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歷史上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歷史上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最醜惡的一幕發生了:司馬遷被漢武帝下令施以宮刑。其實,歷代皇帝在收拾文人的時候大都不會手軟,什麼殘忍毒辣的法子都使用過。但把一個整天埋頭於簡牘中,忙於閱讀、整理歷史文獻的文人的生殖器連根端掉者,漢武帝劉徹卻是獨一個。這種世所罕見的無恥行徑,實在讓人覺得惡毒、陰損和卑鄙下流。那麼,漢武帝爲何會突發奇想、挖空心思地這樣對待司馬遷呢?難道僅僅只是因爲司馬遷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爲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還是另有他因?

歷史上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網絡配圖

  不能否認,漢武帝下這個命令的時候,心情確實很糟糕。李廣利的兵敗,李陵的投敵,使得大漢顏面掃地。最重要的是,由於歷年窮兵黷武,造成民不聊生、國庫空虛,大漢表面上看起來風光依舊、轟轟烈烈,但“內囊卻也盡上來了”。而齊、楚、燕、趙和南陽等地相繼爆發的來勢兇猛的農民起義,更讓漢武帝心情鬱悶、心理扭曲。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臉上無光的漢武帝最需要的是同情、支持和順從,不需要別人指責他的武略方針,更不願意別人懷疑他的雄才大略。這個時候,不懂軍事的文人司馬遷跳出來口無遮攔地鍼砭時弊,只能說是找抽了。

  而真正促使漢武帝把司馬遷推上“斷根手術檯”的,還是那句“文人相輕”的千古至理名言。漢武帝雖是馬上皇帝,但他吟得了詩、作得了賦,在很大程度上,他是以文人自居的,自詡文采不凡。試想,一個傑出的文人是不屑於同一個水平比自己低的文人較勁兒的,但問題就出在了“略輸文采”上。各個階層的文人之間大都會較真兒,會叫板,會妒忌,會詆譭,上流社會更是如此。對於司馬遷這樣一位足以淹沒皇帝“文采”的西漢文壇領袖,手握生殺予奪大權的漢武帝如果發起狠來,那絕對是不擇手段的。

歷史上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第2張

網絡配圖

  司馬遷被“宮”了以後,漢武帝還是覺得不夠解恨,便把身體殘缺的司馬遷安排到太史令的位置上,可謂用心險惡。因爲太史令一職自創立以來,皆由太監擔任,漢武帝對司馬遷這種刻意的職務安排,既有知人善任的自我標榜,同時也有不言而喻的羞辱意圖。司馬遷坐在太史令的辦公室裏,就等於向世人宣佈:我司馬遷是太監。我相信,這份天大的羞辱,這種無形的折磨,只有身臨其境的司馬遷才能感受得到。

  一部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鉅著,足以讓司馬遷名垂青史,流芳千古。《史記》的文風雖然被公認爲求真務實、嚴謹不苟,但司馬遷在對漢武帝劉徹以及他老爸漢景帝劉啓的記述中,還是紮紮實實地摻雜進了自己的恩怨情仇,這是不能否認的。在作《漢景帝本紀》時,司馬遷所用的筆墨極少,寥寥數語便輕而易舉地打發了這位在歷史上名號響噹噹的著名皇帝。而作《漢武帝本紀》時,司馬遷卻濃墨重彩地記錄了漢武帝“信奉鬼神”、“求仙問丹”、“封禪祭禮”、“蠱惑之亂”等不光彩的事情,且篇幅巨大,倒是像“遠征匈奴”、“廣開三邊”等漢武帝的一生偉業,反而成了陪襯。

歷史上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第3張

網絡配圖

  “士可殺而不可辱”,文人的身體可以被閹割,但文人的思想、骨氣以及手中的筆卻不那麼容易被閹割。在飽受屈辱的司馬遷的筆下,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一落千丈地成了一個不務正業、不折不扣的腐朽昏君,英明神武的漢景帝也成了一代無能之輩,他們的形象被人們從古讀到今,並且還要一直讀下去。這樣看來,與其說是漢武帝閹割了司馬遷,倒不如說是司馬遷閹割了漢武帝,閹割了他的豐功偉績,還有他那原來風光的老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