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包拯的好幫手公孫策到底是怎麼死的?

揭祕:包拯的好幫手公孫策到底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包拯的故事。

———不畏權貴。王逵任轉運使時,因搜刮老百姓引發動亂後,派士兵抓捕參與動亂者拷問,酷刑之下導致很多善良的民衆或傷或亡,老百姓把他恨死了,紛紛向上陳訴冤情。但王逵不僅有宰相陳執中、賈昌朝等罩着,還深受宋仁宗的寵用,幾乎沒有人能奈何得了他,因此非常張狂霸道。包拯得知王逵的暴行後,接二連三地上了七次奏章。最後一次,竟然直接責問宋仁宗趙禎說:“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此言一出,震驚了整個朝野,人們議論紛紛,暗地裏指責宋仁宗等人包庇王逵。迫於輿論的壓力,趙禎罷免了王逵。

——賢德爲民。在天長縣幹縣長時,包拯曾審理過一件棘手的案子。一天,一個老百來到縣衙,擊鼓告狀說,他家耕牛的舌頭被壞人割掉了,請求縣大老爺捉拿罪犯。包拯接案後,暗自尋思:割了牛舌頭,並不能得到什麼好處,這應該是仇家的報復行爲。於是,跟這位農民說,回去把你家的牛殺了,然後把肉拿到到集市上去賣。農民說,這是犯法的行爲,他不敢。在宋朝,擅自宰殺耕牛是犯法的。包拯說,不要怕,我爲你做主,你按我說的去做可以引出割你家牛舌頭的人。不出包拯所料,偷割人家牛舌頭的人,看見牛的主人把牛殺了,想增加這家人的罪過,就趕緊跑到縣衙告發,於是就自投羅網了。隨之,令人費解的偷割牛舌案就破解了。

揭祕:包拯的好幫手公孫策到底是怎麼死的?

——廉潔自律。端州(今廣東肇慶)出產硯臺,此地的不少知府,都打着向朝廷進貢的旗號,變着法多收繳些硯臺,用來給贈送當朝的達官貴人,以謀取自己的前途。包拯任端州知府時,下命令說,製造的硯臺夠進貢朝廷的就行了,不必多造。他雖然也很喜歡端硯,但在任時,沒有私自拿用一方端硯。

包拯在他的家鄉廬州做知州時,他的親戚朋友以爲這下好了,他們可以爲所欲爲了。於是,就肆無忌憚地仗勢欺人,甚至擾亂官府的正常公務。包拯瞭解了情況後,非常生氣,決心大義滅親,嚴懲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親朋好友。當時,他的一位叔伯舅犯了法,包拯查明情況後,不僅沒有考慮親情關照他,而是依照法律將他的叔伯舅痛責一頓。這樣一來,他的那些親友都悄悄收斂了自己,再不敢爲非作歹了。

包拯強力主張“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他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並且諄諄教誨後代。他曾訂立《家訓》,並將《家訓》刻在石碑上,豎立在堂屋的東面,以告誡、明示後人。

揭祕:包拯的好幫手公孫策到底是怎麼死的? 第2張

性情公孫策。公孫策,是《三俠五義》(作者:清朝,石玉昆。)等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是個虛構的文學形象。

公孫策差點被殺的事情,緣於包拯奉皇帝之命南巡時,在太湖發現了一個命案。爲了查明真相,包青天聯合湖州的官吏一起偵查此案。後經過多方查證,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犯案嫌疑人江龍。江洋大盜江龍一夥殺了湖州劉巡撫,把將其僞裝處理後沉入太湖,然後趁機假扮劉巡撫,目的是除掉包拯,因爲包拯殺死了他的弟弟。

破案期間,有刺客多次暗殺包拯。展昭在與一個女刺客打鬥時,奪得了女刺客的手鐲。公孫策見到手鐲時,不禁大驚失色,因爲他也有一個與此一模一樣的手鐲。經過公孫策捨身查證,發現女刺客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瞬間,親情上來,理智下去了。親生的女兒能不相認嗎?能不相救嗎?等父女相認並瞭解了一些情況後,我們的公孫先生爲自己沒有照顧好女兒而羞愧難當,愧悔不已。爲了補償女兒,爲了贖買自己的罪責,公孫策瞞着包大人,擅自放走了孟如意。公孫策,想用自己的命換取女兒的命。

包拯得知了公孫策的作爲後,既深感痛惜,又非常氣憤——自己的左膀右臂、患難之交、親密無間的助手,竟做出了知法犯法的事,不可思議!沉靜之後的包大人,雖說難以接受這不幸的事實,但仍毅然決然地將公孫策送入大牢,準備用虎頭鍘以正大宋王朝的法紀。當孟如意得知了父親代替自己去死的消息後,立即向包拯自首,並且在公孫策的面前自殺,想免除公孫策的罪責。但是,我們的包大人卻不理這一套,仍然堅持處決公孫策。幸而在展昭等人勸阻無效後,朝廷及時宣召赦免了公孫策,公孫策纔沒有被送入“虎口”。

幸哉,幸哉,公孫策!善哉,善哉,包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