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姜維北伐爲什麼等了二十年纔開始 姜維究竟在等什麼

姜維北伐爲什麼等了二十年纔開始 姜維究竟在等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姜維北伐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諸葛亮死後姜維接管北伐大權,姜維爲什麼等了二十年才北伐?姜維到底在等什麼?

從姜維所處的環境和他的成長道路兩個方面來考量。

一、姜維所處的環境。

諸葛亮在世的時候,爲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知其不可而爲之,在蜀國處於弱勢的情況下,以攻爲守,不斷主動向魏國發起進攻,最後鞠躬盡瘁,病逝五丈原。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時,已經發現並開始採取措施,彌補蜀國在與魏國作戰時存在的短板,那就是糧食問題。自古打仗,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蜀國大軍數量與魏國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加上糧食供應不暢,勞師遠征,很難持久。

姜維北伐爲什麼等了二十年纔開始 姜維究竟在等什麼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決定在五丈原實行“屯田”,由士兵開荒種地,生產糧食,與堅守不出的司馬懿展開持久戰。如果諸葛亮的這個決策長期堅持下去的話,對於蜀國來說,即使不能滅掉魏國,也不會亡國那麼快,而魏國要滅掉蜀國也不會像後來那樣輕鬆,必將會推遲許多年。惋惜的是諸葛亮在五丈原實行“屯田”不久,就因爲操勞過度去世了。

可以說,諸葛亮的去世是蜀國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因爲,在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內部發生了動亂,自相殘殺,大軍撤退,魏延被殺,蜀國實力大減,諸葛亮的“屯田”計劃化爲了泡影。一個國家的政策制定得再好,如果因爲領導人的更迭而不能堅持下去,那麼,這項政策也只能是空中樓閣,與國無益。

姜維北伐爲什麼等了二十年纔開始 姜維究竟在等什麼 第2張

蜀國後來掌握實權的領導人楊儀、費禕、蔣琬等,在失去了諸葛亮後,他們同時也失去了自信心。他們對蜀國的實力擔心,對自己的個人能力擔心,他們認爲,諸葛亮活着的時候都不能打敗魏國,何況他們這些平庸之才呢?能守住眼前的一切就不錯了,哪裏還敢有繼續北伐的鬥志呢。

二、姜維的成長之路。

諸葛亮對姜維很賞識,誇張他“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既有膽義。深解兵法”,更重要的是姜維與諸葛亮一樣都“心存漢室”。因此,諸葛亮決定將自己的平生所學全部傳授給姜維。爲了讓姜維在蜀漢政權內儘快站穩腳跟,諸葛亮還送姜維到成都去覲見後主,爲日後提拔重用打下基礎。

諸葛亮在世時姜維的官職是中監軍、徵西將軍。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先後任右監軍、輔漢將軍、鎮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延煕十年(公元247年),升任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在這個時候的姜維,事事都要受到費禕的限制,每次出兵只給不到一萬人,完全沒用實力去與魏軍動輒數萬人的大軍相抗衡。官大一級壓死人,面對這樣的領導,姜維無奈,只有生悶氣的份。

姜維北伐爲什麼等了二十年纔開始 姜維究竟在等什麼 第3張

這個情況一直延續到諸葛亮去世後長達二十年之久,這期間姜維空有雄心壯志卻難以實現心中遠大抱負。直到延煕十六年(公元253年),費禕去世這個狀況才得以改觀。這個時候,姜維一次可以動用三四萬的兵力向魏國進攻。這些兵力雖然比費禕那時好些,但是與魏國的兵力相比還是明顯不足。

延煕十七年(公元254年),姜維任中外軍事都督,延煕十九年(公元256年),後主派人到姜維駐地任命他爲大將軍。姜維從延煕十六年後,五次主動向魏國用兵,結果是雙方互有勝負。我們瞭解了姜維一路的成長過程。也就自然會理解了姜維爲什麼在諸葛亮死後20年才北伐,他實在有着難以訴說的苦衷,非姜維不作爲也,完全是由於當時主客觀條件都不具備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