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策是不是孫權設計殺死 孫策之死幕後的黑手到底是誰

孫策是不是孫權設計殺死 孫策之死幕後的黑手到底是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孫策之死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提到孫策,許多人都對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歷史浮沉千載,英雄已隨風而逝,可對於孫策之死,一直都被熱議,看似簡單的一起暗殺案背後,是否另有玄機呢?孫策之死背後,究竟誰是幕後黑手?

翻開史書,歷朝歷代爲了權力,骨肉相殘,兄弟相爭的例子不在少數,明着來的就有“玄武門之變”,暗着來的更是數不勝數,如此一來,孫策很有可能就是被自己的親弟弟派人暗殺的,在權力面前,血淡如水。

這樣的推測並不是空穴來風的,相反仔細分析孫策和孫權兩兄弟,這種猜測的真實性是很大的。

孫策是不是孫權設計殺死 孫策之死幕後的黑手到底是誰

孫策和孫權兩兄弟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這是陳壽在正史《三國志·吳書·孫策傳》中,對“小霸王”孫策的評價,讚譽之後,筆鋒一轉,卻是——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這不由讓人想到西楚霸王項羽,項羽雖有過人之才,但是孤勇太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孫權更像勾踐,勾踐善於隱忍,看似默默無聞,卻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那個時代,用於他們身上,就是性格決定政治,孫策有大將之才,是一個很好的軍事家,他擅長的是東征西伐,開拓疆土;孫權很明顯是個政治家,他在軍事上造詣不如哥哥,卻有孫策沒有的治國之才。

按理來說,這樣性格互補的兩個兄弟,一個立國,一個定國,應該互相扶持,爲什麼孫權會要暗殺孫策呢?這背後說來話長。

孫策是不是孫權設計殺死 孫策之死幕後的黑手到底是誰 第2張

孫堅當年壯志未酬,撒手人寰,孫策以超乎年紀的成熟接手整個家族的重任,在此後的時間裏,他率軍駐紮江都,所向披靡,如果單純只看功績,他的一生,平定江東,佔據江東六郡,爲孫吳政權奠基,功勳卓著。於是有人說,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問鼎天下指日可待,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爲什麼呢?得天下者,必得人心,可孫策卻沒有做好這一點。孫策帶兵打仗,無論大小戰役,都要親自衝鋒陷陣,例如神亭嶺大戰太史慈時,他就隻身拼命。雖然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作爲一個主帥,他要做的是萬人之中,給予所有人必勝的信念,而不是不分場合就往前衝,如此輕率,怎能當楷模?對此,程普、黃蓋、韓當等人屢屢勸諫,孫策卻堅持己見,不僅堅持己見,而且還帶着衆將玩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一次諸將十二騎被劉繇一千多人圍攻,要不是周瑜領軍及時支援,只怕無人生還。最可怕的是,無論這樣危機出現多少次,孫策都不會吸取教訓,一如既往多次只帶數名大將,輕易出擊,深入險境。

大丈夫征戰四方,雖然視死如歸,但是,一個士兵最大的光榮是戰死沙場,而不是被主帥的輕率斷送性命,孫策不懂這一點,天長日久,大將們對他漸生隔閡。從後來,張紘勸道:“夫主將乃三軍之所繫命。不宜輕敵小寇,願將軍自重。”孫策卻只能無可奈何:“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親冒矢石,則將士不用命耳。”一事,就可以看出,軍中諸將對他的態度已經持有異議。這也就不難解釋,孫策在丹徒西山獵鹿時,遇到許貢三客行刺,爲什麼會隻身徒手力敵,而這時候諸將和從人,還遲遲在後。

孫策是不是孫權設計殺死 孫策之死幕後的黑手到底是誰 第3張

相比於孫策人心漸失,諸將有異議,孫權卻是在不知不覺中深得人心。之所以說的是不知不覺,是因爲無論是正史還是小說,在這一方面,都是側面反應出來的,和衆將對孫策遠遠跟隨對比,他們對孫權可謂置生死於度外,孫策打敗劉繇,領兵南取吳郡,攻打嚴白虎之時,命孫權與周泰共守宣城,不曾想,他們兩個人遇到“忽山賊竊發,四面殺至。”的情況,危難當前,周泰先抱孫權上馬,然後自己赤體步行,提刀殺賊,之後哪怕身中十二槍,命在須臾,也殺出一條血路,在重圍之中保全了孫權。如果不是深得人心,怎麼可能有人爲他如此捨命?

綜合分析下來,孫權比孫策無論是政治還是人心,都佔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正常男人都會覺得,自己如此優秀,爲何不能將兄長取而代之呢?何況,孫策樹敵不少,以孫權的心機,他自然有辦法安排暗殺。而且,以當時的情況來說,能夠知道孫策的動向,準確無誤的進行攻擊,沒有人提前告知,是很難實現的一件事。只可惜了孫策至死都不知道,真兇其實另有其人,在臨時之前,還把大權指定讓弟弟接手。或許,錯就錯在,他是兄長吧,如果他和孫權易地而處,孫權不需要孫策死就能名正言順的獨攬大權,歷史也許會改寫,他們一人善謀,一人善戰,孫吳一統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