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爲何會選擇李嚴成爲諸葛亮之外的另一名託孤大臣?

劉備爲何會選擇李嚴成爲諸葛亮之外的另一名託孤大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李嚴的故事。

《三國志》白帝城託孤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章武三年春二月,劉備病危之時,丞相諸葛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爲副。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有一段對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白帝城託孤是歷史上一樁懸案,即:劉備爲何命諸葛亮爲丞相的同時又特意安排李嚴爲其副手?基本上有三種分析:

其一,軍事副手說。劉備之所以在託孤於諸葛亮的同時又以李嚴爲副,主要是爲政略突出而軍略不足的諸葛亮設置一個軍事副手,二者相互配合,共同輔佐後主。

其二,政治平衡說。劉備託孤於李嚴應該是試圖保持蜀中的政治生態平衡。諸葛亮作爲荊州集團的利益代表,李嚴作爲東州集團的利益代表,二人相互支持,傾心合作,共同執掌大權和決策大事,以維護和延續蜀漢政權的穩定和生命。

劉備爲何會選擇李嚴成爲諸葛亮之外的另一名託孤大臣?

劉備託孤諸葛亮,李嚴究竟是協助還是制約諸葛亮?歷史上各朝的託孤無外乎兩個目的:保證政權的繼續存在、保證江山不易主。劉備託孤自然也不例外,縱使劉備再信任諸葛亮,但作爲封建帝王,爲保劉姓江山永固,他不可能不對手握大權的丞相心生猜忌,這是由歷史和階級的侷限性所決定的,誰也無法跳出規律之外。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或者說至少是有限度的。

比如:劉備雖然任諸葛亮爲丞相,但未允許其開府,直至後主即位諸葛亮才得以開府治事。然而,西漢包括丞相在內的三公均有開府,東漢雖無丞相之位,但三公、大將軍等亦可開府。開府即意味着擁有自己的府署,可以自行選任官吏,便於擴大權勢,培植親信。劉備任諸葛亮以丞相,卻把用人權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不得不說是對其相權的一種限制。

再比如:劉備在世時身爲丞相的諸葛亮竟未封侯。史載,蜀漢集團被封侯的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法邈、劉豹和向舉七人,其中關羽、馬超、劉豹和向舉四人爲漢朝所封,法邈因其父法正緣故。此外,又有龐統被追封爲關內侯。相對於黃忠、龐統和法邈等人5,諸葛亮的功勞不可謂不大,但其卻連侯爵都不曾享有,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劉備對其的信任是否足夠充分。

劉備爲何會選擇李嚴成爲諸葛亮之外的另一名託孤大臣? 第2張

當時蜀漢集團內部派系大體可分爲四部分:元老派、荊州派、東州士、益州派,前兩者可視爲“新人”,後兩者乃屬“舊人”。元老派以關羽、張飛、簡雍、糜竺等人爲代表。這是劉備最爲信任也最爲重視的一派;荊州派以諸葛亮、龐統、馬良等人爲主,這是蜀漢集團的骨幹力量;東州士以法正、李嚴、董和、孟達等人領銜;益州派以黃權、張裔、李恢等人爲代表。後兩部分是蜀漢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劉備作爲一國君主,考慮的是國家整體而非某幫某派的利益,所以其在任用人才之時考慮的是如何協調各方勢力的關係,盡力維持政治生態的平衡,決不希望也不允許某一派獨大。諸葛亮便不同,他是蜀漢丞相,代表的是荊州派的利益,故而在選賢任能之際首先考慮的是自身派系的利益,這就決定了他用人選擇上的侷限性。

在元老派人物相繼凋零、荊州派勢力越發擴張的狀態下,劉備亟需扶植另外一派對荊襄勢力進行限制。這個人就是李嚴。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也。以郡吏起家,先事劉表,後投劉璋,皆有令名,劉備入蜀,李嚴率衆投降,被封爲犍爲太守。後當劉備主力與曹操在漢中征戰之際,郡境兩度發生叛亂,李嚴皆以少量精兵迅速平定,顯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建安二十四年(219),犍爲郡武陽縣出現黃龍的祥瑞之象,太守李嚴藉此機會建碑立廟,積極爲劉備稱帝造勢,爲劉備正式稱帝立下了功勞,取得了劉備的信任。

建興三年(223)劉備託孤之際,“元老派”人物關羽、張飛,“東州士”人物法正、董和等人皆已去世,此外,“東州士”孟達、“益州派”黃權二人又已降魏,張裔、費禕、董允、李恢等人名望尚淺。遍觀羣臣,似乎也只有李嚴符合條件,其人才兼文武,處事果斷,忠心不二,又不屬於“荊州派”,終於受到劉備青睞,成爲除諸葛亮外唯一的託孤重臣。

劉備爲何會選擇李嚴成爲諸葛亮之外的另一名託孤大臣? 第3張

劉備在世,軍政大權集於一身,但當劉備去世後,年輕孱弱的後主沒有能力掌控局面,所以劉備在託孤之際不得不事先對權力進行分割,具體安排就是以諸葛亮爲丞相,賦予其處理政務的權力;以李嚴爲中都護,賦予其軍權;後主則繼承君權。文武分職,既可削弱中央或地方官府高級官員的權力,又能使文官武將之間相互牽制,達到官僚間的相對平衡,以便於皇帝的居上控馭。

但歷史不容假設,事實是李嚴辜負了劉備寄予的深切厚望,在與諸葛亮的政治鬥爭中處處落於下風,最終被廢爲庶人,其掌握的蜀漢軍權與精銳部隊一併被奪,沒有對諸葛亮的集權行爲形成有效的制約,從而使諸葛亮輕易地把持了蜀漢軍政大權,形成“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權臣政治局面,直至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才得以漸漸收回權力,這是劉備始料未及也難以預見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