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 劉備爲什麼要說這句話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 劉備爲什麼要說這句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劉備說的君可自取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三國時期有一段著名的歷史公案。

《三國志·諸葛亮傳》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諸葛)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裏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劉備爲什麼要這麼說?對此衆說紛紜,猜測不已,遂成爲一樁公案。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 劉備爲什麼要說這句話

劉備託孤於諸葛亮

一、對“君可自取”的通常理解

通常而言,人們理解“君可自取”就是諸葛亮可以取劉禪而代之的意思。

例如中州出版社1995年版的《三國志文白對照》中對“君可自取”的白話翻譯就是“您可以自己取代他。”

《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大部分情節都是直接取材於《三國志》,並對一些文義難懂的地方進行改寫。例如劉備遺言中的“君可自取”,在《三國演義》中就改寫爲“君可自爲成都之主”。雖然是小說之言,但《三國演義》的這一改動表明了人們對“君可自取”的理解,就是“取而代之”的意思。

爭議的問題在於,劉備爲什麼要這樣說?其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按照與諸葛亮大致生活於同一時代的《三國志》作者陳壽的看法,劉備是“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他認爲劉備託孤所說的“君可自取”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就是高度信任諸葛亮,是開誠佈公的表現,堪稱君臣關係的模範,給予高度評價。

但是到了東晉時,史學家孫盛對此提出了質疑。《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孫盛語,認爲“備之命亮,孰亂甚焉!”又說:“詭僞之辭,非託孤之謂。幸值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釁。謂之爲權,不亦惑哉!”孫盛的意思是說,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詭計,他怕諸葛亮篡位,因此先把這話說出來,諸葛亮心思被識破,反而不敢篡位了。孫盛還認爲,劉備這樣說非常不妥,大錯特錯,幸虧諸葛亮本來就沒有貳心,劉禪智力有限也沒有猜忌諸葛亮,否則,劉備的“君可自取”這句話會造成君臣之間的相互懷疑,諸葛亮即使沒有謀反之心也會被逼上謀反之路。

清朝時,康熙皇帝在《通鑑輯覽》中對《資治通鑑》中記載劉備“君可自取”之語(與《三國志》記載完全相同)作了批註:“昭烈(指劉備)於亮,平日以魚水自喻。亮之忠貞,豈不深知?受遺時何至作此猜疑語?三國人情,以譎詐相尚,鄙哉!”康熙的意思是說,劉備說的“君可自取”,不但不是高度信任諸葛亮,而且是猜疑諸葛亮的表示,劉備本應深知諸葛亮之忠,但在臨死前仍然加以猜疑,可見其疑心之重。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 劉備爲什麼要說這句話 第2張

康熙皇帝

陳壽認爲劉備說的“君可自取”是真心話,是信任諸葛亮的表現。而孫盛和康熙的意見則正好相反,他們認爲劉備說的“君可自取”不是信任,而是猜忌、懷疑諸葛亮。

孫盛、康熙都是長期參與政治、經歷過政治鬥爭的人(孫盛曾任桓溫的幕僚,參與西征、北伐,官至祕書監、給事中),他們對現實中人心的複雜、險惡、殘酷顯然有着更爲深刻、直接、切身的體會,他們認爲劉備對諸葛亮說的話不能簡單理解爲完全的信任,而是帶有猜忌、懷疑的成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易中天、方北辰先生對“君可自取”的新解

1995年,四川大學教授方北辰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發表論文《劉備遺囑“君可自取”句辯釋》,認爲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不是“你可以取而代之”的意思,而是指“你可以自行選取(你認爲適當的辦法)”。

也就是說,按照劉備的意思,如果劉禪不才,諸葛亮可以選擇的適當辦法包括:首先進行教育、訓誡,再不行,可以暫攝其位,實在還是不行,可以從劉備的兒子中另擇賢能立爲新君。

方北辰先生上述主張的理由有幾點:

(一)三國劉備的終生事業是“興復漢室”,如果允許諸葛亮奪位,那蜀漢政權就不姓劉,也就不是漢室了。這不符合劉備的初心。

(二)從《辭源》《辭海》以及《三國志》的用詞慣例來看,“取”字的用法,都是用作“拿來”“攻擊”“奪佔”“選擇”“導致”等等意思,沒有用作“取代”的例子。按照當時的詞語用法,要說“取代”一般只用一個“代”字。

(三)《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爲副。”當時與諸葛亮一起同受顧命的,還有李嚴。既然託孤之人有兩個,爲什麼只允許一個人取代劉禪?顯然不合情理。

(四)劉備除劉禪之外還有魯王劉永、樑王劉理兩個兒子,諸葛亮的權限就是在劉備的這幾個兒子中“自取”,即自行選擇一個立爲皇帝。

(五)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在後世成爲典故。東晉時,桓溫希望晉簡文帝禪位於己,或者遺命他像周公一樣居攝政之位。但經過謝安、王坦之等人的操作,最後下來的遺詔是“依武侯、王公故事”,也就是像諸葛亮、王導那樣輔佐皇帝。桓溫對此很不滿意,以致“日憤憤少懷”。這說明,諸葛亮輔政的權限是小於周公居攝的,更不會有自立爲帝的可能。否則桓溫也不會憤憤不已了。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 劉備爲什麼要說這句話 第3張

諸葛亮

方北辰先生的觀點,得到了易中天先生的支持。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以及在《百家講壇》中極力贊成此說,擴大了這種觀點的影響。

然而,方北辰先生的觀點,看似有理有據,其實未見得全部都能成立。以下一一分析:

(一)劉備在說“君可自取”之前還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之所以拿諸葛亮和曹丕比較,是因爲此時劉備所念念不忘的,與其說是“興漢”,不如說是“滅魏”。

換句話說,劉備所注重的,並非一家一姓的利益,而是整個集團、組織的利益。

事實上,在劉備之前,就有過這樣的先例。那就是:孫策。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 劉備爲什麼要說這句話 第4張

孫策

《三國志·張昭傳》注引《吳歷》載,孫策被刺殺受重傷,臨終前指定弟弟孫權繼位,並託孤於張昭,孫策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孫策說的“君便自取之”,和劉備說的“君可自取”,何其相似!

孫策和父親孫堅一樣,是“輕佻果躁”的遊俠人物,身上的江湖氣很重,而江湖氣,重的是兄弟義氣,輕的是親情。像孫策這樣的江湖遊俠式軍閥,在長期征戰中,身邊早已形成一個情同兄弟的政治軍事集團。孫策對這些同一集團的兄弟們(例如張昭、周瑜、朱治、呂範、黃蓋、程普等人),看得遠比自己的親人更重要,所以他纔會說,如果孫權擔當不了大事,就由張昭取代孫權,領導其他兄弟們離開江東,返回淮南故地,圖謀東山再起。

而劉備,年輕時也是“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是個和孫策一樣的江湖遊俠、豪俠。劉備打仗一旦兵敗就拋妻棄子,但他和關羽、張飛卻是“寢則同牀,恩若兄弟”,劉備的這種“輕色重友”“輕親情重兄弟”,很大程度上是江湖義氣使然。

劉備不但價值取向與孫策相似,臨死前的客觀處境和主觀心理也很相似,就是大業未成而身先死,對跟隨自己多年的兄弟們放心不下。這時劉備心裏想的,很大概率不是什麼“興復漢室”之類的空洞口號,而是衆多兄弟們的前程和出路。

劉備最終的選擇,和孫策一樣,就是先讓兄弟們擁立自己的兒子(或弟弟),如果兒子(或弟弟)不行,就由衆兄弟中最可靠的領頭者(對孫策來說是張昭、對劉備來說是諸葛亮)取而代之,帶領兄弟們另謀大計。

所以,劉備說的“君可自取”,就是讓諸葛亮取劉禪而代之的意思。千百年以來人們一直都是這樣理解的,錯不了。

(二)從“取”字的詞義上來說,“君可自取”的字面意思是“你可以自行取得(其權力地位)”,進而引申、變通爲“取而代之”。《三國志》也有這樣的詞語用法。

例如《三國志·孫討逆傳》記載孫策寫給袁術的信,信中說:“當與天下合謀,以誅醜類。舍而不圖,有自取之志,非海內所望。”這裏的“自取”,指的是袁術僭號稱帝一事,是“自行取得權位”“自己取漢朝而代之“的意思。

劉備所說的“君可自取”,就是這個意思。方北辰先生遺漏了《孫討逆傳》的這個用例,故而論證有所不周。

(三)諸葛亮與李嚴同受顧命,但劉備授權諸葛亮“君可自取”,對李嚴卻無所表示,這很正常。李嚴之所以能夠和諸葛亮同受顧命,是有着深刻背景和原因的,這一點下面再詳細討論。但同爲顧命大臣,諸葛亮與劉備的親密關係,遠非李嚴能比,諸葛亮的地位也遠高於李嚴。《三國志·先主傳》也說的很清楚:“尚書令李嚴爲副。”這就明確了二人輔政,諸葛亮爲主、李嚴爲副的體制。

而且,既然“君可自取”是取得皇帝權位的意思,當然是只有一人可以“自取”,兩人都來取,豈不是亂套了?所以,託孤雖有二人,但只有諸葛亮一人可以得到“君可自取”的授權,這纔是合情合理的。方北辰先生認爲劉備只允許諸葛亮一個人取代劉禪不合情理,大概是把邏輯思路弄反了。

(四)劉備確實還有兩個兒子,但這兩個兒子皆爲庶出,生母是誰都沒有記載,是否有資格繼位,很成問題。《三國志·先主傳》只記載劉備臨終前交代魯王劉永:“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這是把劉永也託付給諸葛亮,看不出有要讓劉永繼位的意思。

(五)至於桓溫對“武侯故事”非常不滿,也不能說明問題。這裏的“武侯故事”指的是後來諸葛亮在蜀漢執政的實際情況,諸葛亮執掌大權卻沒有任何逾矩之處,而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爲千古名臣。“武侯故事”並不是指劉備說的“君可自取”。簡文帝遺詔是要桓溫像諸葛亮一樣盡忠於晉朝,桓溫當然不樂意了。

三、劉備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的真正用意

既然方北辰、易中天兩位先生的新解觀點不能成立,那麼劉備所說的“君可自取”就還是多年來人們所理解的“取而代之”的意思。

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於,劉備爲什麼要這麼說?是因爲陳壽所主張的劉備和諸葛亮親密無間、心神無貳,還是孫盛、康熙所主張的劉備信不過諸葛亮,故而作此猜疑之語?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 劉備爲什麼要說這句話 第5張

劉備

其實,仔細還原劉備臨終前的現場語境,我們不難發現,在劉備交代遺言的時候,身邊除了諸葛亮,至少還有兩人:魯王劉永、尚書令李嚴。

據《三國志·李嚴傳》:“章武二年,先主徵(李)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爲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可見,劉備病歿前後,李嚴一直都在永安。

其實方北辰先生也注意到了,在同受顧命的李嚴也在場的情況下,劉備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李嚴是否會感到有一些不自然?

說到這裏,一些讀者可能會猜到結論了:劉備說“君可自取”,主要不是對諸葛亮說,而是對李嚴說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蜀漢政權的政治構造(或者說政治派系)說起了。

話說劉備早期經歷曲折,他在入蜀之後建立起來的政權中,成員的構成也非常複雜,大概來自六個方面:

一是元從派,主要是最早追隨劉備的關羽、張飛、趙雲、簡雍等(出身地均爲黃河以北的人士)。

二是徐州派,包括劉備任徐州牧期間歸順的孫乾和出身徐州豪族的糜竺兄弟等。

三是荊州派,包括在劉備奪取荊州過程中歸屬的諸葛亮、伊籍、魏延、黃忠、蔣琬、馬良等。

四是益州派,即劉備入蜀時歸屬的原劉璋集團的益州人,包括黃權、張裔、費詩、楊洪等。

五是僑居派(東州兵),據《三國志·劉璋傳》注引《英雄記》:“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爲兵,名曰東州兵。”這些在劉焉劉璋時期僑居益州的外地人,被稱爲“東州兵”,包括法正(扶風人)、李嚴(南陽人)等。

六是涼州派,包括馬超、馬岱等。

劉備託孤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 劉備爲什麼要說這句話 第6張

蜀漢政權派系圖

此外還有一些派系界限不那麼明確的中間人士,例如許靖、劉巴、賴恭等人,但數量不多,影響不大,姑且不論。

爲便於分析,以上的六分法可以簡化一下,分成兩派:一是在益州生活時間較長的益州派和僑居派,可以籠統稱爲“(益州)本土派”,二是其他幾派可以統稱爲“外來派”。

劉備集團中的本土派和外來派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衝突和矛盾。劉備政權作爲一個外來政權,其核心當然必須是外來派,但其統治益州地區,又必須依靠在當地人際關係基礎深厚的本土派。因此,劉備集團基本人事方針是:優先加強外來派地位,同時協調兩派關係,防止本土派出現異動。

在這一方針中,僑居派(東州兵)的地位比較特殊,一方面,僑居派可以劃歸本土派,但僑居派有明顯有別於本土派,特別是僑居派中有很多荊州南陽郡人,其與荊州派有着天然的親近性,所以僑居派人士一向都是劉備積極籠絡的對象。

劉備在入蜀初期重用的法正,就是僑居派的代表人物。法正死後,劉備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直到臨終前,因爲形勢嚴峻(元從派、荊州派在此前的戰爭中損失嚴重),才突擊起用李嚴代替法正的地位。

劉備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本土派看到升官重用的希望,同時將李嚴拉攏過來,讓他幫助諸葛亮協調兩派關係。

諸葛亮、李嚴二人,雖同受顧命,但明顯有別,李嚴的能力、聲望、資歷、地位等等均與諸葛亮相差甚遠,根本不可能跟諸葛亮平起平坐。所以,劉備明確規定了“李嚴爲副”,並且當着李嚴的面對諸葛亮說出“君可自取”之語,這實際上是說給李嚴等本土派聽的,目的就是強化諸葛亮的地位,以此鞏固外來派人士的地位,確保“以外來派爲核心”的組織路線能夠貫徹下去,斷絕益州本土派有任何非分之想。

劉備說的“君可自取”,確實是詭詐之語,但其基礎恰恰是劉備高度信任諸葛亮,對諸葛亮絕對信得過,他確信“君可自取”可以極大地鞏固諸葛亮的地位,同時又不會有弄假成真的危險,纔會用這樣的“帝王心術”來對付李嚴。

所以,陳壽、孫盛、康熙的觀點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要結合起來,充分考慮劉備當時的客觀處境和主觀心理,才能準確理解劉備說這話的真正用意。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劉備對把握和掌控人心的帝王之術的運用,已經到了爐火純青、嫺熟自如的地步,就連他死後一段時期的政治格局,也盡在他的部署之中。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方詩銘:《論三國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易中天:《品三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

方北辰:《劉備遺囑“君可自取”句辯釋》,載《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