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司馬相如到底是個怎樣的奇人?

歷史上的司馬相如到底是個怎樣的奇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司馬相如到底是個怎樣的奇人?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家喻戶曉,但真正奠定司馬相如歷史地位的,不是他的風流韻事,而是他驚世的辭賦作品和開闢西南夷的功績。

司馬相如,字長卿,《史記》和《漢書》都記載說他是蜀郡成都人。司馬相如年少時喜歡讀書,還學了劍術,家裏人因此給他起名叫“犬子”。後來,司馬相如因爲仰慕戰國時名相藺相如的爲人(大概也有不喜歡“犬子”這個名字的原因),自己改名爲相如。

歷史上的司馬相如到底是個怎樣的奇人?

漢景帝時,而立之年的司馬相如來到首都長安,任武騎常侍,工作職責就是陪着天子打獵,有點類似於貼身保鏢。他雖然學過劍術,但並不喜歡這項武職,明明有一身文才,可漢景帝偏偏不喜歡辭賦。

於是司馬相如前去投靠了漢景帝的弟弟樑孝王。他在樑國寫下了《子虛賦》,可惜好景不長,樑孝王沒幾年就死了。司馬相如只好回到成都,去投靠朋友,當時的臨邛(今四川邛崍)縣令王吉。

因爲王吉的關係,當地富豪卓王孫設宴邀請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口吃,不多言,於是和王吉在宴席上假意相敬,彈了一曲《鳳求凰》,卻是在暗中撩撥新寡在家的卓文君。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情投意合,兩人竟然半夜裏一起私奔了!回到成都之後,司馬相如家徒四壁,只好又跟着卓文君回到臨邛,開了間酒館過日子。卓王孫氣得半死,但是又不得不顧及家聲顏面,只好分了錢財和僮僕給卓文君,讓他們過上了體面的日子。

如果故事到此爲止,司馬相如在歷史上可能也就是個騙財騙色的“僞君子”。但後來司馬相如與文君琴瑟和諧,並在文君陪伴之下寫下了影響更爲深遠的著作,成就了不凡功業,不能不說這是一段圓滿的姻緣。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喜歡詩賦的漢武帝即位,一天,漢武帝偶然間讀到《子虛賦》,十分喜歡,他以爲作者已經不在人世,仰聲長嘆說:“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

主管皇帝獵犬的人楊得意是蜀人,得知情況後欣喜地上報漢武帝說,這人還活着,於是漢武帝趕緊召見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應召入宮,對漢武帝說,《子虛賦》寫的是諸侯之事,沒啥了不起的,不如我來爲聖上寫一篇天子游獵賦。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林賦》,漢武帝不僅見到了自己仰慕的作品的作者,還被他量身定做了一篇更爲氣勢磅礴的大作,不禁龍顏大悅,立即封司馬相如爲郎官。

歷史上的司馬相如到底是個怎樣的奇人? 第2張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爲進一步加強中央對西南地區的控制,以唐蒙爲中郎將,修造當時稱爲西南夷道的南路。由於條件艱苦,逃亡者甚衆,唐蒙於是啓用軍法,殺了一些當地部族的首領,引起民衆的驚恐和不滿。司馬相如本是成都人,熟知西南地區民情,於是受漢武帝委派,以中郎將的身份去督責唐蒙,撫慰巴蜀父老。

司馬相如到蜀郡後,作《諭巴蜀檄》,對巴蜀之人曉以大義,喻以利害;又通過與中原人士的比較,批評了巴蜀父老偏狹的不良心態。司馬相如此文效果明顯,事端很快得到了平息。

司馬相如回朝覆命時,唐蒙打算繼續修築西南夷道的西路,一些蜀中人士和朝中當權者又起來反對。司馬相如力排衆議,稱打通西夷道,重新設置郡縣,意義超過通南夷道。漢武帝於是拜司馬相如爲中郎將,駟馬高車,持節使蜀,太守郊迎於道,縣令揹負弓矢開路,十分風光。卓王孫也因此懊悔不已,於是分給卓文君大量財物,跟自己的獨子同等待遇。

司馬相如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等部族的首領都自願稱臣。於是拆除了舊時的關隘,使漢朝的領土進一步擴大,西界達到了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壟江),南邊到達了牂柯,以此爲界,並打通了靈關道,在孫水(安寧河)修建了橋樑,通往邛都。漢武帝對此事非常滿意。

司馬相如此次出使,反對聲音很大,特別是蜀中父老多認爲通“西南夷”沒有多大的用處和意義,完全是勞民傷財。於是,司馬相如又作了一篇《難蜀父老》,認爲世上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因此通“西南夷”雖然於百姓有勞,但卻是天子德化四方、安定天下的大事。其實,司馬相如寫這篇文章,也有借蜀郡父老之言,諷諫皇上的意思。

司馬相如對促進中國的統一和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至今,成都北門仍有駟馬橋,就是紀念司馬相如對開發西南所作貢獻而命名。

司馬相如回京之後,有人上書告發他在出使西南夷時受賄,因此漢武帝罷了他的官。不過一年之後,他又官復原職。司馬相如雖然官職不低,也頗受漢武帝賞識,但他並不因此去攀附權貴,而且盡到了臣子的本分,多次上書勸諫漢武帝。有一次,他跟隨漢武帝去打獵,見漢武帝親自追逐搏擊熊和野豬,於是寫了《上書諫獵》,勸漢武帝不要沉迷於遊獵的快樂而忽視了其中的危險。回來路過宜春宮時,又獻《哀二世賦》,以此警示漢武帝。

司馬相如後來任孝文園令,爲漢文帝守墓。這時漢武帝特別喜歡仙道,希望能得長生,司馬相如又作《大人賦》諷諫。但因爲司馬相如把遊仙境界寫得太美,漢武帝讀後竟然“飄飄有陵雲氣遊天地之間意”。

《史記》記載,司馬相如有消渴症(即糖尿病),《黃帝內經》就記載有消渴症,但具體到患者,司馬相如可謂是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司馬相如後來因病辭官,家居茂陵。漢武帝聽說司馬相如病得厲害,怕他死後家中書稿散失,就派人趕緊去取他寫的文章。使者到的時候司馬相如已經去世,卓文君說,家裏面並沒有留下別的文章,只有一卷《封禪書》,是司馬相如死前寫的,告訴她如果有使者前來求書,就把這卷《封禪書》給使者。漢武帝得知此事,驚訝不已。

所謂封禪,是以帝王功德告祭天地的盛大典禮。以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和當時中國的繁盛氣象,的確當得起封禪之事。司馬相如死後數年,漢武帝果然舉行了封禪大典。

一代文宗離世,留下許多傳說。 《西京雜記》卷三說,司馬相如欲娶茂陵女子爲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示決絕,司馬相如終於消除此念。 《西京雜記》又說,司馬相如因沉湎於文君美色,病情益重,乃作《美人賦》以自制。蕭統《文選·長門賦序》還說,陳皇后因妒忌被逐入長門宮,乃送黃金百斤與司馬相如,請爲《長門賦》,因其文辭委婉,漢武帝讀後大爲感動,陳皇后竟因此重得寵信。據專家考證,上述故事均系傳說,其作亦爲後人僞託,但由此可見司馬相如在歷史上的影響力。

司馬相如是漢大賦的奠基者,也是百科全書式的文武兼備的通才。漢代文學史上有“兩司馬”之說,就是指司馬相如和司馬遷。雖然自古“文人相輕”,但司馬遷對於司馬相如的文章十分推崇。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