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最霸氣的兩首詩,你讀過嗎?

朱元璋最霸氣的兩首詩,你讀過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明朝開國皇帝,因其特殊的人生經歷,他只能通過後天的努力,這不僅讓他成爲了一名能詩作文之人,也給後人留下了不少詩句。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根據《明史·藝文志》的記載,在《明太祖文集》五十卷中,光詩文就有五卷。現在,後人能夠看到朱元璋的詩詞有兩百多首,我們今天來說說朱元璋早年的三首古詩,這三首古詩,也能夠看出朱元璋的雄偉志向。

雄豪恣肆、霸氣凜凜的三首古詩

朱元璋早年,生活在戰火紛紛的環境之中,所以這時候朱元璋所寫的古詩,都是和戰爭有關係的。這些詩詞的風格,體現的是雄豪、壯闊,充滿了霸氣。

比如他所寫的《詠菊花》:“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朱元璋的這首詩,化用的是唐朝黃巢的《不第後賦菊》,《不第後賦菊》是這樣寫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從這兩首詩來看,作者都是寫的菊花,而朱元璋的詩比黃巢寫的還要霸氣、豪橫。朱元璋直接將菊花比作自己,抒發自己與各大諸侯抗衡的豪邁之情。

這首詩中的“不發”指的就是當時謀臣給他提出的“緩稱王”之策,而“發”指的就是花兒盛開,抒發自己一展宏圖的美好願望。

這首詩,整體給人一種霸氣的感覺,同時猶如一把鋒利的劍刃,即將橫掃一切。展現了朱元璋踏平割據勢力,推翻元朝的豪邁壯志。

朱元璋早年所寫的另一首詩是《不惹庵示僧》:“殺盡江南百萬兵,腰前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漢,只顧嘵嘵問姓名。”

朱元璋寫這首詩時,剛好是他轉戰江淮,這首詩他將自己生動地描繪成一個身穿戎裝、英姿勃發的青年形象。

朱元璋最霸氣的兩首詩,你讀過嗎?

雖然這首詩只有四句,但是簡單的刻畫,就把主人公的形象鮮明表現了出來。這首詩的後兩句,描述了朱元璋身上應有的霸氣和一統山河的宏圖偉略。

第三首詩是《徵陳至瀟湘》:“馬渡沙頭苜蓿香,片雲片雨過瀟湘。東風吹醒英雄夢,不是咸陽是洛陽。”

根據史書記載,朱元璋寫這首詩,發生在剪滅陳友諒的過程中,詩句用“吹醒”兩個字將“夢”由虛幻變爲現實,夢實現了,不是在咸陽,而是在洛陽。

要知道,洛陽是帝王之都,這也很好的說明了朱元璋的皇帝夢。

當然,朱元璋早期詩句,不僅僅這三首,還有很多,這些也很好的見證了朱元璋的宏偉志向。

三首詩見證朱元璋後天的執着與努力

說到朱元璋,我們都知道他是白手起家,是一個大老粗,甚至後來還演變成了一個殺人狂魔,不過通過他早期的這些詩,我們也能夠解讀出,朱元璋還是一個文化人。

朱元璋所寫的詩,有相當高的文學水平,可以說是雅俗兼備的好詩。

傳統詩歌講究賦比興,詩句通過一系列的修辭,給人一種獨特新穎的感覺,雖然朱元璋的詩並不是所有都到達了這一境界,但對於文化水平有限的他來說,有幾方面還是非常難得的。

首先,朱元璋所寫的詩句,是能夠發現很多典故的。比如,他寫的七言律詩,《拂曉行軍詩》就是雅俗兼備,同時用了大量的典故。

“忙着征衣快着鞭,回頭月掛柳梢邊;兩三點露不成雨,七八個星猶在天。茅店雞聲人過語, 竹籬犬吠客驚眠;等閒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朱元璋最霸氣的兩首詩,你讀過嗎? 第2張

這首詩讀起來有點像打油詩,不過,這首詩中的典故可不少。

其中,“兩三點露不成雨,七八個星猶在天”這句出自辛棄疾《西江月·夜行》中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茅店雞聲人過語,竹籬犬吠客驚眠”這兩句化用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從這首詩,我們也能夠看出,朱元璋在軍旅生涯中也是不斷學習的。特別是最後一句“等閒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這充分表達了朱元璋對一統山河的渴望。

朱元璋的詩詞,除了用典故之外,比喻、誇張的手法用的也不少,雖然他比不上李白那樣誇張,可是朱元璋能夠做到這一點,也是讓人非常敬佩的。

上文我們寫的《詠菊花》就可以看出朱元璋詩句中誇張的手法。當然,除了《詠菊花》這首詩之外,在朱元璋的詩句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這一手法。

比如他所寫的《野臥》:“天爲羅帳地爲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這首詩,完全能夠看出朱元璋的性情與豪邁。

他將天作爲羅帳,將地作爲氈,讓日月陪伴她入睡,還要將山河踏穿,這是一種何等豪邁的心胸啊。

更讓人驚訝的是他所寫的《燕子磯》:“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杆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釣鉤,稱我江山有幾多。”

他竟然將燕子磯比作了一杆秤,是不是誇張的手法用的和李白都差不多了呢?

總之,在朱元璋的詩句中,我們看大的雖然有通俗的成分,但是用典、各種修辭的使用,讓我們看到了朱元璋平定羣雄、一統天下的氣概與豪邁。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