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武靈王在位時期都有哪些貢獻?爲何沒有消滅秦國?

趙武靈王在位時期都有哪些貢獻?爲何沒有消滅秦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武靈王,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死後諡號武靈。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中國歷史上帝王很多,當時真正能有劃時代意義的,並不多,絕大多數都只是,沉睡在二十四史,千篇一律的帝王本紀,沉悶到時最好的睡前讀物。

大部分的君王,除了開國君主之外,都很少具有開拓精神,因爲父死子繼的傳統,讓那些王位或者皇位繼承人們,出了內部的勾心鬥角之外,就很少再有什麼宏大的計劃了。

但趙國的第六任君主,趙武靈王則是個例外,他不但有着非常非常強大的進取精神,還有着理想主義般的狂熱。

他有前所未有的反叛精神,一手締造了強大的趙國起兵,最終卻因爲自己的過於理想設想,被活活餓死在自己的宮殿裏。

用梁啓超的話說就是,自商、周以來四千餘年……其稍足爲歷史之光者,一曰趙武靈,二曰秦始,三曰漢武,四曰宋,如斯而已。

那麼趙武靈王,做了什麼,能讓梁啓超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呢?

趙武靈王在位時期都有哪些貢獻?爲何沒有消滅秦國?

三晉變法

戰國時代,是中國的變法時代,也只中國各種思想,制度最激烈變化的時代,人類的天性其實是喜歡保守的,誰都喜歡自己熟悉的東西。

所謂變法,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戰國時代各個國家開始變法,先變法的國家,就能夠比那些後變法的國家取得先發優勢,成爲強國。

這裏面,從晉國分出去的韓趙魏三國,變法進行得最早,甚至戰國的變法思潮,就是從這個三家出來的。

說白了,就是因爲三晉地區,犬牙交錯,生存壓力大,屬於四戰之地,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打破原有的政治經濟制度,發揮出國內最大的力量,來應對外部危機。

最先變法的是魏國,效果非常明顯,在戰國初年,一直把秦國按在地上摩擦,屬於當時的第一強國,當時的魏武卒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特種兵。

趙國處在最北邊,除了要應對國內的諸侯,還要應對遊牧部族的入侵,生存壓力巨大,只有明白了內外夾擊之下的趙國,才能明白趙武靈王的意義。

趙武靈王屬於少年時代就表現出很強天賦的人,在他15歲的時候,父親死了,當時魏惠王立即聯合楚、秦、燕、齊四國以會葬爲名,各派精兵,趁趙國新君年幼之際,俟機圖趙。

這一切都被15歲的少年看在眼裏,他擦乾眼淚,對兵力做了精密部署,最終趙國嚴陣以待,總算是化解了這場危機。

這是趙武靈王剛繼位時候的情況,正是這種險惡的生存環境,最終也讓趙國走上了變法的道路,不過趙國的變法跟別人都不一樣,趙武靈王搞得更加徹底,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胡服騎射

戰國時代,變法的核心在於,如何提到調動國內資源的效率,最終轉化爲戰爭能力,所有國家的變法,都是圍繞這一個目的展開的。

趙國牴觸北方,長期和胡人接觸作戰,在不斷的作戰之中,趙武靈王發現,胡人穿的衣服非常適合騎馬打仗,而中原文明這邊的衣服以寬大爲主,非常不利於騎馬,所以中原這邊一直都是車戰,基本上沒什麼騎兵。

趙武靈王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趙國的士兵,也學習胡人的服飾,穿貼身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身緊窄,行動便利。

這種想法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在古代卻意義重大,我們常說華夏衣冠,在古人眼裏,你穿什麼樣的衣服,對你的身份認同非常重要。

趙武靈王在位時期都有哪些貢獻?爲何沒有消滅秦國? 第2張

你要知穿上胡人的衣服,你這是要變成野蠻人嗎,趙武靈王這個想法顯然非常大膽,但困難並沒有嚇到這個銳意進取的君王。

連他的兒子都反對改變服飾,拿什麼上古聖王之道來反駁他,最後趙武靈王突然拉弓引箭,只聽“嗖”的一聲,一箭射出,深深地射入城樓上的梁木中,隨後向趙成等人說:“誰還反對這次改革,當如此木。”

所有人嚇得目瞪口呆,沒人再敢提反對意見,於是一場關於服飾的改革,關於兵種的革新就這麼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趙國經過軍事改革之後,實力迅速提升,一舉滅掉中山國,重創林胡和樓煩兩國,讓趙國成了北方的超級大國,知道秦國統一六國之前,趙國都是秦國最強有力的對手。

趙武靈王還不斷開疆拓土,在新徵服的土地上設置了代、雲中、雁門三郡,拓展了趙國的領土,並在邊疆修築長城,抵禦胡人的進攻,後來秦始皇修長城,實際上是把原來幾個國家的長城連在了一起。

“胡服騎射”政策的影響十分深遠,不僅僅侷限於戰國時期,對中國社會以後的發展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趙武靈王讓人們穿胡服,原本爲了適應作戰的需要,但後來人們發現,身穿胡服更利於參加勞動耕作及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由此對後世人民產生巨大影響,對於促進民族融合有着巨大的意義。

在當時也改變了趙國時代的兵種,趙國的騎兵開始縱橫馳騁,各國也開始效仿,從此車戰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騎兵開始成爲戰爭中非常重要的力量。

理想者之死

在趙國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趙武靈王開始思考一個重要問題,如何能夠吞併秦國,這在當時並非不是不可能的,維持他還混進使者的隊伍,混進秦國,親自觀察秦國的地理地貌,爲全面滅秦做準備。

這種行爲冒險而又浪漫,非常符合趙武靈王性格中理想主義的一面,但最終也是因爲理想化過了頭,出現了悲劇的結果。

都說上古聖王經常搞禪讓,這個趙武靈王居然也想搞禪讓,打破暗中君王到死才放手權力的局面,他是個敢想敢做的人。

趙武靈王在位時期都有哪些貢獻?爲何沒有消滅秦國? 第3張

趙武靈王真的就把王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他一個人在卸下了繁重的負擔之後,專門謀劃攻打秦國的事情。

要不少多子不一定多福呢,禪讓王位之後,趙武靈王自稱主父,但另一個兒子總是在他面前哭訴,說新王對自己如何如何不好。

本來手心手背都是肉,儘管把位子給了幼子,總覺得對不起長子,他還曾經打算再把國內一部分土地分封給這個大兒子。

但君權這個東西,非常神奇,一旦擁有了,就完全不允許任何人染指,大兒子造反了,但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他逃到了趙武靈王的沙丘宮。

公子成、李兌率兵將主父的沙丘宮包圍,之後闖入行宮,殺死公子章,兩人怕主父秋後算賬,就將趙武靈王困在沙丘宮。

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最終趙武靈王是被餓死的,中途曾以捕捉小鳥爲食物,一代梟雄就這麼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沙丘宮這地方,這是邪門,秦始皇也是突然死在了這個地方,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巧合,兩個偉大的人物,都死在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