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朱元璋爲什麼不願承認劉伯溫爲“儒者”呢?

朱元璋爲什麼不願承認劉伯溫爲“儒者”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神異傳說之外的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他的家鄉青田村(今浙江省文成)縣南田武陽,按元朝當時的行政區劃,屬於江浙行省的處州路。

朱元璋爲什麼不願承認劉伯溫爲“儒者”呢?

網絡配圖

江浙地區向爲人文淵藪,劉伯溫的家鄉武陽村雖然是個偏僻的小山村,距青田縣城有150多裏之遙,但讀書的風氣不衰。劉基的曾祖還曾在宋朝爲官,傳到劉基父親這一代,雖非顯第,但無疑是一箇中國傳統農村典型的小門小戶的讀書家庭。在這種背景下,劉伯溫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傳統教育。《明史》上說,劉伯溫“幼穎異”,特別聰明,他的老師即對其父親說,劉伯溫不是池中物,長大後必然光宗耀祖。《明史》還記載,“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所謂象緯之學,就是通過觀察天象和占卜來預測人事的一套神祕的學問。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這種學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輔之於縝密的思維和明晰的判斷,其所謂預測往往也有應驗的時候,這就更給這門學問披上了奇異的面紗。

《明史》的這兩點記載非常重要,因爲它基本勾畫出了劉伯溫的兩條人生軌跡:一個是深受傳統儒家教育,作爲“儒者”的劉伯溫;一個是搖鵝毛扇,作爲“謀臣”的劉伯溫。兩者不可偏廢,毋寧說前者還更爲重要,但可惜經過野史和民間的渲染,也許還包括劉伯溫後人有意無意的“改造”,作爲“謀臣”的劉伯溫“壓倒”了作爲“儒者”的劉伯溫。於是乎,本來是一個不無悲劇色彩的傳統知識分子,在各種離奇怪誕的傳說中,成爲一個滑稽多智的怪物,差不多等於是江湖術士之流了。

作爲儒者的劉伯溫,照例要重走前輩讀書人循環往復的那條道路。至順四年(1333年),23歲的劉伯溫參加元王朝的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元朝的制度,年滿25歲的成年男子才能應考,據當代學者楊訥考證,劉伯溫虛報年齡爲26歲,終於矇混過關。不過,只要是憑真才實學,在舊時,這倒是讀書人的一段佳話。

朱元璋爲什麼不願承認劉伯溫爲“儒者”呢? 第2張

網絡配圖

“儒者”與“謀臣”的悲劇

元至正十九年十一月,朱元璋的部隊攻佔了浙江處州(今浙江麗水),因爲在故鄉的聲望,劉伯溫和另外三個當地著名知識分子—葉琛、宋濂、章溢,一起被朱的兵士送到應天(今南京)去見朱元璋。《明史》記載了這四人與朱元璋見面的場景:“太祖勞基等曰:‘我爲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紛紛,何時定乎?’”朱元璋表現出了禮賢下士的態度,向他們請教如何統一和安定天下,章溢回答說:“天道無常,惟德是輔,惟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耳。”意思是隻要朱元璋保民安民,就能收拾人心,完成霸業。

劉伯溫從此開始了爲朱元璋充當謀臣的人生新路。

作爲深受儒家文化洗禮的劉伯溫,這麼快就倒向一個傳統觀念中的“亂臣賊子”,其中當然有多層因素的作用。史籍中流傳一個“西湖望雲”的故事,說劉伯溫早在投朱之前就發現金陵(即南京)有所謂“天子氣”,所以決心“輔之”。這無疑是無稽之談。劉伯溫之投效朱元璋,首先自然緣於對元政權的失望;其次,此時朱元璋的一些作爲契合劉伯溫的期待—朱元璋部隊的軍紀相對較好,朱元璋本人比較能夠禮賢下士,朱元璋表現出了強烈的統一天下的願望,這些都是他區別於其他羣雄,而對劉基這樣知識分子具備吸引力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朱元璋打出了民族牌,以驅除異族政權爲號召;二是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意識到,要想統一天下,一味的大破壞是不行的,還必須着手於建設,而要進行建設的工作,又必須依靠縉紳階層,儘可能維護他們的利益。

朱元璋爲什麼不願承認劉伯溫爲“儒者”呢? 第3張

網絡配圖

早在劉伯溫辭官隱居期間,他就在《郁離子》中說,要“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時之政,明法度,肄禮樂,以待王者之興”。而此時的朱元璋,頗有一些“明法度,肄禮樂”的氣象,他成爲劉伯溫心目中正在興起的“王者”,不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情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