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第一個專權太監王振,是怎麼專權的?

明朝第一個專權太監王振,是怎麼專權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我們每次提起王振,大都是把他作爲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來批判。說他驕橫跋扈,結黨營私,利用手中的權力打擊政治對手。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曾建鑄造鐵牌“內臣不得干預政事”,懸於宮門之上。那麼宦官出身的王振爲什麼能夠專權呢?這就要從明代政府運行的機制說起。明初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所有政事都集中到皇帝手中,由皇帝乾綱獨斷。朱元璋認爲在這種制度下可以保證國家權力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裏,也能有效防止臣下搞鬼。但是這一制度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要求皇帝具備豐富的政治經驗,能夠快速有效的處理各種龐雜的事物。其次,對皇帝的精力也是一種很大的挑戰。還有,如果是幼主繼位,如何能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轉。宣宗去世,年方9歲的皇太子朱祁鎮即位,就面臨着這一問題。於是,大臣們不得不改變以前的政治運行制度,重新設計了一套制度,這就是“票擬-批答”制度。在新的政治運行制度中,司禮監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因爲皇帝年幼,所以需要在司禮監太監的幫助下處理閣臣票擬的奏摺,即皇帝用硃筆做出批示。因此,雖然政事的處理先要聽內閣的意見,但是最終擁有決定權的還是皇帝。這一制度本來還是保證了皇帝的最高權力,但是在很多時候皇帝會授權司禮監代爲批紅。這套制度的最大缺點在於決策的隱蔽化,這也給了司禮監太監在其中搞鬼留下了空間,而且內閣從此也不能拋開司禮監也獨自處理國家政事。明英宗即位後,就任命王振執掌司禮監。王振也由此掌握了協助皇帝“批紅”的大權,這也是他後來能專權的最重要的原因。
明朝第一個專權太監王振,是怎麼專權的?

除此之外,當然還與王振深得英宗皇帝的信任有關。正統十一年(1446年),英宗皇帝爲了表彰王振,曾賜給他一份敕書。敕書中說:“肆我皇考,念爾爲先帝所器重,特簡置朕左右。朕自春宮至登大位,前後幾二十年,而爾夙夜在側,寢食弗違,保衛調護,克盡乃心,贊翊維持,糜所不至。正言忠告,禆益實多……”二十多年來,朝夕陪伴,又怎麼不會取得英宗皇帝的信任呢!從平時英宗皇帝親切的稱呼王振爲“大伴”也不難看出一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