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康熙曾向朱元璋三叩九拜,他的目的是什麼?

歷史上康熙曾向朱元璋三叩九拜,他的目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裏,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看過清廷劇《康熙王朝》的都知道,裏面有這樣一個橋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禮。可能你會覺得這是狗血劇情,是編劇老師隨意杜撰的。其實不然,在歷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的確發生過。

《清聖祖實錄》中記錄康熙在第三次南巡中的講話:

明朝洪武乃創業之祖,朕兩次南巡俱舉祀典,親往奠酒,今朕臨幸,當再親祭”……上由甬道旁行,諭扈從諸臣皆於門外下馬。上行三跪九叩頭禮,詣寶城前行三獻禮。

《康熙起居注》也記載,清康熙皇帝曾6次南巡前往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拜謁,並且還提到這樣一番話:“巳時,上率內大臣、侍衛、部院官員往謁明太祖陵,於孝陵殿前行三跪九叩禮”。

歷史上康熙曾向朱元璋三叩九拜,他的目的是什麼?

這麼看來,康熙祭拜朱元璋是不爭的事實。而我們知道,三跪九叩可是一種大禮,朋友們不禁要問,同樣是帝王,也並非有血脈相承,那麼康熙祭拜朱元璋算怎麼回事呢?就不怕跌面兒嗎?

這也許是你我迷惑之處,但在康熙看來,卻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

世無長生,輪迴無往。一世凡塵爭渡,只爲踏骨騰天。

康熙之所以認同朱元璋,那是因爲康熙在朱元璋身上尋求某種認同。承上啓下,繼往開來,康熙也許只是走一個過場,但產生的連鎖反應,卻是久遠的。

01

從放牛娃逆襲爲一代帝王:朱元璋的閃光點可圈可點

康熙帝爲何要對朱元璋行三叩九拜大禮,康熙究竟要在明太祖身上探尋什麼歷史奧祕?說白了,康熙很欣賞朱元璋,有句古話叫識英雄重英雄。康熙是一代明君,而朱元璋更是靠着自己的雙手,打出了一片天。

朱元璋出身草莽,曾爲了一口飯,不惜當了和尚,最後又淪落街頭。他歷經千辛萬苦,從刀山火海中闖出一條坦途大道,最終成就了千秋霸業。

就古代400多位帝王而言,無論是從出身還是騎馬打天下,朱元璋又怎是一個“傳奇”可以概況?!所以在朱元璋身上,我們能看到的還有很多,這些也讓康熙爲之欽佩。

帝王間的心心相惜可能只是某種表象,康熙高調祭拜朱元璋,其實還隱藏着另外的深意。

02

康熙“醉翁之意不在酒”

明確一點,朱元璋可不是康熙的老祖先,論仁孝之禮,康熙不挨着。出於對朱元璋的尊敬,康熙6去明孝陵,但這只是部分原因。分析大清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康熙一路走來也不容易,他要守住江山,僅僅靠騎馬治軍、鐵腕治民是萬萬行不通的。所以,他祭拜朱元璋,就是要昭告天下,馬背上的民族,不單單隻會騎馬打仗,更會用中原的文化管理中原。

首先,身處權力頂端,康熙也學朱元璋的權術

康熙雖然生下來就是皇子,但他的成長過程以及親政經歷同樣歷經波折,不啻於刀尖舔血。從這點來看,他與朱元璋從草根摸爬滾打上位來說,有相似之處。雷同的際遇,讓康熙對朱元璋多了幾分敬意。朱元璋,作爲一代無可辯駁的雄主,他的治國手段,馭下之術,必定會與不甘平庸、心有所想的康熙產生深深的共鳴。

只有處在權力頂端的人,才能理解那種高處不勝寒的險境。故而,康熙學習歷史,瞭解先人治國之術,這是康熙加強自身統治的必修功課,與其說這是祭拜,不如說是“朝聖”。

歷史上康熙曾向朱元璋三叩九拜,他的目的是什麼? 第2張

其次,“初代目”秦始皇和朱元璋,讓康熙看到了不同的自己

揚別人之長處,避自己之短處。秦始皇和朱元璋同開中國新氣象,同樣都是開國雄主,但兩人的區別卻猶如天壤,這也對康熙的借鑑甄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千古一帝秦始皇,雖然是封建社會的開創者,但是在他死後不久,秦朝就崩潰了。之後的歷朝歷代,除了元朝之外,幾乎所有王朝的運營模式,都是照搬秦始皇的那一套。不誇張地說,秦始皇影響了除元朝外幾乎所有的封建王朝。由於某些根深蒂固舊制度的影響,很多後續王朝出現了內亂紛爭。

有別於秦始皇,康熙看到了朱元璋的與衆不同之處。他看到了朱元璋從一介布衣,一步步走上了人生的巔峯,不論是從打天下還是守江山,康熙從老朱身上看到了很多發光點,因此他把朱元璋就看成了自己的楷模,所以纔會去下馬參拜朱元璋。

第三,籠絡人心,將清朝歸爲華夏傳承

自古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自祖先入主中原以後,康熙心裏明白,自己始終代表着“外來文化”,在老百姓眼裏,他們就是“入侵者”,是異族,是韃子,而並非正統傳承繼任者,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可能。

康熙以天之驕子的身份向朱元璋跪拜,一方面是爲了籠絡漢人之心,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將清朝順利的歸爲華夏傳承,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明朝的合法繼承者。同時,向朱元璋跪拜,按照時間線來算,自己也是晚輩,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康熙皇帝給朱元璋磕頭,也是合情合理的。但老百姓卻看到了一個傳承漢文化的帝王。

03

爲守江山,康熙更多追求文化認同

若說滿清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一手打造的話,那麼真正入主中原,坐穩江山的功勞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康熙了。雖然此時清朝已經統治多年,但是當時的漢族百姓仍對清朝的統治十分不認可。

因爲在老百姓看來,清朝的統治者是趁着明朝的內亂,纔得到江山的,清朝的政權並非正統,加上清朝入關後曾作出的很多駭人的舉動,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並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蓄辮運動,所以百姓的反抗此起彼伏,民衆和朝廷的矛盾也是愈積越深。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

爲了緩和這些積怨,滿清統治者也是想了很多的法子,康熙當政後更是絞盡腦汁來通過各種手段來處理這樣的危機。

歷史上康熙曾向朱元璋三叩九拜,他的目的是什麼? 第3張

而文化認同的差異,無疑是根源所在。所以康熙從儒家文化的創始人——“文聖”孔子入手。康熙皇先是祭拜孔廟,孔廟上面“萬世師表”的匾額就是康熙帝親筆書寫的。而祭拜明太祖也代表着對明朝正統的認同,三拜九叩的方式也說明清朝對封建儒家文化正統地位的認可。

你可以說康熙的跪拜是一種政治作秀,但朱元璋的一系列制度,無疑影響到了清朝的統治。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見明孝陵前康熙立下的一塊石碑,上面是他親筆題寫的“治隆唐宋”四個大字。意思是,朱元璋的對於國家的治理,所做出的的貢獻,可以跟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相提並論,可見康熙皇帝對於明太祖朱元璋也是打心底佩服。

另外我們知道,明孝陵位於南京市,而江南也曾是“反清復明”的“重災區”,文人學子在感情上無法抹去對前明的思念,而滿清發動的“文字獄”已經對很多人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爲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彰顯新君的懷柔與傳承,康熙皇帝自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第一次下江南以來,幾乎每次來到南京都要去祭拜朱元璋的陵墓。

可見,康熙這一跪,不僅顯示出康熙皇帝的胸襟廣闊,而且用一種和平的方式消除民族矛盾,穩固了清朝統治;康熙這一跪,爲“滿漢一家”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朱元璋#

大清江山存在了二百多年,康熙功不可沒。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