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孝公後的秦國都來了哪些人才 他們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秦孝公後的秦國都來了哪些人才 他們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國人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總共招募了哪些人才?他們分別是誰?他們都有什麼樣的貢獻?

在曾經各自稱雄一方的戰國七雄中,秦國不僅沒有值得誇耀的悠久歷史,甚至長期處於被鄙視的境地。較周初(前11世紀)便封邦建國的齊國、燕國,以及韓、趙、魏三國的前身——晉國,秦的立國晚了整整三個多世紀。公元前9世紀末,秦族的首領非子因擅長養馬,被周孝王封爲附庸,封於今甘肅東南渭河上游一帶的“秦”(今甘肅張家川東)。秦國自開國以來一直是貧窮落後的局面,到秦孝公時立志改革變法強秦,秦孝公是秦國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爲的國君,親自下了《求賢令》招攬人才,秦國的強大正是從這裏開始的。那麼我們今天來清點一下自秦孝公以來六國去往秦國的一些人才。

1、商鞅

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去世,二十一歲的孝公即位。據史載,當時的秦國,“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這位志向遠大的年輕君主,立誓要實現父親獻公“復穆公之故地”的理想,奪回河西之地,改變“諸侯卑秦”的局面。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秦孝公迫切需要一位具有遠見卓識並富有執行力的能臣。於是,即位伊始,他就頒佈了一道求賢令:“賓客羣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一位身在魏國的青年,聞聽此令,怦然心動。他就是商鞅。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的代表性人物,戰國時期衛國人,故後世也稱之爲衛鞅,因變法及河西之戰有功獲封商地,所以也稱爲商鞅。早年商鞅投靠魏國,因魏國不用後投秦,在秦國獲得秦孝公大力支持主導變法,史稱“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崛起,實力大增,幫助秦國取得河西之戰大勝。因變法得罪了秦國的士大夫階層於秦惠文王繼位後被車裂。商鞅相孝公,爲秦開帝業。”公元前 221年,在商鞅變法一百三十八年之後,憑藉商鞅所創制的秦法,依靠商鞅培育的強大秦軍,秦始皇完成了蕩平諸侯、一統中國的偉大事業。

2、張儀

張儀,張子,魏國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師從鬼谷子,張儀爲秦國提出了著名的連橫之策。秦惠文王拜張儀爲相,幫助秦國遊說列國,以連橫破合縱,爲秦國之後的東出奠定了基礎,進一步增強了秦國國力,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繼位,因秦武王不喜歡張儀,張儀離開秦國到魏國爲相,一年後就去世了。

秦孝公後的秦國都來了哪些人才 他們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3、公孫衍

公孫衍,魏之陰晉人,名衍,號犀首。十分擅長辯論,時人稱犀首,到了後來大家都叫他犀首,以致於忘了他本來的名字,他在秦惠文王5年來到秦國,被惠文王拜爲大良造(大良造在秦國一般都不輕易給人),幫助秦國完全佔領了河西之地,與魏國一戰斬首8萬,魏國從此一蹶不振。之後公孫衍離開秦國,來到六國主張合縱破秦。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秦相張儀與齊、楚大臣在契桑(今江蘇沛縣西南)相會,拉攏齊、楚,推行連橫之策。公孫衍同時發起燕、趙、中山、韓、魏“五國相王”,推行合縱抗秦之策,與之相抗。次年魏爲秦所迫,接受連黃之策,用張儀爲相。,就是在秦國遇到了他的對手——張儀。一個旗鼓相當的辯手,又一個卓越的縱橫家,他們都學習縱橫之術,不同的是,公孫衍是合縱的代表人物,而張儀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而更大的區別在於,張儀靠着自己出色的口才,以欺騙的方式,拆解了六國的合縱之勢,導致六國聯盟的瓦解,而公孫衍的一生曾經兩次主張合縱,但是都均告失敗。他們在政治的舞臺上針鋒相對,在政治上和私人關係上都是對手。惋惜,最後公孫衍還是敗在了張儀手裏。

5、範睢

範睢,魏國人,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秦昭襄王執政後期被拜爲相,因封地在應城,史稱應候。在秦國,范雎可以說是一個十分了不得的人物,他以魏國罪臣的身份投奔秦國,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得到了秦昭王的器重,從無任何官職,到客卿,再到秦國丞相。不過,歷史上對范雎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即使他有很多的功勞在身,有很好的謀略,但是他的人品和性格卻不是很招人喜歡。早年在魏國不得志,差點被魏國國相打死,後在張安平的幫助下來到秦國化名張祿。在經過多方努力下見到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策略,首先幫助秦昭襄王清除了宣太后、魏冉、以及其他的貴族,之後的長平之戰更是用反間計大破趙國,從此趙國再也沒有能和秦國對抗的實力。成語“睚眥必報”就是出於範睢,具體不贅述。

6、李斯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戰國時期楚國人,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他出身於下層,年輕時做過管理文書的小官。李斯進取心強,政治上也很有抱負。有一次,他看見廁所裏的老鼠吃的是糞便,又時常受到人和狗的驚擾。而穀倉裏的老鼠,吃的是糧食,住的是寬敞的庫房,不會遇到人和狗的恫嚇。“倉鼠”和“廁鼠”所處的不同生活環境,使李斯聯想到,人的尊卑貴賤也完全是由不同的社會地位決定的。於是他就拜荀子爲師,學習帝王之術。後來,李斯在他國不得志來到秦國拜於呂不韋名下,幫助秦王滅諸侯。剛到秦國不見因爲韓國間諜鄭國原因差點被趕出秦國,李斯憑藉一千古名篇《諫逐客書》讓秦王嬴政改變了主意,之後官拜廷尉,幫助秦王滅六國。秦始皇死後李斯和趙高合謀僞造遺詔立公子胡亥爲帝。之後李斯被趙高陷害腰斬於市,夷三族。

秦孝公後的秦國都來了哪些人才 他們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第2張

7、呂不韋

呂不韋(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商人、政治家,衛國人。因幫助異人取得秦國王位被拜爲秦國國相,主持編纂了天下聞名的《呂氏春秋》,嬴政繼位時甚至稱之爲“仲父”,權傾天下。後被秦王嬴政賜死。呂不韋短短几十年的人生過得是相當的精彩,他最初是個商人卻沒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還成爲一名相當有名氣的成功企業家;他後來賭注似的試水政治,又沒想到這次高風險的投資換來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壇還是在商圈,呂不韋都能夠如魚得水,膽識、精明、伶俐他具備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具有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