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愛新覺羅·溥倫:擁戴袁世凱稱帝后被封爲親王

愛新覺羅·溥倫:擁戴袁世凱稱帝后被封爲親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末宗室,擁戴袁世凱稱帝后被封爲親王,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宣統三年(1911年)5月,清政府實行所謂責任內閣制,成立由十三名國務大臣組成的新內閣,以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爲總理大臣。十三人中,滿洲皇族佔九人,漢族官僚僅四人,時人稱之爲“皇族內閣”。在這個以慶親王奕劻爲總理大臣的內閣中,宗室愛新覺羅·溥倫任農工商大臣,孰不知僅僅一年多以後,這位皇族內閣中的重要成員就轉而依附袁世凱,並在之後贊同袁世凱稱帝。

愛新覺羅·溥倫:擁戴袁世凱稱帝后被封爲親王

愛新覺羅·溥倫,滿洲鑲紅旗人,道光帝長子隱志郡王奕緯的長孫,貝勒載治第四子,襲封“貝子”爵位,時稱“倫貝子”。1875年1月,同治帝崩於北京紫禁城養心殿,時年僅19歲。英年早逝的同治也給大清帶來了建國以來從未遇見的難題——他本人沒有留下任何的子嗣。按照祖制“如無子嗣,准將近族之子,過繼爲子”的規定,慈禧太后和朝中衆親王、大臣們開始在宗室之中特色可以繼承皇位的人選。爲了便於自已之後依然把持朝政,慈禧決定選擇年齡幼小的宗室子弟以便之後易於掌握。當時的意見主要以立“溥”字輩的宗室子弟(溥倫時年一歲)和“載”字輩的宗室子弟爲主(慈禧提出),也有人提出奕訢的兒子載澄(但慈禧害怕小叔子奕訢之後爭權)。若立下一代“溥”字輩的話,慈禧將升格爲太皇太后,就失去了繼續垂簾聽政的理由。所以慈禧太后力排衆議,立自己的外甥,時年四歲的載湉爲帝,是爲光緒皇帝,溥倫就這樣與皇位失之交臂。

愛新覺羅·溥倫:擁戴袁世凱稱帝后被封爲親王 第2張

八歲時,溥倫襲封“貝子”爵位,後加貝勒銜。成人後以皇族宗室而特受重用,與孫家鼐共同擔任資政院(清末立憲運動的議會準備機構)總裁,這時的他三十三歲,正值盛年。1904年3月,貝子溥倫率清帝國代表團離京出席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受到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接見。在這次出訪中溥倫開闊了眼界,應邀參加了各種慶典,帶去的瓷器、茶葉、絲綢、地毯等幾乎銷售一空。溥倫向各地華僑和記者表示了自己急圖自強、振興國脈以改變積弱局面的決心,並表示自己歸國後一定在教育方面努力,《紐約時報》評價溥倫爲清皇室中“最爲民主的成員”。但朝局並不是由他這樣的宗室所能左右的,隨着宣統三年(1911年)“皇族內閣”(實爲維護專制)的成立,中國最後一絲君主立憲制的希望也就此破滅。

愛新覺羅·溥倫:擁戴袁世凱稱帝后被封爲親王 第3張

1912年2月,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延續兩百多年的清王朝宣告滅亡。嫌當總統不如當皇帝過癮的袁世凱,開始醞釀洪憲帝制。就在那時,前清的貝子溥倫竟然向袁世凱勸進,袁世凱大喜,立即封溥倫爲參政院長,許親王雙俸,溥倫成了擁戴袁世凱的大功臣。但袁世凱的這一鬧劇沒有持續多久就一病而死,此後溥倫又轉而支持遜帝溥儀,其子毓崇成爲了溥儀的侍衛官。1927年1月,愛新覺羅·溥倫病死於北京,時年五十三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