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于謙的一生有多傳奇?是個爲大明付出一生的忠義之士

于謙的一生有多傳奇?是個爲大明付出一生的忠義之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謙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夏日的傍晚與白天不同,天色未暗但暑氣已逐漸消散,一陣風吹過,人身上積累了一整天的炎熱就全部被帶走了。

趁着晚涼,在屋裏悶了一天的孩子們紛紛跑出來玩耍。一戶人家門外,一個穿着紅衣服的男孩子正騎着匹馬玩得不亦樂乎。鄰家老者被他的笑聲吸引,看了會兒撫着鬍鬚道:“紅孩兒,騎黑馬遊街。”男孩聽了立刻對道:“赤帝子,斬白蛇當道。”老者聽了欣慰不已,連聲道後生可畏。

這個文思敏捷的男孩就是剛剛八歲的于謙。

于謙的一生有多傳奇?是個爲大明付出一生的忠義之士

01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1398年生於杭州錢塘。他的高祖、曾祖、祖父都曾在朝爲官,父親則選擇帶着家人在錢塘爲官,過不受功名所累的自在生活。

但于謙與父親不同,他志存高遠,自小嚮往祖父們叱吒官場的豪情,他並不理解父親的選擇,只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跟祖先們一樣造福一方。

帶着這樣的抱負,于謙自小飽讀詩書,學習治世之道。由於家境不錯,家人專門爲他準備了一個書齋,在這書齋裏開始了他四書五經的學習生涯,也在這書齋裏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女子光。

在於謙的書齋裏,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在顯眼的地方,掛着自己的偶像一一文天祥的圖像。

于謙對文天祥十分地崇拜,日夜冥神膜拜,併發誓,長大後要成爲像文天祥的人。

爲了追隨偶像,爲了實現誓言,十七歲的于謙寫了一首《石灰吟》以明志: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石從深山出來要經過千萬次錘打和熊熊烈火的焚燒,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只爲留一身清白在人世間。而我要成爲像文天祥那樣的人,也應該要有石灰石不畏懼的精神。

于謙的一生有多傳奇?是個爲大明付出一生的忠義之士 第2張

于謙,說到做到,爲了偶像,用了一生去追隨;爲了誓言,用了一生去實現。

02

1421年,二十三歲的于謙鄉試中舉,即將赴京趕考,就此開始他傳奇的一生。

于謙收拾好行奇,告別了家人,獨自踏上了漫漫的長路,他知道,前面也許道路險阻,但同時也會遇到更爲廣闊的世界,等待着他實現許下的誓言。

於是,他毫無怯意地踏上了征途,並吟了一首《處世若醉夢》表明自己的心情:

處世若醉夢,憂樂付等閒。百事皆前定,對酒且自寬。仰天歌嗚嗚,清風吹我冠。濁醪(láo)滿瓦缶(fǒu),苜蓿(mùxu)堆春盤。無人勸我飲,自酌還自歡。醉眠白日晚,起看明月團。拔劍舞中庭,浩歌振林巒。丈夫亦如此,不學腐儒酸。

一介文弱書生從來不是我的人生目標,拔劍江湖、馳騁山林纔是我的嚮往,而國家和人民,即使犧牲自我,更是我畢生的追求。

1426年,于謙得明宣宗賞識,授監察御史一職。同年,漢王朱高煦謀反,宣宗御駕親征前去平叛,于謙在隨行之列。同年朱高煦兵敗,宣宗命于謙細數其罪行。于謙色厲辭正,直令朱高煦羞愧不已,高呼自己萬死不足惜。

宣宗大爲滿意,立刻擢于謙爲江西巡按。于謙到了江西,考察當地吏治,重審有疑點的案件,在任期間共平反了上百起冤案。他的才能因此再一次得到宣宗的認可,1430年于謙升爲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一帶。

于謙發現河南和山西庫存的糧食很多,但當地底層百姓多有缺衣少食的,向朝廷建議先把餘糧分給需要的人,等秋收後再令他們補齊。他還察覺到黃河沿岸的堤壩不夠穩固,便下令當地官府抓緊加固堤壩,提前預防水患。

于謙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受到了百姓們的一致擁護,就連內閣大臣都聽說了他的賢名,對他呈上來的奏摺總是優先處理、加快處理。

于謙的一生有多傳奇?是個爲大明付出一生的忠義之士 第3張

可得人心的同時必然會遭人嫉恨。1440到1446年間,內閣中支持于謙的三位閣臣相繼去世,宦官王振開始專權,處處給於謙下絆子,從前對於謙交口稱讚的羣臣們見狀紛紛做出對於謙不屑一顧的樣子,轉而奉承王振去了,竟稱王振爲翁父。

于謙對如此沒有風骨氣節的同僚們深感失望,《石灰吟》應運而生: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03

1448年,于謙從河南迴京,受任兵部左侍郎。次年,土木堡之變爆發。明英宗帶着精銳部隊親征瓦剌,不幸在土木堡被敵軍伏擊,英宗被俘,全軍幾乎盡數覆沒。

消息傳到京城,朝廷上下大亂,甚至有人建議此時應當將都城南遷,遠離戰場。于謙堅決反對這種逃避思想,他堅定地主張做好京城防守,時刻準備好救回英宗,給瓦剌迎頭一擊。有詩爲證,《嶽忠武王祠》: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冢白雲多。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于謙身先士卒,提了很多加強軍事力量的建議,還親赴順天府部署前線,以一己之力安撫了躁動民心。於是于謙順理成章地升爲兵部尚書,總管軍事部署。

國不可無君,但太子年幼不能服衆爲了穩固朝綱,1449年于謙等人擁戴英宗的弟弟郕王登基,史稱明代宗,遙尊英宗爲太上皇。

代宗登基後更加倚重於謙,任命他爲提督,統領天下兵馬。于謙帶領軍隊直面瓦剌,提出了著名的“連坐法”以鼓舞士氣。大明將士在他的帶領下皆嚴陣以待,數次擊退來勢洶洶的敵軍,最終逼得瓦剌退出關外,解除了危機。1450年,英宗被迎回。

經此一役,于謙功勳彪炳,被加封少保。

于謙的一生有多傳奇?是個爲大明付出一生的忠義之士 第4張

04

1457年,明代宗病重,曹吉祥、徐有貞等人趁機發兵擁立英宗再次登基。

英宗復位後曹吉祥等人備受恩寵大權在握,他們不滿於謙一枝獨秀已久,又想向英宗邀功,便進言誣陷於謙還掛念代宗,暗中圖謀另立太子。于謙得知後對此莫須有之事嗤之以鼻,做《北風吹》以示自勉:

北風吹,吹我庭前柏樹枝。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棱棱還自持。冰霜歷盡心不移,況復陽和景漸宜。閒花野草尚葳蕤,風吹柏枝將何爲?

英宗對於謙擁立代宗而不擁立他的兒子早有不滿,於是聽信了讒言,順水推舟將於謙投入大獄。經審問,御史蕭維禎判定於謙罪在謀逆,處以死刑。

英宗卻有些猶豫了,于謙畢竟是有功之臣,處以死刑似乎太過不合情理。但曹吉祥等人再次進言,若於謙不死,判他謀逆豈不是徒有其表了嗎。

英宗深以爲然,不久後於謙就被執行死刑了,且其子被判充軍,其妻被判戍邊。他死後被抄家,家中簡樸地不像個高官大員的住所,奢靡華貴之物一概沒有,最珍貴的不過是代宗曾經賜的蟒袍、劍器。

這個爲大明社稷付出了一生的忠義之士,沒有死於敵人的明槍,卻死於同僚的暗箭。

直到1464年英宗駕崩明憲宗登基後,次年才爲于謙平反,恢復了他的官職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