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六安戰國墓墓主之謎揭祕 古棺爲何千年不腐

六安戰國墓墓主之謎揭祕 古棺爲何千年不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外表看,南墓外棺體積巨大。爲了不影響起吊進度,昨日下午,工作人員決定暫停起吊南墓棺,轉而起吊體積較小的北墓棺。

天過正午,豔陽高照,四鄉八里的村民紛紛趕到起吊現場看稀奇,熙熙攘攘站滿了北墓邊的山頭。北墓槨板很快起吊完畢。下午15時許,北墓的內棺出現在人們面前。記者在現場看到,北墓內棺和槨的四壁均有剝落的木屑狀東西落下,棺木本身仍然保存完好。考古人員介紹,剝落的不是木屑,而是漆皮,埋藏兩千多年,棺木僅僅剝落一點漆皮,已經很少見了。

六安戰國墓墓主之謎揭祕 古棺爲何千年不腐

網絡配圖

20分鐘後,現場指揮一聲“起!”北墓內棺緩緩上升,凌空而起。北墓棺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幾分鐘後穩穩落入在旁邊待命的貨車車廂內,圍觀人羣爆發出一陣陣驚歎。接着,羣衆自發在北墓坑邊點燃爆竹。北墓棺槨僅木料就裝了整整一卡車。

南墓古棺千年不腐,祕密何在?省考古所李德文教授認爲,多層棺木結構的最大優點是密封性好,加之該墓葬在高崗位置,地下水位較低,不足以影響到封閉嚴密的內棺。

六安考古隊長汪欣說,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該墓沒有被盜,封閉再好的古墓,一旦被盜,棺木腐朽就會加劇。由於“戰國雙墓”下葬深度超過10米,發掘之前,雙墓所在位置隱身於周邊衆多凸起的高崗之中,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形成了一個“迷魂陣”,盜墓賊很難找到。雙墓也曾有盜洞,但深不過三五米,沒有影響到棺槨。

北墓順利起吊,南墓則帶給考古人員很多驚喜。北墓起吊完成一個小時後,再次開始起吊南墓棺木。第一層棺木的結構性木板被揭開,很快就起吊完畢,內棺顯現。

六安戰國墓墓主之謎揭祕 古棺爲何千年不腐 第2張

網絡配圖

內棺的形狀,與外槨和第一層棺的規則長方體不同,棺蓋呈圓弧狀。省考古所李德文教授介紹,這種形狀的棺稱爲“弧形頂”,造型典雅大方,莊嚴肅穆,戰國時期出現,並且一直沿用到今天沒有太大改變。這是中國人“天圓地方”樸素宇宙觀的體現,不過這具棺木的個頭比現在的棺木大好幾倍。

工作人員在“弧形頂”內棺東頭發現了一塊長約20釐米、外形像鳳凰和飛鳥、雕刻精美的金屬片狀物,保存十分完整。它當初是鑲嵌在棺上,還是平放在棺前,不得而知。考古人員介紹,六安春秋戰國時地處楚國東境,楚人崇鳳,這個器物很可能是楚民族的圖騰。

六安戰國墓墓主之謎揭祕 古棺爲何千年不腐 第3張

網絡配圖

除了驚喜,南墓內棺帶給考古人員更多的是意外。該棺西頭有兩隻長約十幾釐米的大棺釘,將內棺緊緊固定在底座上。六安“戰國雙墓”自發掘以來,所有木結構的連接處都是榫卯結構,設計科學,嚴絲合縫。昨日首現金屬固定物,其中一隻大“釘”折斷後,裏面是銀白色的,考古人員認爲,可以排除是青銅的,從顏色分析,要麼是錫的,要麼是銀的。那麼,如此堅硬的棺木,這兩種材質的釘是如何釘進去的?目前還是一個謎。“有一種可能是木頭預先留孔,將融化的錫水或銀水灌進去成型。”

南墓棺體型巨大,棺木絲毫不見腐朽的跡象,油漆鮮豔,光可鑑人。棺兩頭底部,下葬時的繩索還保存完好,各有一截露了出來。這些繩索是什麼植物搓成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