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白起?白起死得冤嗎?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白起?白起死得冤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白起?白起死得冤嗎?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實際戰績,白起在秦國的武將當中都以壓倒性的優勢排名第一,即便是把整個戰國時代的武將放在一起,他同樣都在前三之列,然而,這樣一位堪稱絕世的名將,最終竟然被秦昭襄王賜死,讓後人爲之嘆息。那麼,便自然而然的引出一個疑問——白起死得冤嗎?

我們先簡單地把白起被賜死的過程簡單的過一遍(《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公元前289年9月,秦昭襄王派五大夫王陵攻趙率軍攻趙。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爲8000人)秦軍。白起病癒,秦王想讓白起爲將攻邯鄲,白起認爲沒有獲勝的機會,表示反對。

秦昭襄王爲什麼要賜死白起?白起死得冤嗎?

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爲大將,結果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命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秦王免去武安君的官爵降爲士兵,讓他離開咸陽遷到陰密。但武安君有病,未能成行。過了三個月,諸侯聯軍攻擊秦軍更加緊迫,秦軍屢次退卻,報告失利情況的使者天天都有來的。秦王就派人驅逐白起,不能讓他留在咸陽城裏。武安君已經上路,走出咸陽西門十里路,到了杜郵。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爲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從上面的描述不難看出,白起被賜死,主要原因有兩個:1,與秦昭襄王有戰略分歧,並且始終不願意改變立場和態度;2,有看笑話、發牢騷的小辮子。

在秦國的歷史上,昭襄王的能力才幹絕對可以排上前三的,其在即位之後就面臨太后執政,外戚當權的不利局面,但是成年之後在范雎的幫助成功收回權力,正式親政,全力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發動長平之戰,大勝趙軍。攻陷東周王都洛邑,俘虜周赧王,遷九鼎於咸陽,結束了周朝八百年統治,奠定了秦國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

昭襄王是站在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戰略高度,認爲當前秦國的首要目標和任務乃是儘快滅掉最硬的絆腳石,趙國。而趙國在長平之戰後實力被極大地削弱,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最好時機。雖然秦國在長平之戰中也有很大的損失,但秦國的戰爭潛力遠遠高於趙國,故而只要部署得當,全力出擊,獲勝的概率是相當高的。

白起的反對,主要基於兩點:1,邯鄲堅城難以攻下;2,其他諸侯國的救援。

堅城難下在投石車得到技術改進之前是古代戰爭中普遍存在的難題,只要城中有兵有糧,意志頑強,攻擊方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和長期的消耗,以秦昭襄王的能力,自然早已考慮到了,戰爭進程中秦國不斷增兵就是明證。

至於其他諸侯國的救援,雖然最終有“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事件發生,但實際上趙國是孤軍奮戰了將近兩年之久纔得到實質性的救援,魏、楚兩國實際上都被秦昭王“諸侯中有敢於救趙者,敗趙後首先攻先救趙者”的戰略恐嚇手段給嚇住了,換句話說,“信陵君竊符救趙”事件的發生並不是必然的。

而站在秦王的角度,假設領兵出戰的是自己將軍中最出類拔萃的白起的話,極有可能加快戰爭的進程,在諸侯的救援之前解決趙國。

昭襄王賜死白起之時,秦軍僅僅是被信陵君率領的魏軍擊退,由於楚軍未到,雙方還沒有展開戰略決戰,說明他已經對白起徹底的失望了,一個不能替國君分憂,勇於任事的將軍,能力再強也沒有意義。背後對國君的腹誹,則起到了火上澆油的效果。

白起被昭襄王賜死,委實算不上有多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