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始皇這輩子犯得最大的錯是什麼?豁免了趙高,爲秦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秦始皇這輩子犯得最大的錯是什麼?豁免了趙高,爲秦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秦始皇。

秦始皇奉行以法家學說爲理論基礎的霸道,極端重視以功利爲取向的法治建設,這是秦國國家實力和軍隊戰鬥力迅速提升,僅用短短的十年時間,就實現掃滅六合、一統天下戰略預想的最主要原因。秦始皇與韓非的法治思想非常投合。韓非主張依法治國、法不阿貴,一切人都要在法律範圍內行事,不可“釋法用私”,不可“釋法術而任心治”,即使是君主也要“守自然之道”,使法律純潔淳樸,普及萬物而不遺。但韓非徹底的依法治國主張與君主專制集權主義是存在矛盾的,而且這種矛盾是無法克服的。如此看來,秦朝的統治只能是獨裁統治。獨裁統治的最大特點是皇權大於國法,皇帝可以隨心所欲地踐踏法制,而無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權大於法的必然後果是權必亂法,法必阿貴,國必衰亡。秦始皇做夢也不會想到,因爲自己一次漫不經心的法外開恩而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秦始皇這輩子犯得最大的錯是什麼?豁免了趙高,爲秦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中車書令趙高,因爲犯了大罪,秦始皇責令蒙毅依法懲治。蒙毅不敢枉法,判處趙高死罪,併除掉了他的宦官籍。秦始皇卻以趙高辦事認真高效、勤勉敬業爲由,赦免了趙高,恢復了他的官爵。秦始皇選將用臣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對違反秦律者也是嚴懲不貸的,但卻被趙高矇蔽了雙眼,只知道棄纔可惜,不懂得德之不修的可惡,從中也可以看出,趙高是很善於僞裝自己、迎合權貴的。

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天下時,病死於沙丘。當時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車書令趙高扈從。趙高一向得到胡亥的崇信,很希望胡亥繼位,執掌天下,又怨恨蒙毅曾依法懲治他而不爲他開脫,因而有了害人之心,就與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擁立胡亥爲太子。胡亥、李斯起初並不贊同趙高忤逆秦始皇的旨意,但趙高用能把稻草說成是金條的嘴巴,最終說服了他們。趙高敢於冒殺身之禍陰謀立君,是因爲他私心膨脹又工於心計,摸準了胡亥、李斯的軟肋,這也是秦朝自商鞅變法以來人人奉行功利主義的惡果。

趙高之所以要矯詔把胡亥推上皇位,是因爲他自信自己有辦法隨心所欲擺佈胡亥。經過趙高、李斯、胡亥的謀劃,他們派使者以皇帝詔書的形式用罪名命令公子扶蘇和蒙括自殺。在那個君叫臣死臣必須死、父叫子亡子必須亡的封建社會,仁弱的扶蘇只得選擇自殺。扶蘇自殺後,蒙括感到疑惑而再次請求申訴。使者將蒙括交付給執法官吏,換人頂替蒙括的職位。使者回來報告,胡亥聽到了扶蘇的死訊,感念蒙氏對先帝忠心耿耿,爲秦國一統天下、鞏固政權、戍邊衛國,功不可滅,就有點後悔自己和趙高、李斯做的過分了,想釋放蒙括。趙高害怕蒙氏再度受寵而執掌大權,心中怨恨他們。

秦始皇這輩子犯得最大的錯是什麼?豁免了趙高,爲秦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第2張

蒙括攻城略地,戰功卓著,又鎮守邊關十餘載,聲威震撼匈奴。蒙毅是蒙括的弟弟,官至上卿,有賢能,爲秦始皇所寵愛,外出則陪皇帝同乘一輛車,入內則侍奉在皇帝身邊。蒙括領兵在外守衛疆土,蒙毅在內出謀劃策,他們號稱忠信,所以諸將相很敬畏他們。不除蒙氏,趙高寢食難安。趙高假借爲胡亥盡忠謀劃的名義,想就此滅掉蒙氏,便進讒言說:“我聽說先帝想提拔賢能的兒子立爲太子很久了,而蒙毅勸諫說‘不可以’。他明知您賢能而拖延着不讓立,那就是不忠而迷惑君主。以我愚見,不如殺了他。”胡亥心有所動,便將蒙毅囚禁在代地。此前已將蒙括囚禁在陽周。秦始皇的喪車到了咸陽,下葬以後,太子即位爲二世皇帝。而趙高親近秦二世,日夜毀謗蒙氏,搜求他們的罪過,檢舉彈劾他們。

識破趙高鬼蜮伎倆的子嬰進言規勸說:“我聽說從前趙王遷殺死他的賢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顏聚,燕王喜暗地裏採用荊軻的計謀而背棄與秦國的盟約,齊王建殺死他前代的忠臣而改用後勝的計策。這三位國君,都各自因爲用了改變舊規的人而喪失國家,禍及自身。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國的大臣和謀士,而國君打算一下拋棄他們,我私下認爲是不可以的,我聽說考慮問題輕率的人不能治理國家,只靠自己智慧的人不能保住國君。誅殺忠良臣子而起用沒有品行節操的人,那是對內使大臣們不能相互信任而對外使戰士們離心離德,我私下認爲是不可以的。”

可惜,胡亥不聽,而派御史曲宮乘驛車去代地,命令蒙毅說:“先主要冊立太子而你卻加以阻撓,如今丞相認爲你不忠誠,罪過牽連到你們家族,我不忍心,就賜予你自殺吧,這對蒙氏家族也算是很幸運了。你反覆考慮考慮吧!”

蒙毅回答說:“要是認爲我不能博得先主的心意,那麼,我年輕時作官,順從先主的意志而受寵,直到先主仙逝,可以說是能順應先主的心意了吧。要是認爲我不瞭解太子的才能,那麼,唯有太子能陪侍先主,周遊天下,遠遠超過其他各位公子,我還有什麼懷疑的。先主舉用太子,是多年的深思積慮,我還有什麼話敢進諫、還有什麼計策敢謀劃呢!不是我藉口來逃避死罪,只怕牽連羞辱了先主的名譽,希望大夫爲此認真考慮,讓我死於真實的罪名。況且順理成全是正道所珍貴的;嚴刑殺戮是正道所鄙賤的。從前秦穆公殺死三位賢臣爲他殉葬,判處百里奚而其並無罪過,因此,秦穆公死後立諡號爲‘繆’。昭襄王殺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殺死伍奢,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這四位國君,都犯了重大的過失,遭到普天下人的責怪,認爲他們是不賢明的國君,因此在各諸侯國中名聲狼藉。所以說:‘用道義治理國家的人,不殺害沒罪的臣民,而刑罰不施於無辜的人身上。’希望大夫認真地考慮!”使者知道胡亥的意圖,聽不進蒙毅的申訴,結果把他殺了。

秦始皇這輩子犯得最大的錯是什麼?豁免了趙高,爲秦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第3張

二世皇帝又派遣使者前往陽周,命令蒙恬說:“您的罪過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牽連到您。”

蒙恬說:“從我的祖父到他的孫子,爲秦國累積功勞和信義在秦已經三代了。如今我統兵三十多萬,雖然我被囚禁,但是,我的勢力足可以反叛。然而,我知道必死無疑卻堅守節義,是不敢辱沒祖宗的教誨,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寵。從前周成王剛剛即位,還沒離開幼兒的襁褓,周公旦揹着成王上朝,終於平定天下。到成王病情嚴重得很危險的時候,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黃河,祈禱說:‘國君年幼無知,是我當權執政,若有罪過禍患,我來承受災難。’就把這些禱語記錄下來,收藏在檔案館裏,這可以說是盡忠了。到了成王能治理國家時,有奸臣造謠說:‘周公旦想要作亂已經很久了,大王若不戒備,必定出大事。’成王於是大發雷霆,周公旦逃奔到楚國。成王到檔案館審閱檔案,發現周公旦的禱告書,這才流着眼淚說:‘誰說周公旦想要作亂呢!’殺了造謠生事的那個大臣,請周公旦迴歸。所以《周書》上說:‘一定要多方反覆地諮詢審察。’如今我蒙氏宗族,世世代代沒有二心,而事情最終如此,這一定是謀亂之臣叛逆作亂、欺君罔上的緣故。周成王犯有過失而能改過振作,終於使周朝興旺昌盛;夏桀殺死關龍逢,商紂殺死王子比干而不後悔,最終落個身死國亡。所以我說犯有過失可以改正振作,聽人規勸可以察覺警醒。多方反覆地考察,是聖明君主的法則。凡我所說的話,不併是爲了逃避罪責,求得免於懲處,我準備以忠言進諫而死,願陛下爲萬民考慮遵循正道。”

使者說:“我接受詔令對將軍施以刑法,不敢把將軍的話轉報皇上聽。”蒙恬沉重地嘆息說:“我怎麼得罪了上天,要無過而死呢?”過了很久,才慢慢地說:“我的罪過本來是該死啊。起自臨洮,連接到遼東,我築長城、挖壕溝一萬餘里,這其間不會不切斷地脈吧?這就是我的罪過。”於是吞下毒藥自殺了。

胡亥即位後,任趙高爲郎中令,宮內外之事皆依其謀劃。趙高因自己“素小賤”,地位卑微,如今雖有二世爲靠山,也恐衆臣及諸公子不服,所以鼓動二世誅殺大臣:“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生平所不可者。”二世也覺得:“大臣不服,官吏尚強”,一幫兄弟還有爭皇位的危險。因此,就決意“誅大臣及諸公子”,以鞏固自己的皇位。趙高與秦二世合謀,網織罪民,大肆殺戮忠臣和胡亥的兄弟姐妹。雖有子嬰勸諫,但二世仍然肆意妄爲,“法令誅罰日益刻深”。許多大臣被殺,公子中有十二人被處死在咸陽街市,十位公主遭受分屍酷刑死在杜縣,家中財物都被抄沒收入官府,互相株連被判罪的人不計其數。

二世還曾下令:始皇后宮無子者,一律爲始皇殉葬,成爲秦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人殉。二世唯恐爲秦始皇陵做工的工匠泄漏內部機密,竟於屍體下葬後,將所有在墓內工作的工匠統統埋在墓內,製造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慘劇。同時,胡亥繼續建造阿旁宮,修築直道和馳道,賦稅徵收越發嚴重,兵役徭役沒有止息。面對奸臣當道、嚴刑峻法和沉重的稅役負擔,上至大臣,下至黔首,都生活在重壓和惶恐之中,打算反叛的人越來越多。

秦始皇這輩子犯得最大的錯是什麼?豁免了趙高,爲秦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第4張

陳勝、吳廣等人在大澤鄉起義後,英雄豪傑相繼鼎立,自立侯王,反叛秦朝。李斯的兒子李由任三川郡郡守,可羣盜吳廣等部向西攻取土地,過往出入郡境李由不能加以禁止。章邯擊敗驅逐吳廣等部後,朝廷使者到三川郡調查的絡繹不絕,責問李斯身居三公高位,爲何讓羣盜猖狂到這個地步。李斯恐慌害怕,又十分看重高爵厚祿,不知計從何出,於是迎合胡亥的心意,乞求獲得寬恕,上書闡述:實行嚴厲的督察考覈官吏的制度,是帝王之道,馭臣之術,興國樂君之要。胡亥很高興,於是實行督察考覈的制度越發嚴厲,向百姓徵稅多的稱爲“明吏”,殺人多的稱爲“忠臣”,弄的民怨更加沸騰。

後來,趙高誣陷李斯和其子李由謀劃造反,誅滅了李斯的三族。被趙高玩弄於股掌之上的秦二世,也被趙高逼得自殺。趙高拿過皇帝的璽印佩帶在身上,左右侍衛、羣臣百官無人相隨。趙高一登宮殿,宮殿就像要倒塌下來,這樣一連三次,趙高自知天意不從,羣臣不許,就招來秦始皇的弟弟子嬰,將璽印交給他。

子嬰即位後,既痛恨又害怕趙高,就假託有病不上朝聽政,與宦官韓談及其兒子密謀殺死趙高。趙高前來謁見皇上,請求探病,子嬰趁機召見入宮,命令韓談刺殺趙高,並誅滅趙高三族。子嬰在位三個月,沛公兵入咸陽,子嬰降,後被項王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