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僧格林沁:晚清名將,被清廷稱爲“國之柱石”

僧格林沁:晚清名將,被清廷稱爲“國之柱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蒙古科爾沁旗(今屬內蒙古)人,晚清名將。貴族出身,善騎射,被清廷稱爲“國之柱石”。道光五年(1825年),入嗣襲扎薩克多羅郡王。旋入京,爲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後歷任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等職,頗得道光、咸豐兩帝寵信。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咸豐、同治年間,僧格林沁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咸豐五年(1855年),擊潰太平天國北伐軍,俘林鳳祥、李開芳,晉封博多勒噶臺親王。

咸豐九年(1859年)僧格林沁到天津督辦大沽口和京東防務,第二次大沽口之戰面對來犯英法聯軍,僧格林沁帶領部隊,奮起抵抗,痛擊英法聯軍。戰鬥擊沉敵艦4艘、重創敵艦6艘,擊斃、擊傷英法聯軍484人,重傷英軍海軍司令何伯(賀布)。這是鴉片戰爭以來清軍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第一次偉大勝利。當時,馬克思也親自撰文,高度讚揚了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僧格林沁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他遇害後,百姓罷市,巷哭野祭。靈柩返回北京時,獻上的萬民傘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聲震地。

僧格林沁:晚清名將,被清廷稱爲“國之柱石”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據《蒙古世系》記載,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嘉慶十六年(1811年)六月五日出生在科爾沁左翼後旗哈日額日格蘇木百興圖嘎查一普通臺吉家庭,幼年的僧格林沁因家境貧寒,曾隨父親布和德力格爾爲富人放牧。十二歲時被送到昌圖老城文昌宮讀書。

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選定爲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嗣子,承襲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賞戴三眼花翎。

道光六年(1826年),賞用紫繮。道光九年(1829年),賞穿黃馬褂。同年二月,命管上虞備用處事。九月,命管火器營事。

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蒙古都統。九月,爲後扈大臣。

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署鑲紅旗蒙古都統。二月,充諳達(督領侍)管虎槍營事。七月,命總理行營。十二月,爲閱兵大臣。

道光十六年(1836年),授鑲白旗滿洲都統,十七年(1837年),賞用黃繮。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爲正黃旗滿洲都統,二十四年(1844年),充右翼監督,署正藍旗滿洲都統。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爲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二十六年(1846年)五月,爲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

僧格林沁:晚清名將,被清廷稱爲“國之柱石” 第2張

道光三十年(1850年),爲鑲黃旗蒙古都統。一月,道光皇帝駕崩,僧格林沁爲顧命大臣之一。九月,命往密雲縣剿匪,授左翼監督。十二月,嘉獎僧格林沁清除匪患之功,賞四團正龍補服並准予穿用。

屢立功勳

咸豐元年(1851年),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署鑾儀衛事。曾請旨出兵鎮壓科爾沁左翼後旗佃農抗租鬥爭。

咸豐二年(1852年),上書捕佃農抗租領頭人吳寶泰等下獄。主持道光帝梓宮遷葬,恭謹從事,賞加三級。

咸豐三年(1853年)五月,受命督辦京城巡防,任參贊大臣。此時,太平天國已定都天京,並派兵北伐。僧格林沁受命統領健銳營、外火器營、兩翼前鋒營、八旗護軍營、巡撲五營及察哈爾各官兵,並哲裏木、卓索圖、昭烏達蒙古諸王勁旅出京。八月,太平天國北伐軍攻入京畿重地。咸豐帝親自將清太祖努爾哈赤使用過的寶刀授予僧格林沁,命其率軍進剿。九月,設防紫荊關。十月,在天津南王慶坨與北伐軍開戰。北伐軍損失慘重,退到連鎮一帶。咸豐四年(1854年),又在連鎮大敗北伐軍,咸豐帝賜僧格林沁“湍多巴圖魯”稱號。

咸豐五年(1855年)正月,僧格林沁整軍再戰太平軍,破東連鎮木城,太平軍冒死衝突,僧格林沁盡殲之,生擒太平天國北伐軍統帥林鳳祥。因此殊功,咸豐帝於二月加封僧格林沁爲博多勒噶臺親王,賞朝珠一盤、四團龍補褂一件。四月,詔世襲罔替,俸銀加倍。六月,在山東馮官屯剿滅太平天國李開芳部,生擒李開芳。[8-9]林鳳祥、李開芳都是太平天國的名將,驍勇善戰,僧格林沁在兩年之中,大小數百戰,全部殄滅,無一漏網,因此威名震於海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