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趙國能和秦國交鋒 趙國有機會統一天下嗎

趙國能和秦國交鋒 趙國有機會統一天下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唯一可以與秦國交鋒的趙國,有機會統一六國嗎?它哪裏比不上秦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此事絕無可能!

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六國,主要是因爲從秦孝公開始,六代君王都很英明,吸引了大量人才。正是這些人才的努力,才使得秦國有了統一六國的資本。

秦孝公時期,有商鞅對秦國進行變法。

秦惠文王時期,有張儀連橫六國,司馬錯、公孫衍等人開疆拓土。

秦武王時期,雖然打下了宜陽,可有打醬油的嫌疑。

秦昭襄王時期,有范雎提供遠交近攻之策,有白起征戰四方,滅六國百萬雄兵。

秦孝文王時期,打醬油。

秦莊襄王時期,有呂不韋安邦定國,守護秦土。也有打醬油的嫌疑。

秦始皇時期,有李斯謀劃吞併六國的戰略,也有王翦、王賁、蒙恬等人征戰天下。

從以上的7位君王,我們就能看得出,其實秦國的君主也不一定全都是很牛的人物。秦武王舉鼎而亡,秦孝文王在位1個月,秦莊襄王啥事兒也不管,這3位有點兒打醬油的嫌疑。

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還不是因爲天下人才齊聚秦國嘛!商鞅來自衛國,張儀來自魏國,公孫衍來自魏國,范雎來自魏國,呂不韋來自衛國,李斯來自楚國,蒙驁、蒙恬家族來自齊國。

總之秦國吸納了大量戰國人才,這才使得秦國實力雄厚,成爲了列國最強者。反觀趙國,他們有這種魄力嗎?很明顯是沒有的。

一、趙國也就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拿得出手。

三家分晉以後,趙國有拿得出手的君主嗎?還是有的,著名的趙武靈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趙武靈王眼看着趙國的國力衰弱,甚至連中山國都要欺負趙國,心裏很不舒服。

因此他痛定思痛,決心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也就是穿着胡人的衣服,按照胡人騎射的方式訓練軍隊,學習胡人的風俗習慣,使得趙國的戰鬥力倍增,成爲了列國中的強者。

不過趙武靈王只活了45歲,他雖然通過改革使得趙國變得強大,可晚年因爲要分裂趙國,造成了趙國內亂。

此後的趙國君主們,說實話,能力的確很一般,再也沒有趙武靈王這樣的明君了。

趙國能和秦國交鋒 趙國有機會統一天下嗎

趙惠文王,勉強拿得出手,雖說沒有趙武靈王那麼神,至少他在位期間,也有廉頗、藺相如、趙奢這樣的名臣輔佐。

趙孝成王,長平之戰被人家滅了40萬青壯年,趙國差點滅國。

趙悼襄王,打醬油的。

趙幽繆王,也就是趙王遷。他在位期間害死李牧,導致趙國被秦國所滅。

代王嘉,趙國被滅後,躲到代地的君主,後被俘虜,純粹是打醬油的。

所以說,趙國的這6代君主,一個比一個拉胯,除了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外,其他幾位都是飯桶。這種國君隊伍,怎麼可能帶領趙國統一六國呢?

趙國能和秦國交鋒 趙國有機會統一天下嗎 第2張

二、趙國並沒有那麼多像樣的人才。

秦國這百年來,人才實在是太多了。前面講的商鞅、司馬錯、公孫衍、張儀、范雎、白起、呂不韋、李斯、王翦、蒙驁、蒙恬等等,全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可以說,自從秦孝公放榜招賢以來,六國就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從各地前往秦國效力。這就是招賢納士的威力。其中魏惠文王時期的魏國,是著名的人才輸出大國。商鞅、公孫衍、張儀、范雎等人,都是從魏國溜走的。

反觀趙國,又有多少像樣的人才呢?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等人。勉強再加上一個平原君趙勝,就這麼點大才,拿什麼去跟秦國相抗衡呢?

戰國是一個各顯神通的時代,比拼的其實就是人才。人才多的國家,在各方面自然就能佔上風,很顯然,從這一點來說,趙國就是比不上秦國。

就算只有這麼點大才,趙國也不會用。比如說廉頗被人家用反間計,給撤了職,甚至被逼出國避難。李牧更慘,直接被趙王遷給殺了。

所以說啊,趙國對人才是這麼個態度,天下人才憑什麼要去趙國受這份罪呢?因此越是這樣,越沒有人願意給趙國打工了。

趙國能和秦國交鋒 趙國有機會統一天下嗎 第3張

三、趙國的綜合國力,遠比不上秦國。

三家分晉的時候,趙國的地盤並不小,但是和秦國比起來,體量還是太小了。畢竟秦國是可以和晉國並駕齊驅的大國,後來又拿下了蜀地,實力大增。而趙國只是晉國中的一部分而已。

在趙武靈王的努力之下,趙國滅掉了中山國,實力大增,向北拓地千里,看樣子有了很大的長進。可秦國也沒閒着啊,不僅滅了義渠國,掃除了後顧之憂,而且還拿下了巴蜀之地,擁有了一個天然糧倉。大家都在進步的情況下,底子厚的秦國,自然更具備優勢了。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的確大大增強了趙國的軍事能力,使得趙國成爲了天下六國中,唯一一個可以在軍事上和秦國抗衡的國家。

趙國能和秦國交鋒 趙國有機會統一天下嗎 第4張

問題是趙國的改革,僅限於軍事層面和習俗層面,對增強國力,其實並沒有多大幫助。這就很慘了,因爲日益增強的軍隊戰鬥力,與落後的後勤補給能力,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成爲了趙國的主要矛盾。

秦國就不同了,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軍事能力與日俱增,與此同時,秦國的國家實力,也在不斷增強,後勤力量與軍事力量相匹配。

因此在長平之戰中,秦國與趙國長期對峙的時候,趙孝成王完全扛不住,而秦昭襄王卻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了。哪怕是耗,也能把趙國給活活耗死。

綜合國力遠不如秦國的趙國,拿什麼去統一六國呢?甭說和秦國比了,趙國的綜合國力,其實連齊國、楚國都比不上,他們只是單純的軍事能力強罷了。

趙國能和秦國交鋒 趙國有機會統一天下嗎 第5張

總結:三晉之地,強敵環繞。

秦國除了以上的優勢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優勢,那就是沒有後顧之憂。這件事要感謝一下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羋月。

宣太后利用美人計,成功誘殺義渠王,從而使得秦國滅掉了義渠國,掃除了後顧之憂。秦國的背後,再也沒有任何隱患可言了。

所以說秦國可以放心大膽地進攻六國,打不過就退回函谷關內,反正自己有退路,也不用擔心後院失火。

趙國就不同了,趙國西邊有秦國,東邊有燕國和齊國,南邊有韓國和魏國,北邊還有匈奴,可謂是四戰之地。只要趙國出兵討伐任何一方,那麼其他方向的對手隨時都會出手偷襲趙國,你說顧慮重重的趙國,又怎麼能放手去統一六國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