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蘇軾很溫暖的一首詩,你讀過這首詩嗎?

蘇軾很溫暖的一首詩,你讀過這首詩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大文豪蘇軾,這一生便是至雅與至俗的結合。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愛竹子,愛寫詞,還愛吃肉。這位北宋頂尖的大文學家,不僅精於揮毫弄墨之事,更是第一流的大饕餮。大名鼎鼎的東坡肉,相傳便是蘇軾被貶黃州之時,所“研發”出來的。

蘇軾很溫暖的一首詩,你讀過這首詩嗎?

要知道,東坡肉的原材料是豬肉。而在中國古代,豬肉是非常不受待見的。

歷史記載,在北宋時期,雖然政府鼓勵百姓食用豬肉,連大相國寺都有專門的“燒朱院”賣炙豬肉,但百姓們每每吃掉一百頭羊,才能吃掉一頭豬。

對於這樣無人問津的“窘境”,豬豬們估計不太開心,蘇軾卻高興得不得了。

爲此,他專門做了一首詩,來歌頌豬肉低廉的價格。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豬肉頌》

看着“價賤如泥土”的黃州豬肉,不知道深深爲現代物價所困的讀者們,有沒有想要淚流滿面的衝動呢。

這一首詩蘇軾最溫暖的一首詩,看似又土又俗,其中卻蘊含着最高級的人生哲學。

這一生,蘇軾不是在被貶謫,就是在被貶謫的路上。“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話雖然諷刺,卻不得不說,正是中國古代許多仕途百般不如意的士大夫們最真實的寫照。

古代的每一位仕子,在踏入考場之前,心裏想的一定是高中之後種種宏圖偉業。這些理想,後來被北宋大儒張載總結成了著名的“橫渠四句”: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宰相的舉子也不是好舉子。

蘇軾心裏有多麼想做一個清官,一個好官,我想每一位讀過蘇軾詞的讀者都應該懂得。天下每一位士大夫的理想,就是他的“心比天高”。

然而,命運卻最喜歡捉弄不服輸的人。

當你垂垂老矣,一生竭盡心力,仍未達到自己期望的那個目標。命運扼住了你的喉嚨,你才終於明白,自己的人生,其實跟黃州的豬肉是一樣的。

你很好,只是他們不需要。

但每一種食材,最終都能實現它的價值。

蘇軾很溫暖的一首詩,你讀過這首詩嗎? 第2張

黃州的豬肉遇到了蘇軾,從此蛻變爲一道美食,引得當地居民紛紛追捧,豬肉盛行一時,宋朝的家豬養殖業也開始逐漸的迴歸。

連連貶官的蘇軾遇到了詩詞,從此徜徉於山水與美食之間,成爲北宋一朝人氣最旺、粉絲最多的“美食、旅遊雙料大V”,爲後世留下了無數動人的詩篇。

我不知道做一個默默無聞的權臣,和做一個名動天下的海南地方官,究竟哪個更令人同情。每一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也都是最壞的時代。

沉迷“旅遊”的蘇東坡卻開悟了。

在黃州研發東坡肉,還想着吃江魚和鮮筍;在江陰看鴨子和河豚,也不知道有沒有邊看邊流口水;在惠州更是愛上了羊蠍子,左手烤羊蠍子,右手盧橘楊梅和荔枝,這是什麼神仙生活!被貶到幾乎是蠻荒之地的儋州,他又迷上了生蠔,甚至煞有介事地作了一篇《食蠔》:

“肉與漿入與酒並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爾啖嚼……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爲東坡所爲,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

小老頭還得意洋洋地跟人嘚瑟:嘿,我真害怕在北方做官的那些人,聽說我過得這麼美,都求着來海南,跟我搶生蠔吃!

普普通通的人間煙火,寫在蘇軾筆下,卻總有讓人會心一笑的魔力。

“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蘇軾《老饕賦》

他真正做到了“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人之一生,也可以不必走得那麼急。

小火慢燉,才能把肉的香氣慢慢煮出來;沉吟細品,才能知道人生這盞茶裏,究竟有多少酸甜苦辣鹹。

人生處處是風景,因爲“此心安處是吾鄉”,“人間有味是清歡”。每到一處,都有一處的樂趣。

蘇軾詞中,多得是瀟灑恣意的快活,和既來之則安之的從容。下雨沒帶傘,他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半夜回家敲門沒人應,他乾脆幻想着“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年紀漸漸大了,他卻不服,嚷嚷着“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讀懂了蘇軾,你就讀懂了人生。

理解了蘇軾,你就能夠明白,我們究竟該如何過好這一生。

“浪漫古典行”這套書目將蘇軾的作品整理成冊,不僅收錄了蘇軾的詩詞作品,而且從蘇軾的生平切入,以獨特的視角,將每一首詞背後的故事都做了詳細的介紹。並通過詩詞的賞析,使我們更清楚地瞭解到,蘇軾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蘇軾的一生又是怎樣度過的。

同爲北宋著名詞人的李清照,則是詞壇上不同於蘇軾的另一抹清新的亮色。從“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天真小姑娘,到“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哀婉悲愁,李清照的詞,是北宋末年倉皇離亂的一段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