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人因名字而惹起的事端,看完我趕緊去改名字了。

古人因名字而惹起的事端,看完我趕緊去改名字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的姓名比較特殊,一般人除了姓和名外,還有字,有的還有號,習慣上都統稱爲名字。人皆有名字,但古人因名字而惹起的事端,引出的煩惱,甚至招致的災禍,是今人難以想象的。

古人因名字而惹起的事端,看完我趕緊去改名字了。

古人爲了表示對尊長的敬意有避諱的習慣,但這種習慣卻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其中受害尤甚者當屬宋人劉溫叟和徐積父。劉溫叟的父親名“嶽”,劉溫叟便終生不到屬於五嶽的嵩山、泰山等處遊玩。 “嶽”與“樂”同音,凡有音樂演奏之時輒避之唯恐不及。徐積父的父親名石,徐積父就一輩子不用石器,走路也小心翼翼,生怕踩到石頭。偶有不慎踩到,則痛哭流涕,悔恨不已,認爲是對父親的不敬。必過的石橋,無法迴避,就讓人背自己過去。唐人袁德宗的父親名高,袁德宗就終生不敢吃糕點。

名字或因讀音或因字形的巧合還會影響人的前途。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的父親名晉肅,“晉”與進士的“進”諧音,有人認爲李賀考進士就是犯了父諱,並以此爲由阻止他參加考試。韓愈爲他打抱不平,寫了《諱辨》爲其辯護。但李賀最終還是被拒於進士考試門外,無緣仕途,27歲就鬱鬱而終。宋人劉熙古也是因爲祖父名寶進,便失去了考進士的資格。

古人因名字而惹起的事端,看完我趕緊去改名字了。 第2張

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的會試,初定的狀元姓朱。因朱泚謀反剛被平定,宰相李泌——見姓朱的就頭疼,這位朱姓的準狀元因而遭黜落。明永樂二十二年 (1424年),廷試的結果孫日恭爲狀元。永樂帝朱棣審覈時,豎寫的“日恭”二字靠得太近,成了“暴”字。永樂帝是用暴力奪取侄兒江山上臺的, 自然犯了心病,孫日恭因此丟了狀元。清同治七年(1868年),王國鈞殿試成績優異,被初定爲前三名。慈禧太后卻認爲其姓名諧音“忘國君”,必定是心中無國君之人,於是將其名次後挪。王國鈞因此仕途暗淡,一生都在低級別官位上浮沉。

宋人吳倜任寧海推官時曾抵制過蔡京的無理要求。後經朝官推薦,徽宗趙佶欲委吳倜以重任。徽宗偶然向蔡京打聽吳倜的情況,蔡京趁機報復,無中生有地說道: “此人傲慢執拗,目無聖上。”徽宗很吃驚,詢問事情的原委。蔡京答道:“吳倜知道陛下的名字而不避諱,還用一個圈圍起來, 由此可知。”意指“倜”字右邊的“周”將趙佶名字中的“吉”圍了起來。徽宗聽了默然不樂,吳倜升遷之議就此擱下。南宋宰相趙鼎執政時,有人向他推薦紹興才子錢唐休。當時的首都臨安府治就在錢塘(今杭州),戰事吃緊,金兵屢屢南下,錢塘時常受到威脅。趙鼎看了名字很不高興地說:“錢唐休,錢塘就此休了嗎?”認爲這個名字不吉利,於是對其人棄置不用。

古人因名字而惹起的事端,看完我趕緊去改名字了。 第3張

因姓名而招致禍殃、甚至牢獄之災者也不乏其人。清朝時,湖南有個縣令叫續立人。有好惡作劇的人針對他的名字寫了一副對聯: “尊姓原來貂不足;大名倒轉豕而啼。”,這是一副縮腳聯。古時有“貂不足,狗尾續”的諺語,上聯將後半句略去,隱一“續”字;下聯用《左傳》中語“豕人立而啼”。豕,野豬,全句是說野豬像人一樣站立號叫。下聯將“人立”二字略去,其人之大名“立人”倒轉過來即爲“人立”。本來這副對聯完全是開玩笑,可新上任的湖南巡撫卻信以爲真,認爲其人必不可取,因而將續縣令罷了官。據說,這位老兄本是一位官聲不錯的縣令,可就是倒黴透頂,無端被人編人對聯受挖苦不說,還因此被摘去烏紗帽。

古人因名字而惹起的事端,看完我趕緊去改名字了。 第4張

宋朝有位宗室大臣趙善湘最講究避諱。他命手下一位小吏修理屋漏之處。小吏盡心盡力,修理完後很滿意地說:“今次修,了不漏。”意爲這次修理後就再也不會漏了。豈知這句話引來趙善湘的沖天怒火,馬上將小吏拿下,還在其臉上刺字塗墨。原來趙善湘的父親名不陋,小吏言“不漏”,犯了趙的父諱。

還有人因爲名字而賠上了性命。唐昭宗時,西川節度使王建爲自己建造了一座王府,因其彩繪爲紅色,老百姓便稱爲“畫紅樓”。王建有個義子叫王宗滌,時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本姓華名洪,與“畫紅”諧音,犯了王建的忌諱,加上王宗滌屢立戰功,王建對其有功高蓋主之慮,因而將其縊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