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李嚴也是劉備的託孤大臣之一 諸葛亮是如何架空李嚴的

李嚴也是劉備的託孤大臣之一 諸葛亮是如何架空李嚴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諸葛亮和李嚴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同樣都是劉備的託孤大臣,諸葛亮爲何要架空同爲託孤大臣的李嚴?

引言

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如同曹操在東漢的地位。蜀國皇帝劉禪幾乎成了空架子,帝國事務無論鉅細,都是諸葛亮說了算。然而,諸葛亮畢竟是臣而不是君,是臣,權力就不可避免地會遭到同僚的挑戰。挑戰諸葛亮者,正是劉備指定的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

李嚴原是荊州南陽人,曾在劉表手下任職,官至秭歸縣令。公元213年,李嚴向劉備投誠。公元218年,盜賊馬秦、高勝起兵,聚衆數萬人,李嚴以手中僅有的五千人馬平定事變,展現了非凡的指揮才能,令劉備刮目相看,封其爲輔漢將軍。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慘敗後,提拔李嚴爲尚書令,李嚴進入權力中樞。

次年,劉備去世前,李嚴與諸葛亮一起被指定爲託孤大臣,其中李嚴爲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劉備的安排與當年孫策的安排異曲同工。孫策以周瑜、張昭爲輔佐大臣,周瑜掌兵權,張昭掌內政,周瑜在外,張昭在內。可是蜀國後來的情形,與吳國完全不同。李嚴基本上有名無實,不僅內政,連國家軍事大權也掌握在諸葛亮手中。無論是南征還是北伐,都是諸葛亮說了算,統內外軍事的李嚴卻成爲旁觀者。

李嚴也是劉備的託孤大臣之一 諸葛亮是如何架空李嚴的

諸葛亮是怎麼架空李嚴的呢?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他自領益州牧。蜀國的地盤,也就是一個益州,益州牧就是益州最高軍政長官,也就等於蜀國最高軍政長官。從國家角度說,李嚴是中都護,掌全國兵權,而諸葛亮是益州牧,掌益州兵權。益州兵權就等同於全國兵權,這麼一來,李嚴被完全架空。

李嚴當然不幹了,但他鬥不過諸葛亮。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李嚴對大軍的掌控力不行,名爲中都護,實際上在軍界的威信不是很高,其二,李嚴在朝廷裏沒勢力,他是在劉備臨死前才進入權力中樞的,而且還不是待在首都,是駐紮在永安,沒什麼影響力,其三,他的聲望與諸葛亮沒得比。

怎麼奪權?李嚴想了一個辦法,他要求劃出五個郡,成立一個巴州行政區,由他出任巴州刺史。這樣子等於把蜀國分割成兩個州——益州與巴州。諸葛亮當益州牧,李嚴當巴州刺史,一人坐鎮一州。這一建議遭到諸葛亮的斷然拒絕。爲什麼諸葛亮一心要架空李嚴呢?可能是諸葛亮要推行北伐計劃,就必須要有獨斷專行的權力,他不能讓任何人成爲自己的絆腳石。

不過,李嚴畢竟是先帝託孤之臣,作爲中都護,其轄下大軍也有數萬人,不可小覷。諸葛亮一直想把李嚴及其部隊調到漢中,可是李嚴不幹,想方設法推脫不去。蜀漢建興八年,魏國發動反擊,兵分數路攻蜀。這給了諸葛亮絕佳的藉口,他要求李嚴率兩萬人從江州前往漢中駐防。

諸葛亮頗有心計,他了解李嚴一定會找藉口搪塞,便下了一步棋:奏請李嚴的兒子李豐爲江州都督。這下李嚴無話可說了,只得率部前往漢中。調離李嚴是諸葛亮的第一個步驟,出了江州,李嚴的命運就不是他自己所能掌握了。

李嚴下臺了,他兒子李豐還在當江州都督,很快,諸葛亮一紙調令,把李豐調人京師擔任中郎將、參軍事,實際上是剝奪了他的實權。諸葛亮還寫了一封信給李豐,其中有一句否可復通,逝可復還,就是暗示他,你要是表現好,你老爹還是有重新起用的機會。諸葛亮清洗李嚴父子,動機不詳,但這次清洗,的確令諸葛亮的權勢達到無以復加的鼎盛,他的北伐計劃將得到更強有力的執行。

李嚴也是劉備的託孤大臣之一 諸葛亮是如何架空李嚴的 第2張

幾次北伐,興師動衆,勞民傷財且徒勞無功,戰爭的巨大消耗成爲蜀國難以承受的壓力。在這種情形下,諸葛亮不得不推遲再度北伐的時間,集中力量發展生產,訓練大軍,同時用木牛、流馬等運輸工具把糧食運抵並貯存於斜谷道口,在那裏大建倉庫。經過三年的休整,元氣恢復得差不多了,是時候再搞一次北伐了。

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春,一支十萬人的大軍在崇山峻嶺間蜿蜒蛇行,他們正在穿越斜谷道北上。在此之前,諸葛亮已經重修了斜谷道的棧道,糧草也備足了。這是蜀國發動的第五次北伐,也是諸葛亮最有信心的一次北伐。

由於做了精心準備,北伐軍的進展相當順利,穿過斜谷道後,直奔郿縣,在渭水以南安營紮寨。與此同時,司馬懿也揮師渡過渭水,背靠渭水安營紮寨。向東進攻,目標就是長安,長安一旦淪陷,對魏國將是沉重的打擊。司馬懿對諸葛亮有着深入的瞭解,他認爲,諸葛亮很可能不會進攻長安,而是會向西進攻。前四次北伐,除了一次進攻陳倉外,蜀軍主攻方向都是西部祁山一帶。

諸葛亮熱衷於進攻西部,乃是因爲這裏是羌胡聚居區,魏國在這裏的統治基礎薄弱。諸葛亮的民族政策應該說是比較得人心的,他希望能策動天水、安定等郡脫離魏國,把那裏變爲進攻中原的橋頭堡。諸葛亮過於小心謹慎,寧願穩紮穩打,也不願冒險,這使得他的作戰風格缺乏激情與創造力。

五丈原地處郿縣與岐山縣的交界處,有一部分土地在渭水以北,稱爲北原。雍州刺史郭淮對司馬懿說諸葛亮定會爭奪北原,我們應該先派兵據守。郭淮的戰略眼光顯然較諸人要深遠,他指出:倘若諸葛亮渡過渭水,搶先佔領北原,而後進擊北山,就可以切斷長安通往隴西的通道,到時變民與羌胡必定趁機起事,對國家相當不利。

司馬懿對郭準的建議非常賞識,派他火速領兵進駐北原。諸葛亮牌還沒打出去,就被看穿了,處境變得很被動。當蜀軍渡過渭水涌入北原時,郭淮的部隊已經在那兒搭建營寨了。雙方展開大戰,蜀軍的攻勢被遏制,沒能佔到便宜。如此一來,郭淮確保了長安到隴西交通線的安全,這對整個戰局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隴西羌胡人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也不敢輕舉妄動。

諸葛亮進攻北原未能得手,而司馬懿統領的大軍已迫近五丈原,雙方又形成對峙之勢。從歷次戰爭表現看,蜀軍善於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特別長於防守反擊,但攻堅戰絕對是其短板。

諸葛亮又跟前幾次北伐一樣,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相持的局面對司馬懿是有利的,魏軍是內線作戰,補給方便,蜀軍補給線拖得很長,難以長期堅持。困擾諸葛亮的頭等難題便是糧草,不過這次他是鐵了心不撤退,或許他已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這次錯過了,恐怕就沒有下次了。

可糧草問題如何解決?屯田!只要糧食能自給自足,大軍就能長期堅持。諸葛亮很重視蜀軍的形象,畢竟自稱正牌王師,燒殺搶掠是絕對不行的,百姓的田地也不能隨便奪取。因此,渭水河岸便出現士兵與百姓同時墾種的現象,這裏的老百姓也不管皇帝姓曹還是姓劉,懶得理會國號是魏還是漢,只要自家一畝三分地不被侵奪就夠了。

李嚴也是劉備的託孤大臣之一 諸葛亮是如何架空李嚴的 第3張

諸葛亮擺出持久作戰的架勢,司馬懿也打起太極。兩國幾年戰爭下來,司馬懿早就發現,對付諸葛亮的最佳辦法就是不動。轉眼間,兩支大軍在五丈原相持了一百多天,形勢對諸葛亮越來越不利。

首先,魏軍的兵力不斷增強。爲了打敗諸葛亮,皇帝曹叡撥出一支兩萬人的步騎兵,由徵蜀護軍秦朗指揮,增援前線。曹叡還下發一道詔書給司馬懿,指示一定要堅壁清野,採取守勢以挫敵鋒芒。敵人進攻不能得逞,撤退也捕捉不到戰機,時間長了糧食就會耗盡,他們又無法搶掠到物資,勢必要退走。曹叡確實是一個軍事奇才,他的觀點與司馬懿也是不謀而合,無怪乎司馬懿能得到特別的器重。

其次,東線吳軍全線撤退,魏國壓力驟減。東線戰場只打了不到兩個月,隨着魏明帝曹叡親征,孫權不敢戀戰,匆匆撤走。進攻襄陽的陸遜孤掌難鳴,也只能鳴金收兵。這樣,魏國從兩線作戰中解放出來,可以全力對付諸葛亮。曹叡深信,只要司馬懿貫徹執行堅壁清野的策略,打敗諸葛亮就沒有懸念。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更加迫切地想誘使司馬懿開戰,他派人終日叫罵,試圖激怒司馬懿。豈料這位魏國統帥忍耐功夫十分了得,你罵我烏龜我也不出來。諸葛亮用盡機謀,還是未能誘敵出戰。

對蜀軍而言,最嚴重的問題並不是糧草不足或魏軍避戰,而是統帥諸葛亮的健康。這些年來,諸葛亮嘔心瀝血,忘我工作,身體健康大受影響。這次出征,又跋山涉水,風吹日曬,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諸葛亮是十分勤政的丞相,凡事必躬親。

諸葛亮自掌權開始,就一直改不掉這個毛病。比如說日常工作,他不僅要親自批閱大量的公文,甚至還親自檢查賬目,每天揮汗如雨。政府部門的人那麼多,爲什麼要事事躬親呢?只能說諸葛亮不信任別人,覺得別人可能做不好,或者會刻意隱瞞。

李嚴也是劉備的託孤大臣之一 諸葛亮是如何架空李嚴的 第4張

這時,諸葛亮病情的惡化已經不是祕密了。諸葛亮是蜀國柱石,要是他倒下了,朝廷怎麼辦?皇帝劉禪向來是個沒主見的人,他開始不知所措了,便派尚書僕射李福前來探望丞相,並且詢問國家的大政方針。諸葛亮雖臥病在牀,仍是知無不言,李福牢記在心,回去向皇帝覆命了。

不料李福剛回幾天,就又風塵僕僕地來了。還沒等李福開口,諸葛亮便說我瞭解你爲什麼回來,因爲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未決定。你是想問誰符合接替我的位置吧了。其實李福問的,就是皇帝想了解的。

李嚴也是劉備的託孤大臣之一 諸葛亮是如何架空李嚴的 第5張

諸葛亮重病纏身,不一定過得了鬼門關,皇帝習慣了享樂,治理國家他可不會,最好能有個靠得住的人。諸葛亮推薦的接班人,一個是蔣琬,一個是費禕。當時費禕是侍中,蔣琬是參軍,都是諸葛亮說的貞良死節之臣。八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結語

其實從整體來看諸葛亮這個人,他的優點與缺點都很明顯。他的優點就是和皇帝關係好,而且諸葛亮堪稱全方位人才,什麼都會。但他的缺點則主要是軍事指揮能力不強和諸葛亮用人的本領不高明。諸葛亮事必躬親,從側面來看,就是不信任別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