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大臣傅燮,戰死沙場後數千敵軍向他磕頭

東漢大臣傅燮,戰死沙場後數千敵軍向他磕頭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傅燮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傅燮,靈州(今寧夏吳忠)人,西漢開國功臣傅寬之後,漢宣帝時斬殺樓蘭王的傅介子也是其先祖,出生於將門之後的傅燮也同樣智勇雙全。

傅燮年少時曾在洛陽求學,拜當時的太尉劉寬爲師。後受太守範津賞識,被舉孝廉,步入仕途。沒過多久,傅燮得知範津去世,於是自願棄官爲範津服喪三年。從此事可以看出傅燮十分重情義。

東漢大臣傅燮,戰死沙場後數千敵軍向他磕頭

公元184年,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黃巾起義,爲了平定叛軍,朝廷在全國各地徵召將才,傅燮得知後挺身而出,隨軍出征。傅燮在出徵前,上疏漢靈帝,他指出如今天下大亂的根源其實在於宦官當權,希望漢靈帝驅除宦黨。漢靈帝看後十分敬佩傅燮的膽識,可宦忠趙總卻因此事對他懷恨在心。所以,即使傅燮在出徵時立下赫赫戰功,依然沒有封侯。

公元186年,趙忠被封爲車騎將軍,漢靈帝命他統計平定黃巾有功的將士。有人勸趙忠說:"傅燮之前平定黃巾有功,卻沒有得到任何封賞,衆人心中都不服氣,您此次不妨請求聖上賞賜傅燮,也好拉攏人心。"趙忠覺得此話有理,便讓自己的親弟弟趙延去結交傅燮,表示願意與傅燮交好。

趙延趾高氣揚地對傅燮說:"只要你以後不再與我們爲敵,別說是尋常賞賜了,即使是封你爲萬戶侯也沒問題。"傅燮義正言辭地回答:"我現在未封侯是因爲命運不濟,但我決不會厚着臉皮去求官的。"趙延只好灰溜溜地離開,而趙忠更加厭惡傅燮,暗中動手腳,把傅燮外調到叛軍作亂的涼州漢陽做太守。

漢陽郡羌人衆多,因不滿昏庸的朝廷,所以叛亂不斷,所以漢陽太守其實是個不吃香的位置。但傅燮上任之後善待百姓,人們深受感動,就連叛亂的羌人也紛紛來到漢陽郡歸降傅燮。

公元187年,涼州刺史耿鄙不聽傅燮的勸告,執意出征金城郡討伐涼州叛軍,結果軍隊出發沒多久就發生了譁變,耿鄙在亂軍中被殺,軍司馬馬騰率領殘部投降叛軍。一時之間,涼州大亂,十萬叛軍趁機攻打傅燮所在的漢陽郡。

因爲漢陽郡大部分人馬和糧食都隨被無能的耿鄙調走了,所以漢陽郡其實堅持不了幾天。但傅燮依然不願投降,堅守不出。

城外的叛軍中有幾千人是北地郡的胡人,昔日都受過傅燮的恩惠,深知其爲人正直,爲了報恩,數千胡人紛紛下馬叩頭,懇請傅燮出城投降,並且發誓從此之後不再當叛軍,一起護送他返回家鄉。對於此舉,十萬叛軍無一人制止,因爲叛軍首領也不願落下個謀害忠良的罵名。

東漢大臣傅燮,戰死沙場後數千敵軍向他磕頭 第2張

傅燮十三歲的兒子傅幹,當時也在城中,他知道傅燮爲人高風亮節,怕是不會投降的,於是便勸說道:"如今聖上昏庸,奸臣當道,父親這樣的忠臣反而無法在朝廷立足,如今涼州大勢已去,我們也無能爲力,父親不妨先投降,等回到家鄉之後再召集有志之士,等到仁義之人出世時,再拯救天下。"傅幹話還沒說完,傅燮就嘆道:"就連殘暴的商紂王,都有賢良的伯夷爲他絕食而死,更何況如今聖上還不像商紂王那樣殘暴。我身爲漢臣,自當爲朝廷分憂,我身爲漢陽的太守,今日是必須要死在這裏的。你自小聰慧,以後一定要勤勉努力,主簿楊會是個忠良之人,我將你託付給他。"說完以後,傅燮悲痛哽咽得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旁邊的人也都潸然淚下。

之後,叛軍首領又派歸降的漢臣黃衍去勸降,但傅燮大聲斥責黃衍說:"你身爲酒泉太守,理當匡扶漢室,卻投靠逆賊,充當他們的說客!"言畢,傅燮帶着城中爲數不多的士兵上陣迎敵,血染沙場。

漢靈帝聽聞傅燮的死訊,十分悲痛,追封傅燮爲壯節侯。其子傅幹長大之後行事做人亦如傅燮,英風俠烈。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