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首次北伐諸葛亮任用親信馬謖,在當時有何影響?

首次北伐諸葛亮任用親信馬謖,在當時有何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馬謖,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紙上談兵”這一成語由來已久,出自於戰國時期趙括統兵抗秦的典故,字面意義是指在書面上言論軍事、推演戰法,但是,由於它特殊的出處與來歷,在後世之中成了缺乏實際經驗,只會誇誇其談的代名詞。從趙國滅亡到三國時期,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然而,紙上談兵的故事卻再次在蜀漢集團中上演。

北伐前的準備;

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諸葛亮在成都安排好了朝廷中的一切事物,隨後帶着心腹衆將及十餘萬大軍屯住漢中,着手實施謀劃已久的北伐大業。諸葛亮到漢中後並沒有急於揮師,而是紮營佈防、屯兵演武,改良軍械、拓耕墾荒,爲北上伐魏做着萬全的準備。

“兵者,國之利器。”想要一統中原匡扶漢室,沒有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強兵勁旅,美好的理想與願望只能是空談。諸葛亮跟隨劉備征戰多年,對曹魏精騎悍勇的銳利有着切膚的體會。蜀軍常年轉戰於荊、蜀之地,對山地作戰可以說是瞭如執掌,這也是他們的長項。但是,在平原作戰卻無法抵擋曹魏的精騎悍勇,這是蜀軍致命的短板。所以,諸葛亮進駐漢中,屯兵定軍山之後,一面加強漢中各地的防禦,一面取長補短改良軍械,操練兵卒、推演陣法。名傳後世的“八陣圖”,就是諸葛亮在漢中屯兵演武期間的傑作。

首次北伐諸葛亮任用親信馬謖,在當時有何影響?

“軍糧,後備之基。”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後面沒有足夠的軍糧補給,再好的戰略,再強大的勁旅也沒有辦法發揮應有的實力。諸葛亮屯駐漢中後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拓耕墾荒、儲蓄軍糧。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在蜀漢以勤政聞名,地方治理經驗豐富的呂乂被調任漢中太守,“兼領督農,供繼軍糧。”諸葛亮還命心腹,長史兼綏遠將軍的楊儀“規畫分部,籌度糧谷。”另據《漢中府志》載,諸葛亮在漢中期間,還對西漢初期的水利工程進行了重築、修繕與增設,其目的也是爲了墾荒拓耕的需求。

揮師北上;

蜀建興八年(公元228年)正月,諸葛亮在漢中經過近兩年的準備,士兵的訓練及軍械的改良已經完成,軍需物資的儲備也已相當充足,十二萬蜀軍開啓了北伐的征程。

諸葛亮命鎮東將軍趙雲與中監軍鄧芝率領一部,自褒斜道出斜谷佯攻眉縣,造成切斷關隴通道,進逼關中的假象,以此來吸引駐守長安的魏軍主力;命荊楚新秀,時任參軍的馬謖爲前部主帥,統領蜀將王平及兩萬士兵行至街亭,扼守關中進入隴右的又一主道咽喉,阻止魏軍自關中進入隴右戰場支援;諸葛亮親率八萬之衆兵出祁山,直入隴右腹地。

諸葛亮的首次北伐,在戰役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戰果。隴右地區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聽說蜀軍來攻,未做抵抗便獻城投降了,這爲諸葛亮省了不少麻煩,只需派兵接手就行了。剩下的廣魏、隴西兩郡,雖然仍在據城堅守,但在得不到關中支援的情況下,易手也是早晚的事情。就連智勇雙全的曹魏名將郭淮,也只得暫避蜀軍的鋒芒,退居上邽堅守待援。整個隴右的戰局對於蜀漢來說一片大好,對於曹魏來說卻像一個炸雷一樣開了鍋,在史料中用了簡短的八個字,形容了當時曹魏朝廷的情況:朝野恐懼,關中響震。

於是,魏明帝曹叡親自御駕長安督戰,命大將軍曹真督諸軍緊急馳援隴右,經過曹魏諸將的合力進攻,隴右戰場的戰局出現了逆轉。曹魏名將張郃攻陷街亭,五萬精騎悍勇進入了隴右,分散在隴右地區的蜀軍側翼完全暴露在了曹魏的鐵騎之下。再加上駐守上邽的郭淮傾巢而出,擊敗了蜀將高翔駐守的列柳城,與張郃遙相呼應,整個形勢對蜀軍非常危急。戰局的轉變,迫使諸葛亮不得不把已經到手的戰果拱手相讓,收縮兵力退出隴右,首次北伐以失敗告終。

誰該爲丟失街亭擔責?

導致諸葛亮首次北伐失敗的起因,是馬謖丟失了街亭而引起的連鎖反應,這似乎已經明確了責任的歸屬。不過,從史料中的記載來看,諸葛亮纔是此次戰敗的主要責任人。

首次北伐諸葛亮任用親信馬謖,在當時有何影響? 第2張

據《三國志·蜀書·馬良傳》載,馬謖,字幼常,蜀漢名臣馬良的弟弟,今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人。馬謖年輕的時候以才學高、見識廣、好論軍計享譽家鄉,自從投靠了劉備之後,深得諸葛亮的喜歡。劉備率部進益州的時候,馬謖以從事的身份隨軍謀事,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劉備對馬謖的才能看得一清二楚,是一個典型的“眼高手低”的才子。所以,劉備在病逝之前,特意囑託諸葛亮,稱馬謖時常大言不慚、言過其實,沒有真正的才識,日後絕不可以委以重任,“君其察之”。

可是,諸葛亮對劉備的苦口婆心不以爲然,始終認爲,馬謖絕對是一個熟讀兵法、精通謀略的將帥之才,只要日後稍加培養和歷練,必能成爲蜀漢朝廷的中流砥柱。於是,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特意將馬謖召至身前,二人終日面對地圖討論軍事戰略,“自晝達夜”。

諸葛亮任命馬謖爲前部主帥駐守街亭的時候,很多大將都持有反對意見,大都認爲馬謖只會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實戰經驗。況且,街亭又是阻擊魏軍進入隴右的主戰場,對整個戰局有着決定性的作用,不如選派像魏延、吳壹這樣久經沙場的老將,更爲妥當和保險。但是,諸葛亮似乎是鐵了心的要啓用、培養馬謖,所以,“亮違衆拔謖”,命其率部駐守街亭。不過,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這一任命最終讓他連腸子都悔青了。

據《三國志·蜀書·王平傳》載,馬謖接受任命之後趾高氣昂,到達街亭之後不僅違背了諸葛亮的命令,而且,還不聽部將們的規勸,一意孤行,堅持“舍水上山”。結果,讓魏將張郃輕而易舉地截斷了蜀軍的水路,山上駐軍連飲用水都沒有了,戰敗是必然結果。

此外,馬謖根本就沒有打仗的經驗,面對久經沙場的張郃及其所部五萬步騎,早就嚇破了膽,還沒有交戰就率領親隨奪路而逃。據《三國志·魏書·明帝紀》注引《魏略》載:“馬謖望旗奔敗。”蜀軍沒有了主帥,又被魏軍截斷了水源,不戰自亂。要不是蜀將王平當時臨機立斷,虛張聲勢,收攏散兵,用士氣唬住了張郃,使其不敢貿然追擊。當時馬謖帳下的兩萬士卒,估計要全軍覆沒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爲:丟失了街亭,遭至了北伐的失敗,馬謖首當其衝,責無旁貸。而身爲主帥的諸葛亮,不聽勸諫,任用親信,纔是導致此次失敗的最直接原因,應該負有首要責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