

北宋官員王闢之簡介:在任期間,使境內人民安居樂業 第2張

主要作品

《澠水燕談錄》十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四庫全書總目》均著錄於子部小說家類。《郡齋讀書志》題《澠水燕錄》,作王闢撰。 《澠水燕談錄》分“帝德”、“讜論”、“名臣”等十七類。自序雲:“閒接賢大失談議,有所取者,輒記之,久而得三百六十餘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今考此書,皆記紹聖以前雜事”,而記事“不能盡確”。如“誰傳佳句到幽都”,本蘇轍作,而誤爲張舜民。柳永夤緣中宮獻《醉蓬萊》詞,本爲仁宗所斥,誤爲仁宗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