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項羽在垓下被圍住的時候,他都做了哪些事?

項羽在垓下被圍住的時候,他都做了哪些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羽死後,肢解他的五個人下場如何?其中一個人的後代竟當了皇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公元前200年,韓信拿下齊國後,時不時的聯合彭越一起出兵攻打項羽運送軍糧的糧道。對此,項羽發現自己已經被逼到了絕路,並對當前所處的情形感到極度恐慌。這時,劉邦便派陸賈前去和項羽談判,希望雙方能夠和解,但是,項羽不願意,無奈之下,劉邦只好派侯公前去求和。

經過一番勸解,項羽終於同意和解了。於是,雙方作出約定:以鴻溝爲分界線,西邊是劉邦的地盤,東邊則是項羽的地盤。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爲什麼項羽堅持不下去了,劉邦卻去提出和解呢?

因爲,項羽手裏掌控着呂太公和呂雉這兩個人質。在開戰的時候,劉邦不是沒有回沛縣接家人,但是,只找到了自己的一對兒女。幾番輾轉,劉邦終於得知父親和妻子的下落——他們二人都被項羽抓走了。因此,爲了救回兩人,劉邦願意在自己取得極大優勢的情況下,以鴻溝作爲分界線,與項羽平分天下。

由此向我們證明,劉邦其實也是一個很看重親情的人。從約定上來看,項羽想獨自坐擁天下已然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了。雖然,是劉邦主動找項羽作約定,但我們都很清楚,是劉邦攻打到城下,項羽不得不被迫簽訂城下之約。兩人簽完和約後,項羽就把呂太公和呂雉還給了劉邦,並下令撤兵。

然而,劉邦並沒有放過項羽。

之後,在張良的煽風點火下,劉邦親自率軍跟蹤項羽,找機會襲擊項羽。漢六年十月,項羽順着鴻溝朝東南方向撤走。因爲,在這個時候,劉邦已經佔據了彭城,所以,項羽只能逃往江東。

當項羽到達陽夏時,劉邦就追了上來。根據史書記載,兩軍在此處發生了一場小小的戰鬥,漢軍俘獲了楚周將軍,並消滅了項羽四千兵力。

在這之後,項羽的楚軍繼續向南撤退。到達固陵後,楚軍對漢軍進行了反擊,漢軍敗北。根據史書的記載,漢軍之所以敗北,是因爲韓信和彭越帶領的援兵還沒有到,劉邦兵力不足。但我們認爲,漢軍敗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楚軍被逼急了,來了一個大反擊。

當時,兩軍實力相當,誰也不能打敗誰。無奈之下,漢軍只好紮起了大本營,築起高臺,和楚軍叫囂。此時,張良向劉邦提議:“長期對峙不是辦法,恐怕會給項羽一個休生養息的機會,你應該馬上給韓信和彭越封王,並確定封地,好讓他們安心趕來支援。”

當時,彭越在名義上是魏國的宰相,而韓信雖然佔據了齊國,被封爲了齊王,但並未確定封地。所以,爲了讓二人來幫忙,劉邦封彭越爲樑王,並在書令中明確寫出了他們的封地範圍。之後,韓信和彭越看到自己的利益落到了實處。於是,在經過一番權衡利弊後,兩人立刻率兵趕赴固陵,支援沛公。

在這之後,項羽繼續帶兵南撤。當他到達陳縣(即今天的河南淮陽縣)以後,劉邦就下令讓各位將領把大軍集合在這裏,他希望能夠集衆軍之力在此地擊敗項羽。

項羽在垓下被圍住的時候,他都做了哪些事?

由此,垓下之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不過,關於兩軍這次對戰的具體地點,史學界中一直存在着很大的爭議:《高祖本紀》、《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黥布列傳》和《彭越列傳》都說:劉邦是在垓下召集大軍攻打項羽。可是,《靳歙列傳》上的記載卻是在陳下,也就是陳縣的城牆外。

但是,按常理來說,應該是陳縣東邊纔對,因爲,鴻溝位於陳縣東側,而項羽是順着鴻溝南下的。此外,《樊噲列傳》中說:“沛公是在陳縣圍困項羽,並大敗項羽,而後屠胡陵城。”《滕公列傳》這樣記載:“劉邦一路尾隨項羽,當劉邦追到陳縣的時候,他就把項羽給斬殺了。”《灌嬰列傳》中也這樣寫:“項羽在陳縣大敗於劉邦。”

更有甚者,在一些將領的傳記中,根本沒有提到過垓下這個地方。如果,按傳統觀念來看,垓下位於安徽省的靈璧縣裏,那以上說法就與垓下之戰的名字相矛盾。於是,就有人提出了另一種說法:劉邦當年和項羽打了兩場戰爭決勝負,一次在陳下,另一次在垓下。從表面上看,這種說法合情合理,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就可以發現,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跟,處處都是破綻。

爲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二:

一是、像劉邦和項羽這樣統帥級的人物,怎麼可能和一線將領分別打了兩次仗呢?如果,真的打了兩次仗,那麼,爲什麼劉邦、韓信等人的書信中,沒有提及“陳下”呢?難道只有樊噲、靳歙和夏侯嬰等一線將領在陳下與項羽對戰,劉邦、韓信等統帥沒有這樣的決勝戰?很顯然,這一點完全說不過去。

二是、在當時的情形下,項羽已經被漢軍圍困在陳縣附近,且難以突破包圍圈,更別說逃到垓下了。

起初,項羽封英布爲九江王。後來,英布背叛了項羽,投靠到劉邦的陣營裏。漢四年七月,英布被劉邦封爲淮南王。之後,英布開始暗中調動自己在九江國的舊勢力,企圖挑起楚軍內訌和瓦解楚軍的力量。漢六年十一月,劉賈北渡淮河,率軍包圍壽春,並設法收服了鎮守壽春的楚國大司馬周殷。同時,英布也來了這裏。

於是,英布、周殷和劉賈一起向北出發圍困項羽。在途中,他們三人還順手滅了城父。如果,項羽結束陳下之戰後逃到了垓下,那麼,他勢必要經過城父這個地方。但是,這裏已經被英布等人佔據了,屬於漢軍的地盤。項羽想經過這裏,就會受到漢軍的攻擊,但是,史書裏並沒有楚漢對戰的記載。所以,項羽幾乎不可能從陳下逃出來的。

如果,項羽帶着一小支隊伍突圍,那他很有可能逃脫。因爲,人數比較少,漢軍很難找到他們的行蹤。但是,如果帶着十萬軍隊南下,兩軍之間極有可能發生戰爭。

所以,我們認爲,史書中所說的陳下之戰可能就是垓下之戰,或者說垓下是陳縣某個不知名的小地方。

當劉邦在垓下或者陳下圍困住了項羽後,項羽就在此上演了歷史上著名的“霸王別姬”。

根據史書的記載,項羽被圍困以後,兩軍僵持不下。有一天晚上,項羽突然聽到營外響起了悲壯的楚歌。項羽對此很驚訝,他絕望地問身邊人:“難道漢軍已經佔據了全部的楚地了嗎?如果不是,那麼,漢軍中爲什麼會有這麼多楚人呢?”

其實,漢軍中有楚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因爲,劉邦本人就是楚國人,所以,在他的勢力裏肯定有很多楚國人。另外,經過多年的戰爭,項羽陣營中有很多人都投靠了劉邦,項羽應該很清楚這些事。所以,當他聽到楚歌后感到十分驚訝,顯然有點誇大。可能是因爲聽到了楚歌,所以,那天夜裏,項羽的心情十分低落。

於是,他便讓虞姬跳了一支舞,自己則在一旁奏唱短歌。到了深夜,項羽帶着八百騎兵偷偷向南渡河逃走。渡過淮河後,項羽身邊只剩下一百餘人,他便帶着這些人往江東老家的方向走。天亮以後,漢軍發現楚軍竟然有一小支騎兵向南跑了。於是,劉邦讓灌嬰帶五千騎兵前去追擊。

項羽在垓下被圍住的時候,他都做了哪些事? 第2張

當項羽行到陰陵縣的時候迷路了,不知該怎樣走,便詢問一位老漢。那位老漢告訴他應該往西走,可西邊是泥沼。但是,當項羽想重新返回東邊繼續逃跑的時候,卻被數千漢軍攔截在了東城。按照地理位置的轉換,我們猜測東城應該在今天的安徽省定遠縣,而項羽被包圍的地方應該是東城縣裏的某個地方。

當時,項羽身邊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他把這些騎兵分成了四支小分隊,然後,從不同的地方突擊,希望能從漢軍的包圍圈中逃脫出去。根據一些歷史資料和文獻記載,項羽在做出決策前,就下了一個決心:一定要斬殺漢軍將領,奪得漢旗,以此證明自己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上天要自己亡。

但在這裏,我們卻產生了一個疑問:當時誰在現場記錄這件事呢?正常來說,漢軍圍上來以後,項羽就自殺了,他的手下也全都被殺了。既然知情人全部都已經被殺死,那麼,項羽當時到底說了些什麼,誰也不知道。因此,有人懷疑史書中關於這段的記載,其實是依據項羽的性格和當時的情形編造出來的。

在項羽死了以後,漢軍的將領王翳砍下了他的頭顱,楊喜、呂馬童、呂勝和楊武等人各自取得項羽屍體的一部分,拿回去獻給了劉邦。因此,項羽雖然自殺了,但是,他的屍體卻被人肢解了。至此,項羽的故事落幕,留給我們後人的是無盡的想象、嘆息和惋惜。

項羽在垓下被圍住的時候,他都做了哪些事? 第3張

這裏,我有必要說一下楊喜這個人,華夏第一“楊家將”非楊喜莫屬!

爲什麼這麼說呢?秦漢之交、楚漢爭霸時期,楊喜任漢軍騎兵隊長,追嶄項羽獲大功,爲漢朝開國大將,漢朝立國即封楊喜“赤泉侯”,位居將相之上。從此,西漢東漢426年,楊喜子孫一直傑出人物輩出,多位子孫在漢代出將入相、公卿連綿,楊喜子孫家族長盛發展四百多年!無疑,楊喜是全球楊氏更盛崛起之基。若無楊喜,以後的楊氏族人難以估量。特別是在古代,只有勝利者才能傳宗接代,子孫繁盛,光宗耀祖。所以說,楊喜,是華夏楊氏第一個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鑄就了輝煌勝利,從此奠定和成就了後來的華夏楊氏望族!

他的第十六世孫楊元壽,武川鎮人。楊鉉子,隋文帝楊堅的五世祖。在北魏初年,曾在武川工作過,任北魏武川鎮司馬,舉家便落籍爲武川鎮人。楊元壽子楊惠嘏,爲北魏太原郡守。楊惠嘏子楊烈,爲北魏龍狡將軍。楊烈子楊禎,以軍功封寧遠將軍,生五子,其長子楊忠便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