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哥哥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他作爲接班人

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哥哥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他作爲接班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弗陵和漢武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爲何最後會選擇他當接班人?

漢武帝劉徹文韜武略,治國有方,他的一生創下了無數的輝煌和傳奇。惋惜劉徹的子嗣卻比較稀薄,百年之後從他的兒孫裏竟然再挑不出來一個完美的繼承人。要了解我國自古以來選擇皇室繼承人就有立長不立幼的說法,但是劉弗陵卻成爲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帝親自立爲太子的最小皇子。他的上面還有五個哥哥,最終卻在僅僅八歲之時就登基稱帝,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劉弗陵的經歷也是一項很傳奇的故事。

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哥哥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他作爲接班人

劉據前車之鑑

其實在劉弗陵之前漢武帝曾經是有太子的,那就是皇后衛子夫的嫡長子劉據。劉徹到了年近三十的時候才終於喜得長子,因此這第一個兒子也就順理成章的被立爲了太子。劉據當太子這是衆望所歸,沒人有爭議的一個事,所以早年間劉徹對這個兒子也是極爲用心。劉徹給劉據請來了全天下最好的老師,把他培養成了一個文武全才,還爲他的未來鋪了很多路。要是沒有奸人陷害,可以說太子劉據就應該會順利接棒,未來也將成爲一位像武帝一般雄才大略的英主。惋惜天不遂人願,漢武帝劉徹到了末年開始沉迷於巫蠱之術,總是追求這些封建迷信的玩意。後來他年紀大了又開始頻繁生病,不由得更相信這些神鬼之說。

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哥哥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他作爲接班人 第2張

▲ 漢武帝劉徹

劉據自然是不信巫蠱之術,也根本不屑於使用這些低級的手段。但奈何小人奸詐,劉據的政敵江充趁着漢武帝劉徹生病,就在他面前嚼舌根說是宮中有巫蠱之氣,怕是有人要詛咒皇帝。漢武帝大驚,立刻命令江充等人徹查宮中。從冷宮查到皇后寢宮,最後竟然在太子東宮地下挖到了一個埋藏着的銅木偶。江充立刻稟報給了劉徹,說這是太子要陷害他,就是這個木偶讓武帝久病纏身。可憐劉據這時候還在行宮外面,與劉徹並不能直接通音訊,他想着先抓了江充這幫混蛋,就帶兵往京都趕。結果可想而知,太子帶兵這事傳到了劉徹耳朵裏就變了味。可憐漢武帝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竟然空信了小人的讒言,就這樣白白冤死了自己的嫡長子劉據。爲此,皇后衛子夫也含恨自殺,以證清白。後來漢武帝劉徹瞭解了劉據的清白,悔恨不已,自此很多年都沒有再立太子的心思。

劉徹別無選擇

雖然因爲劉據遭受到無妄之災,含冤而死,給漢武帝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願意再說到立太子一事,不過自己年紀也大了,總得爲朝廷推舉出來一位接班人吧。到了後期漢武帝又開始琢磨這太子的人選。劉徹可以說把自己的一輩子都奉獻給了朝堂,雖然廢立了兩次皇后,但是後宮這事真的沒怎麼太上過心。他一生只有六個兒子,前太子被冤死以後就剩下了五個接班候選人可選,分別是二兒子劉閎、三兒子劉旦、四兒子劉胥、第五個兒子劉髆和最小的兒子劉弗陵。要說最終爲什麼劉徹選了年僅七歲的劉弗陵當太子,似乎也是因爲實在是沒有的可以挑了。

嫡長子劉據和先皇后衛子夫死後,劉徹也再沒有立新的皇后,因此其他的幾個兒子全都是庶子。從身份上來講立誰爲太子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按照順序,劉徹首先考慮的太子候選人應該就是自己的第二個兒子齊王劉閎。惋惜他福壽不長,在太子劉據巫蠱一案事發之前就已經不幸夭折了,根本沒能等到被立爲太子的機會。就這樣,機會就落到了劉徹的第三個兒子燕王劉旦身上。劉旦自己也瞭解自己的希望比較大,因此就有點沉不住氣來了,頻頻在劉徹面前表現自己。這邊前太子劉據剛剛自殺,劉旦就給漢武帝寫了一封信,想帶兵回到長安保護父皇。但是劉徹本來就因爲太子劉據私自動用大軍而惱火,劉旦還在他病重的時候提出帶兵入京,簡直是往劉徹的槍口上撞。結果也顯而易見,劉徹對這個請求非常生氣,不僅沒有批准他入京,還把他痛罵一頓,削去了他幾處封地纔算解氣。此事以後,劉徹就打心底裏認定了劉旦覬覦皇位,對他愈發的不喜歡。

再說皇四子劉胥,是劉旦一母同出的弟弟。他雖然當時已經成年,卻是一個比較粗獷的武夫。根據史料記載,廣陵王劉胥體格健壯,但行跡荒唐,經常赤手空拳跟狗熊、野豬搏鬥。堂堂皇子做這種事自然是不太雅觀,坊間對他的風評也就不太好聽。因爲缺少法度惹得武帝不太喜歡,但最重要的他又有點小心眼,對皇位一直有覬覦的心思。只要皇子有這一特點就是觸到了漢武帝劉徹的逆鱗,想想之前皇太子就是因爲讓武帝感受到了威脅而死,只要惦記着皇位的兒子,漢武帝就都認爲會對自己不利。後來廣陵王劉胥確實曾找人詛咒過劉弗陵、劉病已等人,也說明當時漢武帝對他的瞭解比較屬實,憑他的胸襟絕不是一個當英主的料。

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哥哥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他作爲接班人 第3張

▲ 昌邑王劉髆

再說漢武帝的第五個兒子昌邑王劉髆,也是個惦記太子之位的選手,而且最讓漢武帝避諱的是,不僅他自己惦記,他家外戚還跟着他一起惦記。劉髆的舅舅是貳師將軍李廣利,他在朝中有不少勢力,職位最高的親戚就是親家公丞相劉屈氂。前太子劉據死後,太子之位一直閒置,李廣利就覺得自己的外甥有機會。於是他跟丞相劉屈氂開始謀劃着如何幫助自己的外甥劉髆爭奪太子之位。外戚當權在哪一朝都是個大避諱,就算是自己的骨肉上位,皇家也怕被這羣外戚給架空了核心政權。畢竟滿朝權貴都是外戚一黨,想要造反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李廣利跟劉屈氂還沒籌謀多久,就被漢武帝發現並扼殺了。劉屈氂被判腰斬,給其他官宦以儆效尤,李廣利也嚇得逃竄到匈奴。就這樣漢武帝的六個兒子死的死,罰的罰,挑來挑去也只剩下了最小的那個兒子劉弗陵。畢竟他那時候才七歲,自然是沒有參與帝位之爭了,可能連皇權的概念都很懵懂。最終漢武帝晚年,立劉弗陵爲未來皇位的繼承人。

劉弗陵聰慧過人

當然漢武帝立劉弗陵爲太子也不單純只是在兒子之中挑剩下的,別看劉弗陵小小年紀但卻早早就展現出來他的智慧和天賦了。據說早在劉弗陵五歲的時候,漢武帝就發現他特別聰明,還有點自己小時候的風範。漢武帝小時候的風範如何?自然是眼光長遠,格局廣闊,殺伐果斷,劉弗陵小小年紀就能展現出這些風範,可見他在性格上還是繼承了漢武帝的一些風骨和品質。漢武帝對他有這麼高的評價,可以看出漢武帝對這個小兒子也是非常賞識,而且期望很高的。不過從後世的歷史我們可以瞭解到,雖然漢武帝最後選擇了一個只有八歲的小男孩登基,但他很早就已經顯現出治國和鞏固政權的才能了。劉弗陵登基以後,非常勤政,一直都在努力學習怎麼樣治理國家,當個好皇帝。也許在他小小的心中,就立志要成爲一個像父皇一樣愛民愛國的好皇帝。

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哥哥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他作爲接班人 第4張

▲ 漢昭帝劉弗陵畫像

在劉弗陵十四歲的時候,他就已經擁有了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當時漢武帝的第三個兒子燕王劉旦因爲不滿小皇帝當政,發動了政變。一直輔佐在小皇帝身邊的大將軍霍光被誣陷謀反。但劉弗陵一眼就看穿了燕王的陰謀,不僅沒有輕信他的構陷,還揭露了燕王的狼子野心。還是個少年就已經瞭解如何權衡官場利弊,如何明辨忠奸,可見劉弗陵強大的內心直覺和通透力。而且他比自己的父親還要知人善用,縱使當時大將軍霍光一家已經是權傾中外,他也並沒有因此忌憚壓制霍光一族。劉弗陵上任以後,還施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把老爹後半生因爲征戰而消耗的國力又慢慢給填補了回來。在他的治理之下,漢朝才從最開始的窮兵黷武改爲國泰民安。可見漢武帝任命劉弗陵爲太子,也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舉動。

當然,確立劉弗陵作爲太子還是給劉徹帶來了很多麻煩。畢竟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既是最小的兒子,又才僅僅只有七八歲。先不說上面那麼多哥哥如何能服衆,這個乳臭未乾的年齡又怎麼能擔起治理國家的大任呢?所以漢武帝爲了讓劉弗陵的皇位能夠坐得穩一點,也是費了一番苦心。爲了防止外戚干政,漢武帝劉徹直接選擇把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給殺死了,可見要想獲得帝位父母親情都得狠心捨棄。這一條通往皇位的道路上,註定是孤獨且寂寞的。但是,殺死了他的母親只是能避免外戚勢大幹政,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不少的權臣諸侯都虎視眈眈盯着呢。別的不說,就拿他的幾個哥哥來說吧,瞭解自己的小弟要當太子誰都表示不太服氣。

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哥哥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他作爲接班人 第5張

▲ 權臣大將軍霍光

就在劉弗陵登基以後,劉徹的第三個兒子燕王劉旦就勾結宗親一起謀反。當時只有十歲的劉弗陵在霍光的幫助之下解決了造反的危機,但是劉弗陵念在兄弟稀少,沒有狠下心來殺死劉旦。誰瞭解這個燕王不僅不覺得感激,反而愈發的猖狂。過了一段時間,他又攛掇着長公主與權臣上官桀一起跟着造反。當時上官桀的女兒正是劉弗陵的皇后,還是霍光的外孫女,也才只有九歲。第二次武裝政變失敗後,長公主跟燕王劉旦畏罪自殺,上官桀也被誅九族,只有上官皇后因爲年齡太小被豁免。劉弗陵的四哥也不是個善茬,沒當上太子他一直不太甘心,但是倒沒有什麼太直接的奪權舉動。只是喜歡背地裏搞些小動作,因爲漢武帝后期流行巫蠱之術,廣陵王劉胥就找來女巫詛咒劉弗陵早點去世。惋惜劉弗陵確實命不太長,僅僅21歲就英年早逝。他病逝以後,劉賀被立,後來民間皇帝劉病已又繼位,這個廣陵王一直都在背後默默詛咒。也是一個可憐又譁衆取衆的人物。

劉弗陵前面還有五個哥哥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他作爲接班人 第6張

▲ 廣陵王劉胥影視形象

漢武帝過世之後,漢朝經歷了多次短暫的皇帝更替,直到漢宣帝劉病已繼位才又恢復穩定。但劉弗陵在位時期,奠定了昭宣中興的基礎,爲西漢王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漢昭帝劉弗陵重視吏治,在他在位期間民間少有疾苦及冤假錯案。他任人唯賢,多次察舉賢良,培養了無數的人才,讓朝堂風氣一片大好。他還注重農業生產,減免百姓的賦稅徭役,讓人民生活一下子富裕了起來。雖然當時被立太子不被人看好,好在後天德才兼備,也不失爲一個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