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凌煙閣排名”的前幾名都是誰?他們都有哪些貢獻?

“凌煙閣排名”的前幾名都是誰?他們都有哪些貢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爲了紀念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命大畫家閻立本在皇宮內的凌煙閣內,描摹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畫像比例仿效真人大小,由大書法家褚遂良題字。閣內分內、中、外三層,按功勞大小由內及外依次排列功臣畫像,這就是後人常說的“凌煙閣排名”。

此排名有24個人,大都是跟隨李世民出謀劃策、南征北戰的文臣武將。排名的高低,當然是皇帝大人心中的權衡度量,是他對這些功臣貢獻大小的評定。但瞭解隋唐這段歷史的人,或許會對這個排名有些疑問。筆者即是其中之一。經過慢慢探究,也倒有了不知對錯的答案。

“凌煙閣排名”的前幾名都是誰?他們都有哪些貢獻?

凌煙閣排名第一:大唐中書令長孫無忌

首先,排名最靠前的六人: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基本都是文官,或是掛着個武官銜沒打幾場仗,真正戰功赫赫的武將沒一個。出現這種情況,筆者猜測可能跟當時大唐四海昇平的形勢有關。天下安定、沒仗打了,武將的作用自然沒文官凸顯,在講究實用原則的帝王心中,這個排名可以理解。

六人之後,終於有武將了,是黑臉大漢、後世門神尉遲敬德,他排在了所有武將的前面,包括一代戰神李靖和天下聞名的好漢秦瓊。無論從出身、經歷、資歷、戰功各方面看,尉遲敬德好像都不應該排在這兩位前面。

但尉遲敬德同李靖、秦瓊這兩位有個重要的不同,就是他參與了“玄武門”之變,而且一箭射殺了李世民的死對頭齊王李元吉,進而威逼李淵接受政變結果,不久退位讓李世民登了基。這一“從龍”擁立之功,是李靖、秦瓊不具備的,同時又是被李世民最看重的,所以尉遲敬德位列武將之首也可以理解。

李世民這麼做,倒說明他真是個很講交情義氣的人。很多情況下,大臣參與皇家內部爭鬥是沒有好結果的。假如換個皇帝,大事已定後,爲了製造假象,堵住天下人之口,很可能會把尉遲敬德這種人當成替罪羊,安個“蓄意謀反、殺害太子”的罪名,從而把自己洗白。但李世民沒這麼做,而是把不得已殺兄弒弟的責任一併承擔,也體現了這位明君的度量和膽魄。

“凌煙閣排名”的前幾名都是誰?他們都有哪些貢獻? 第2張

唐太宗李世民

李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史書上有記載。他對於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帝位之爭,一直採取了嚴守中立的態度,用今天話講就是“軍人不幹政”,我盡忠大唐,但不會摻乎你們皇家任何事。所以李世民對這個政治上不開竅的人也說不出什麼,畢竟李靖也不是秦王府的人。李靖憑藉碾壓羣雄的戰功排位武將第二,可見在李世民心中是典型的“敬重不親近”。

至於秦瓊,在史書中我們找不到他幫助李世民謀劃玄武門之變的隻言片語,《舊唐書》說秦瓊那天跟着秦王到了玄武門,《新唐書》說“玄武門之變後,秦叔寶被賞賜了封邑七百戶”。這個數目遠低於尉遲敬德、張公謹、侯君集等人得到的賞賜。

如果說賞賜跟功勞相匹配的話,那麼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的表現,肯定和他戰場上的勇猛無敵判若兩人,也肯定沒有類似尉遲敬德射殺李元吉那樣的功勞。如果再往深處分析一下,秦瓊應該是處在一個忠義和良知的兩難選擇,導致他猶豫不決、消極作爲。

從忠義講,他是李世民的心腹愛將,深得信任和重用。主人有難,他自當挺身向前。可從良知講,樸實厚道、極盡孝道的山東人秦瓊,肯定不願意捲入這場爲奪帝位的骨肉相殘當中。這種矛盾心理,導致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消極避戰,自然不會有什麼耀眼的表現。當然,這一點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是要減分的,戰功赫赫的秦瓊在凌煙閣排名中墊底,恐怕與此有密切關聯,不單單是因爲排名時秦瓊已死的原因。

可以想象,玄武門事變的數日內,血光瀰漫着長安城。大唐失去的不僅僅是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還有他們10個未成年的兒子和上百人的家眷親信。在這場血流成河的事變中,善良厚道的秦瓊一定是悲涼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