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先人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先人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先人是如何加工糧食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先人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在當今社會,人們對於糧食的加工,從收割脫粒,到去皮磨面,幾乎都已實現了機械化操作。那您知道在古代,先民們是如何加工糧食等農作物的嗎?其實主要有3種方法,而且第三種方法至今仍然還在流行。到底是什麼神奇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祕。

先人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第2張

話不多說,小編今天就開門見山,從考古專家們發現的幾件珍貴文物說起……

第一種:最古老的方法——石棒和石磨加工法。

在距今約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已經學會用石塊製造成石棒和石磨。比如在河北省武安磁山遺址中,專家們不僅發現了數以十萬計的糧食,而且還出土了100多件不同大小組合的石棒和石磨。

先人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第3張

經過後期的測量,石磨爲長方形,有的像鞋底,有的有圓弧,雖然形態不一,但長度一般都在30-50釐米,石棒爲圓柱形,和現在常用的小擀麪杖類似,長度一般在25-40釐米。

在加工糧食的時候,將穀物在磨上鋪開,然後用石棒來回用力的碾壓,一來可以去除外殼,二來也可以將糧食磨成麪粉。後來,隨着糧食產量的不斷提高,這種方式的弊端也日益凸顯,那就是效率太低,於是更高效的糧食加工方式也就隨之產生。

第二種:最快捷的方法——杵和臼。

1951年夏初,河南省的考古專家們,在清理滎(yíng)陽青臺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一處直徑20釐米左右“柱子洞”,雖然只有5釐米深,但是鍋底形的內壁卻異常的堅硬,而且裏面還一些穀子。

先人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第4張

接下來在進一步的發掘中,又在“柱子洞”旁找到了一根石杵。於是,專家們將兩者結合,確定了“柱子洞”就是一處“地臼”,即將糧食放入“地臼”內,然後用石杵來回搗,使得糧食去皮或加工成麪粉。

隨着考古專家的不斷髮現,在距今約5000多年的河南屈家嶺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石杵和石臼。可以斷定,古人就是用這種更快捷的方式,對糧食進行處理和加工。另外,到商周和秦漢時期,以及後來的唐宋和明清,這種方式不僅得到了延續,而且還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杵和臼除了用來加工糧食,還能搗藥,甚至是加工其他任何需要磨成粉的東西。

第三種:最流行的方法——擂鉢加工法。

說到“擂鉢”這個名稱,也許很多讀者都在疑惑這是什麼,其實它還有個更形象的名稱,叫做刻槽盆(搗罐),顧名思義就是在容器內壁上刻有各種不同凹槽的器具。從考古發現來看,擂鉢種類繁多,起源也較早。

先人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第5張

比如在距今約6000多年的湖北雕龍碑遺址中,考古專家們就出土了兩件刻槽盆,並且在盆內的凹槽中,還發現有殘留的澱粉物質。於是,專家們就確定,這也是古人加工糧食的一種器具。他們將糧食放在擂鉢內,並用杵杆反覆的搗和磨,最後達到去皮或磨粉的最終目的。

關於盆內凹槽的作用,除了可以增加摩擦力提高研磨效率,還能在淘洗和澄清的時候有利於物質的過濾和沉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擂鉢的這些特點和優勢,還讓它經久不衰,直到現在也依然十分的實用和流行。

比如在我國西南和西北的一些地區,擂鉢幾乎是家家必備的生活器具,而擂鉢是製造擂茶的關鍵,即一種起源漢朝的傳統美食,把茶葉,大米,花生和生薑等原料混合倒入擂鉢後,用長擂棍(木棍)進行搗練和研磨使之形成粉末,然後把搗練好的粉末投入銅壺,再加水煮開,並放入適量的食鹽,就可以飲用了。

先人在沒有現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第6張

不管石棒和石磨,還是杵臼和擂鉢,都反應了我們古代先民們的勤勞和智慧。雖然這些在今天看來都是很不起眼的技術,但您要知道的是: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它們可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並促使了華夏民族文明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