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慕容垂和拓跋珪爭霸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西秦百萬衆,戈甲如雲屯。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

這兩句詩,出自李白憑弔東晉名將謝安的一首懷古之作。著名的“淝水之戰”便濃縮在這短短二十個字裏。

前秦統一北方後,苻堅自信心爆棚,打算吞滅東晉,還吹出了不可一世的牛皮“投鞭斷流”。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鼎盛時期的前秦

彼時,苻堅身邊的兩員大將,鮮卑人慕容垂和羌族人姚萇極力慫恿他南征,成功扎破了前秦這個大氣球。

那是公元383年,戰後的前秦分崩離析。苻堅的臉很疼,後來又死在姚萇手裏。

次年,寄人籬下十五載之久的慕容垂實現了復國的夢想,建立後燕。在慕容垂的帶領下,後燕一度成爲北方最強盛的國家。

直到那個同爲鮮卑人的拓跋珪崛起,攪動了北方的局面。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2張

淝水之戰遺址,安徽壽縣

1

東晉十六國時期,活躍在遼闊北方的鮮卑主要有六大部,最爲人熟知的是慕容、拓跋和宇文部。慕容部是遼東鮮卑的一支,原本叫莫護,於魏晉年間改姓慕容。

拓跋部是北方中部地區鮮卑的一支。337年,慕容皝自立爲燕王不久,拓跋珪的爺爺拓跋什翼犍成立了代國,也就是北魏的前身。

客觀來說,慕容氏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表現,比匈奴和羯族等文明多了。也涌現了一些大名鼎鼎的牛人。

慕容垂和他的兄長慕容恪很好地解釋了什麼叫彪悍,被稱爲十六國的“戰神”。他們都是前燕國主慕容皝的兒子。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自十三歲起,跟隨父兄東征西討,勇冠三軍,又有雄才大略。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3張

配圖

公元369年,慕容垂因功勞太大,受到其叔父慕容評和侄子、前燕國主慕容暐的猜忌,被迫流亡到前秦。苻堅大喜過望,對慕容垂委以重任。

那時候拓跋珪還沒有出生。

隨後前秦滅掉了前燕,從那時起,慕容垂就暗下決心復國。他最終完成了金庸武俠小說中慕容復未能完成的事業。

公元386年,慕容垂復國兩年後登基稱帝,定都中山(今屬河北)。

鼎盛期的後燕,佔據着如今的遼寧、河北、山東一帶,以及河南省大部分地區。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4張

394年,鼎盛期的後燕

2

早在慕容垂爲苻堅效力的371年,代國國主拓跋什翼犍的孫兒拓跋珪出生了。

拓跋珪五歲時,代國被前秦攻滅。他的父親因弒殺拓跋什翼犍被前秦處決。拓跋珪跟着母親過了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因爲他的身份,受到親族的忌憚,有幾次差點被殺。

少年時的拓跋珪顯露了過人的能力,漸漸有了聲望。經歷一番波折,他最終得到親族及各部首領的支持。

慕容垂稱帝的那年,拓跋珪繼承了代王之位。幾個月後,拓跋珪改稱魏王。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5張

早期代國定都盛樂圖

當時慕容垂已經六十歲,拓跋珪才十五歲。若干年後,這一老一少兩個北方梟雄將無可避免地發生碰撞。

而在此之前,慕容垂稱雄北方,新生的北魏必須臣服於後燕。作爲宗主國,後燕沒少幫拓跋珪的忙,拓跋珪的崛起離不開慕容垂的支持。

386年八月,拓跋珪的小叔拓跋窟咄要爭奪魏王之位,魏國內部也有人公然支持拓跋窟咄。拓跋珪疲於應付,只好暫時投奔舅舅賀蘭部,同時派人向後燕求救。

慕容垂派兒子慕容麟帶兵馳援拓跋珪,平定叛亂,幫他度過了這場危機。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6張

配圖

後來,北方中部地區鮮卑、兵強馬壯的的劉顯部和兄弟部落大打出手,拓跋珪想趁機吞併劉顯部。但北魏沒這個實力,於是再次向後燕借兵。

偏巧劉顯不長眼,派人搶走了其他部落進貢給後燕的一羣馬。慕容垂大怒,發兵擊敗了劉顯的主力部隊。拓跋珪所部又跟着慕容麟率領的燕軍乘勝追擊,打跨了劉顯。

此戰後燕獲得上千萬頭牛羊,而拓跋珪得到了地盤和人馬。北魏的實力大大增強。

後燕和前秦的殘餘勢力、以及西燕交戰的時候,拓跋珪也在不斷拓展地盤。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7張

話劇裏額的北魏人

3

388年,拓跋珪十七歲了,暗裏打起了後燕的主意。慕容垂已經年老,太子慕容寶沒什麼本事,別的慕容子弟也大都是平庸之輩。拓跋珪派使者到燕國刺探虛實,得到的情報讓他很滿意。(《資治通鑑》卷一百七)

拓跋珪作爲北魏的開國之主,諡號道武帝,從這個“武”字就知道他的赫赫武威。

不過,對後燕用兵的時機還不成熟,拓跋珪仍然需要藉助燕國的力量搶地盤。慕容垂起初並無防範之心,每次都答應拓跋珪借兵的請求。

390年,慕容麟又一次奉命帶着燕國將士,幫拓跋珪兼併了幾個部落。

慕容麟對魏國的發展勢頭感到憂慮,對慕容垂說:“照這樣下去,拓跋珪必然成爲我們的心腹大患。請陛下把拓跋珪調到國都來,讓他弟弟代管國政。”慕容垂卻不以爲意。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8張

配圖

當時慕容垂已經過着半退休的生活,太子慕容寶代管國政。後來拓跋珪派弟弟拓跋觚到後燕進貢,卻被慕容家族的子弟們扣留,向北魏勒索好馬。

拓跋珪很生氣,拒絕了對方的要求。隨後他又忍了忍,派著名的開國功臣張袞到燕國請求和好。

拓跋珪繼續隱忍,征服了匈奴後裔劉衛辰部,又吞併了北方的幾個部落之後,放眼四顧,只剩下後燕這個強勁的對手了。於是,拓跋珪開始出兵攻打燕國邊區的部落。

那是公元395年。《資治通鑑》對此的記載是,“太元二十年(東晉年號),夏,四月……魏王珪叛燕,侵逼附塞諸部。”

一山不容二虎,北魏和後燕至此撕破了臉皮。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9張

配圖

4

慕容垂稱雄北方十餘年,如今被一個後生小輩挑釁,他怒不可遏,決定教訓一下拓跋珪。

後燕太子慕容寶、趙王慕容麟、遼西王慕容農奉命帶領八萬人馬攻打魏國,范陽王慕容德、陳留王慕容紹帶着一萬八千人馬作爲後續部隊。

慕容垂身邊的侍從高湖勸阻說:“燕、魏是姻親,燕國對魏國還有大恩,兩國交好已久。可是我們扣留拓跋珪的弟弟在先,不佔理呀。再說拓跋珪有勇有謀,不可輕敵。太子年輕氣盛,讓他統領大軍,萬一有個閃失,後悔也來不及呀。”

慕容垂聽不進去,還把言辭激烈的高湖撤了職。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0張

繪畫裏的鮮卑人

那是395年五月。七月,後燕大軍到達五原地區,數萬魏國軍民投降。

五原就是如今的內蒙五原縣一帶。拓跋珪採納大謀士張袞的計策,決定先避一避燕軍的鋒芒,將部隊後撤。待燕軍疲憊之後再尋機出擊。同時拓跋珪又派人請來後秦的援兵。

九月,燕軍造好了船隻,準備渡過黃河的時候,北魏三路大軍二十多萬人已經部署到位。其中略陽公拓跋遵率領七萬人馬奉命趕往東部,截斷燕軍的歸路。拓跋珪親自帶兵在河對岸列好了陣勢。接連幾天狂風大起,燕軍大部隊無法過河。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1張

五原的方位

燕軍的信使在路上都被魏軍抓獲,無法和國內取得聯繫。慕容垂當時臥病在牀,拓跋珪得到情報,就讓燕軍的使者隔着河喊話,說慕容垂已經病死了。

燕國部隊信以爲真,軍心大亂。和魏軍對峙了幾天,慕容麟麾下的將領慕輿嵩等人密謀叛亂,擁立慕容麟做國君。計劃敗露,主謀慕輿嵩等人被處死。但慕容寶和慕容麟彼此產生了疑忌。

仗還沒開始打,燕軍將帥就鬧成這樣,自然毫無取勝的機會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2張

配圖

5

無奈之下,慕容寶只好下令趁夜燒掉船隻,全軍撤退。那是初冬十月,河面還沒有結冰。慕容寶認爲魏軍騎兵肯定不能過河,把偵察敵情的斥候都撤走了。

395年十一月某日。燕軍折返到參合陂一帶,天氣反常,黑色的霧氣伴隨着狂風從背後襲來。

隨軍謀士、燕國著名的僧人支曇猛認爲這是不祥之兆,魏軍的追兵就快到了,必須做好戰鬥準備。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3張

配圖

參合陂的方位,有兩種說法。《文獻通考》記述的代國曆史寫道,“拓跋力微之少子……分其國爲三部……一居代郡之北參合陂,今大同府東百里有參合城。”

按照古時候代郡的方位,參合陂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和內蒙交界一帶、涼城東北方,這是現代的主流說法。

支曇猛一向料事如神,這一次慕容寶卻聽不進去。他覺得魏軍不可能追來。支曇猛苦苦勸說,甚至悲嘆落淚,慕容寶這纔派慕容麟帶三萬人馬殿後,防備魏軍。

而慕容麟根本不相信魏軍正在趕來,毫不設防,大模大樣地打獵去了。慕容寶覺得離家不遠了,不會有意外,命令將士們就地紮營休息。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4張

參合陂大致方位

事實上,燕軍撤走沒多久,剛到十一月,黃河就結冰了。拓跋珪親自帶着兩萬多騎兵過河,晝夜兼程追趕燕軍。

魏軍騎兵趕到參合陂附近的時候,正是日暮時分。燕國軍隊還在參合陂東邊休整,絲毫沒有察覺。

拓跋珪怎能放過如此良機。他連夜部署突襲計劃,讓騎兵們都咬着小木棍,把戰馬的嘴也捆上,不許發出聲音。兩萬多騎兵悄無聲息地登上了燕軍營地旁邊的山坡。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5張

代郡

天亮時分,魏國騎兵居高臨下衝擊燕軍營地。燕軍猝不及防,陷入慌亂,人人爭先恐後地逃命。戰鬥變爲屠殺。 燕軍光是落水溺亡、被馬踏死的人就數以萬計。

離參合陂不遠的魏將拓跋遵也帶兵趕到,燕軍四五萬人束手就擒,其中有燕國魯陽王、桂林王等文武官員幾千人。隨後這些俘虜絕大部分慘遭活埋。

此戰燕軍差點全軍覆沒,只有幾千人逃脫。慕容寶比較幸運,獨自一人騎馬逃走,狼狽不堪。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6張

配圖

6

史書沒有記載病中的慕容垂對參合陂之敗作何反應,想必是羞憤交集,又後悔不迭。

慕容寶的表現太讓他失望了。

慕容寶逃回去之後,力勸慕容垂親自出徵北魏,一雪前恥。後燕司徒慕容德也勸慕容垂親征。慕容垂決定來年大舉發兵。

但燕國軍隊士氣低迷,很多人患上了“恐魏綜合症”。

396年正月,後燕大將、高陽王慕容隆帶領龍城的軍隊來到國都中山集結。慕容隆身經百戰,這支部隊軍容整肅,稍微振奮了燕國人的鬥志。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7張

石家莊平山縣中山古城遺址

三月,慕容垂以七十歲的年邁之軀,率領燕國各地調來的部隊祕密出兵。

燕軍到了魏國平城(今大同)附近,慕容垂派遼西王慕容農和高陽王慕容隆作爲前鋒部隊攻城。

平城守將拓跋虔號稱代北頭號猛將,悍然出城迎戰,結果被燕軍殺死。平城軍民全體投降。

不過,很多燕國將士還因爲上次的敗仗而懼怕魏軍。只有慕容隆帶領的龍城部隊奮勇作戰。慕容隆所部再次鼓舞了燕軍的士氣。

慕容垂征戰一生,除了“淝水之戰”是爲了演戲,主動後撤之外,從無敗績。如果他上一次親自出馬,結局應該不會是那個樣子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8張

大同市平城遺址

拓跋珪才二十五歲,滿身銳氣。但事到臨頭,他對慕容垂這個老邁的北方霸主仍然心存畏懼。畏懼他數十年來建立的赫赫威名。

《魏書》對此的記載是,“垂遂至平城西北,逾山結營。聞帝將至,乃築城自守。”這裏的“帝”指拓跋珪,意思是他出兵迎戰慕容垂,兩軍對峙。

然而,這明顯是給拓跋珪的臉上貼金。《魏書》把北魏視作正統,爲尊者諱,自然不會提及拓跋珪懼怕慕容垂。

《資治通鑑》記載,當時拓跋珪在陰山,慕容垂揮軍攻下平城之後,“魏王珪震怖,欲走,諸部聞虔死,皆有貳心。珪不知所適。”

也就是說,拓跋珪一聽慕容垂親自來了,驚恐之下就想跑。並且,魏國將領聽說拓跋虔這樣的猛將都戰死了,有不少人打算叛離拓跋珪。拓跋珪手足無措。

看來薑還是老的辣。

慕容垂和拓跋珪誰更強?歷史上第二次出現“死諸葛驚走活仲達”! 第19張

陰山

然而,慕容垂再強悍,畢竟已是風燭殘年。他沒有機會爲燕國復仇了 。

奪取了平城,慕容垂帶着部隊到參合陂祭奠陣亡的將士。荒野裏的屍骸堆積如山,燕國的軍人目睹這樣的慘狀,發出震天動地的哭聲。

慕容垂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悲痛、羞憤同時襲來,當場吐血,一病不起。他強撐病體,乘着馬車繼續行軍。趕了幾十里路,不得不紮營休息。燕軍前鋒將領得知慕容垂病倒,又被迫撤回。

十幾天過去,慕容垂的病情加重了,只好決定回國。臨走時他又下令,就地修了一座燕昌城,在平城西北方。

有個別叛逃到魏國的燕軍士兵聲稱,慕容垂已死。拓跋珪鬆了口氣,帶兵追擊燕軍,又聽說平城已經失守,就放棄追擊返回了陰山。

爲《資治通鑑》寫註釋的南宋學者胡三省不無幽默地說:拓跋珪聽說慕容垂死了,卻不敢追擊燕軍,這和“死諸葛驚走生仲達”類似。

396年的四月,慕容垂病死在返回中山的路上,一代北方霸主就此謝幕。

慕容垂一死,年輕的拓跋珪在北方再無敵手,成爲新一代霸主,鋪開了北魏的百年帝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