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齊桓公是怎麼當上齊國國君的?齊桓公是怎麼戰勝公子糾的?

齊桓公是怎麼當上齊國國君的?齊桓公是怎麼戰勝公子糾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齊桓公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齊桓公,生年不詳,卒於魯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名小白,是姜齊第十三代國君齊僖公祿父的幼子,第十四代國君齊襄公諸兒的同父異母弟弟。在位43年,爲春秋五霸之首。

據《管子·大匡》記載,齊僖公生有三個兒子,長子諸兒,次子糾,幼子小白。僖公委派管仲、召忽輔佐公子糾,委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鮑叔知道公子小白因母親早亡,在宮中失去靠山,所以不想受命,因而稱病不出。管仲卻認爲公子小白雖然母親早亡,但恰好得到國人的同情,並且小白的爲人,沒有小聰明,但有遠慮,安定社稷在公子糾之上。在管仲的力勸下,鮑叔牙欣然受命,同意輔佐公子小白。

齊桓公是怎麼當上齊國國君的?齊桓公是怎麼戰勝公子糾的?

齊襄公即位後,橫蠻暴戾,朝綱失常,政局混亂,據《左傳·莊公八年》記載,鮑叔牙認爲齊襄公放縱,百姓懈怠,將會發生禍亂,於是就侍奉公子小白避亂到了莒國。發生叛亂後,管仲、召忽也侍奉公子糾逃避到了魯國。公元前686年冬,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爲君。公元前685年春,公孫無知被雍林人所殺。《左傳·莊公九年》載:“春,齊人殺無知。公及齊大夫盟於蔇(jì,在今山東棗莊)。”《穀梁傳·莊公九年》解釋說,“大夫不名,無君也。‘盟’,納子糾也。不日,其盟渝也。當齊無君,制在公矣。當可納而不納,故惡內也。”就是說,公孫無知死後,魯莊公與齊國大夫在蔇地結盟。大夫沒有記名字,是因爲沒有國君。“盟”是送公子糾回齊國。不記日子,是因爲盟約沒有得到信守。當齊國沒有國君的時候,主動權在魯莊公那裏,可以送公子糾回國卻拖延不送,所以譴責魯國。《國語·齊語》韋昭注云:“齊人殺無知,逆子糾於魯,莊公不即遣,而盟以要之。齊大夫歸逆小白於莒。莊公伐齊,納子糾,桓公自莒先入。”從春天公孫無知被殺到夏天,魯國遲遲不送公子糾歸齊,爲公子小白歸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公子小白自幼與正卿高傒關係密切,當公孫無知被殺後,齊大夫商議確立新君時,高氏、國氏已經暗中派人到莒國召公子小白歸齊。魯國知道後,也發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穀梁傳·莊公九年》這樣記載:“當可納而不納,齊變而後伐,故乾時之戰不諱敗,惡內也。”意思是:魯國應當可以送公子糾回國卻不送,齊國發生變故纔出兵攻伐,所以乾(gān)時(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之戰不隱諱被打敗,是譴責魯國。公元前685年夏,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爲君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爲了防止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管仲率一隊人馬阻截公子小白。當管仲趕到莒國的邊境時,正好遇見公子小白一行向齊國進發。於是,管仲便張弓搭箭向小白射去,小白應聲而倒。管仲以爲小白已死,便派人馳報魯國。魯君得到這個消息,覺得再也沒有人與公子糾爭國君之位了,於是護送公子糾回國的隊伍行程就不那麼急迫了。其實,公子小白並沒有死,管仲一箭,恰巧射在小白的衣帶鉤上。小白藉機佯裝中箭身亡,以迷惑對方。待管仲一行走後,公子小白藏在車中,日夜兼程,率先趕到齊國都臨淄。六天後,當魯國護送公子糾到達齊國的時候,高傒、國氏早已擁立小白爲國君,是爲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以後,立即發兵抗擊護送公子糾的魯君,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這一年的秋天,齊、魯在乾時大戰,魯軍大敗。迫於齊國的壓力,公子糾被殺,召忽殉主自殺,管仲作爲囚犯被押送回齊國。

《管子·大匡》記載了另外一種說法:齊襄公即位的第二年,驅逐公子小白,小白逃到了莒國。齊襄公死後,公子糾即位。國人對公子糾不滿,召小白回國。小白懼怕“管仲智,召忽強武”,不敢歸齊。鮑叔牙力諫歸齊,得到了齊國大夫和國人的支持,驅逐了公子糾。混戰之中,管仲箭射小白,正中衣帶鉤。齊桓公即位後,魯國發兵攻打齊國,想要恢復公子糾的國君之位,但是兵敗沒有實現。在這種說法中,公子糾是無所作爲的國君,管仲、召忽難以施展才能,國人不滿,才導致君位得而復失。

總之,不管哪種說法,結局都是齊桓公成爲了齊國的第十五代國君,並且不記帶鉤之仇,以管仲爲相,給予了管仲無以復加的重用和禮遇,又以鮑叔牙、隰朋、高傒等修齊國之政,齊國政治出現一個蓬勃發展的局面,齊桓公也成爲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代明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